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1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08:35:00



相关搜索: 硬度 金属材料 硬度计 230 检验 试验 部分 压头 洛氏

内容简介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ICS19.060;77.040.10 CCS N 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0.2—2022 代替GB/T230.2—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MetallicmaterialsRockwellhardnesstest-
Part 2:Verifica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esting machines and indenters
(ISO6508-2:2015,MOD)
2022-07-11发布
2023-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30.2—2022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 4 一般要求 5 硬度计的直接检验
o
5.1 总则 5.2 试验力的校准与检验 5.3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校准与检验 5.4 试验循环时间的校准与检验 5.5 硬度计迟滞性的校准与检验硬度计的间接检验 6.1 总则 6.2 程序 6.3 重复性 6.4 示值误差 6.5 测量不确定度洛氏硬度压头的校准与检验 7.1 总则 7.2 金刚石圆锥压头 7.3 球压头 7.4 标识 8直接及间接检验的周期· 9 检验报告:附录A(规范性) 硬度计的重复性· 附录B(资料性) 硬度计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
6
10
10
10
13 GB/T 230.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I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30《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的第2部分。GB/T23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试验方法;一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一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本文件代替GB/T230.2一2012《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
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与GB/T230.2一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明确规定了碳化钨硬质合金球为洛氏硬度计的标准型球压头,并修改了钢球压头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第1章);更改了“般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第3章);删除了直接检验项目“4.3压头的检测”(见2012年版第4章);增加了第7章“洛氏硬度压头的校准与检验”(见第7章);增加了直接检验项目“硬度计迟滞性的校准与检验”(见5.5);更改了不同标尺的硬度范围(见表1,2012年版表4);更改了与碳化钨硬质合金球压头对应的各洛氏硬度标尺符号(见表1、表2和附录A,2012年版表4、表5和附录A);更改了硬度计间接检验中部分标尺的标准硬度块的硬度范围(见表2,2012年版表5);更改了硬度计示值重复性最大允许值范围的极限值技术指标的表达方式(见表2,2012年版表5);更改了硬度计间接检验中硬度计关于误差参数的名称和符号(见6.4,2012年版5.4);更改了附录A中的图A.1、图A.2(见图A.1、图A.2,2012年版图A.1、图A.2)。
本文件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6508-2:2015《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本文件与ISO6508-2:2015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将ISO6508-2:2015中6.3的悬置段更改为7.3.1; ·ISO6508-2:2015的"6.3.1”更改为"7.3.2”; ·ISO6508-2:2015的"6.3.2”更改为7.3.3”;将ISO6508-2:2015的6.3.1更改为7.3.2; ·ISO6508-2:2015的6.3.1.1更改为7.3.2.1; ·ISO6508-2:2015的6.3.1.2更改为7.3.2.2; ·ISO6508-2;2015的6.3.1.3更改为7.3.2.3; ISO6508-2:2015的6.3.1.4更改为7.3.2.4; ·ISO6508-2:2015的6.3.1.5更改为7.3.2.5;
将ISO6508-2:2015的6.3.2更改为7.3.3;
ISO6508-2:2015的6.3.2.1更改为7.3.3.1; ISO6508-2:2015的6.3.2.2更改为7.3.3.2; ISO6508-2:2015的6.3.2.3更改为7.3.3.3。
本文件与ISO6508-2:2015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
II GB/T230.2—2022
线(I)进行了标示。具体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30.1一2018代替ISO6508-1:2015(见第1章、5.4.2、5.4.3、 6.2.2、7.2.3.3、7.3.3.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30.3—2022代替ISO6508-3:2015(见6.1.2、7.2.3.1、7.3.3.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340.1代替ISO6507-1(见7.3.2.4、7.3.2.5)。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了参考文献。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沈阳天星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学、莱州华
银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山东山材试验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奥龙星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尚材试验机有限公司、北京时代之峰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路明、张金伟、徐忠根、吴春安、高曙光、许占平、卫志清、楚万慧。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首次发布是3个独立的国家标准,分别为GB/T2848一1981《洛氏硬度计技术条件》、 GB/T2849--1981《洛氏硬度压头》和GB/T3773—1983《表面洛氏硬度计技术条件》; -1992年,将GB/T2848—1981和GB/T2849—1981合并为GB/T2848—1992;1993年,GB/T3773- 1983修订为GB/T3773—1993; 2002年,与国际标准一致,合并了GB/T2848一1992《洛氏硬度计技术条件》和GB/T3773- 1993《表面洛氏硬度计技术条件》两个独立的国家标准,形成GB/T230.22002《金属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代替 GB/T2848-1992和GB/T3773—1993。 2012年第三次修订为GB/T230.2一2012;一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IV GB/T 230.2—2022
引言
GB/T230《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旨在规范洛氏硬度的试验方法、试验仪器的检验及洛氏硬度块的标定,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试验方法。目的在于确定洛氏硬度试验需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一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目的在于确定洛氏硬度计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检验、
校准方法。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目的在于确定洛氏标准硬度块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和标定方法。
V GB/T230.2—2022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及压头的检验与校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按照GB/T230.1测定洛氏硬度的洛氏硬度计的两种检验方法(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并规定了洛氏硬度压头的检验方法。
直接检验法适用于检测与硬度计功能相关的主要参数是否在规定的允差以内,例如试验力、深度测量、试验循环时间。间接检验法适用于使用一组经过标定的标准硬度块判定硬度计在测量已知硬度材料时的性能。
间接检验法可单独用于使用中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查。 如果硬度计还可用于其他硬度试验方法的硬度试验,需分别按照每一种方法单独对硬度计进行
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式硬度计和便携式硬度计。 注意已将碳化钨合金球压头视为洛氏硬度标准型的球压头。钢球压头仅限于在符合
GB/T230.1--2018附录A的条件下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2018 金属材料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ISO6508-1:2016,MOD) GB/T230.3—2022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ISO6508-3:2015,
MOD)
GB/T 4340.1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1一2009,ISO6507-1: 2005,MOD)
GB/T13634 金属材料 单轴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的校准(GB/T13634一2019,ISO376: 2011,IDT)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一般要求
在检验硬度计之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以确保硬度计按照制造者的说明书正确安装。宜特别检查确认试验力在施加和卸除过程中无影响读数的冲击、振动或过载。
1 GB/T 230.2—2022
5硬度计的直接检验
5.1总则 5.1.1直接检验包括对下列各项的校准和检验:
a)试验力 b)压痕深度测量装置; c)i 试验循环时间; d)矿 硬度计迟滞性试验。
5.1.2直接检验宜在(23士5)℃温度范围内进行。如果在此温度范围之外进行检验,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5.1.3检验和校准用的器具应溯源到国家基准。 5.1.4在直接检验合格后应按照第6章的规定进行间接检验。
5.2试验力的校准与检验
5.2.1对于所使用的每一个初试验力F。(见5.2.4)和每一个总试验力F(见5.2.5)均应进行测量,只要可行,就应在试验过程中主轴的整个移动范围内,以一定的间隔在其至少3个位置上做上述力的测量。 初试验力应至少保持2s。 5.2.2在主轴的每一个位置上,对于每个试验力应读取3个读数。在每次测量读数前,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试验时的移动方向一致。 5.2.3试验力应通过下述两种方式之一测量:
一一用符合GB/T13634规定的1级或优于1级,并且回程性能经过校准的标准测力仪; -用校准过质量的磁码或具有相同准确度的其他方法施加一个示值误差在士0.2%以内的力,使
该力与被检测的试验力相平衡。
宜提供证据证明在试验力阶梯变化后1s30s期间内,测力装置的输出变化不超过0.2% 5.2.4主试验力F,施加前和卸除后,初试验力F。每次测量值的最大允差应为其标称值的士2.0%,见公式(B.2)。初试验力全部测量值的变动范围(最大值减最小值)应不大于F。标称值的1.5%。 5.2.5总试验力F每次测量值的最大允差应为其标称值的士1.0%。总试验力全部测量值的变动范围(最大值减最小值)应不大于F标称值的0.75%。 5.3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校准与检验 5.3.1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应通过使压头或压头座产生已知的位移增量进行校准。 5.3.2当以95%的置信水平计算时,检验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仪器或量块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不超过0.0003mm。 5.3.3应在硬度计正常测量时的整个工作深度范围内,在均匀分布的至少4个位置上检测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对于常规洛氏硬度标尺(A、C、D、B、E、F、G、H、K),其工作深度为0.25mm;对于表面洛氏硬度标尺(N、T),其工作深度为0.1mm。 5.3.4有些硬度计的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具有较大行程,测量装置工作范围的位置会随着试样厚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类型的硬度计应能以电子方式进行检验,确保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在整个行程范围内连续工作。这种硬度计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检验:
a) 选择测量装置总量程的最高点、中心点和最低点3个位置,并在3个位置的每个位置附近,以
不少于4个约为0.05mm等间隔的位移增量,对压痕深度测量装置进行检测;
2
上一章:GB/T 230.3-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下一章:GB/T 17394.3-202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

相关文章

GB/T 230.2-201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2-202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4340.2-2012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7394.2-2012 金属材料 里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1.2-202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32660.2-2016 金属材料 韦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231.2-201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GB/T 18449.2-2012 金属材料 努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