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7410-2010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 技术条件

JB/T 7410-2010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18:05:58



推荐标签: jb 塑料 技术 条件 硬度计 7410

内容简介

JB/T 7410-2010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 技术条件 ICS 19.060: 83.080.01 N72 备案号:28667-2010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410—2010 代替JB/T7410-1994
塑料球压痕硬度计 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 for the ball indentation hardness testers of plastics
2010-02-11发布
2010-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口信息化部发布
网 JB/T7410--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III
技术要求. 4.1 环境与工作条件 4.2 一般要求 4.3 同轴度, 4.4 垂直度.. 4.5 机架与支承机构的变形 4.6 试验力 4.7 压头 4.8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 4.9 计时装置 4.10 硬度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 4.11 耐运输颠簸性能 4.12 互换性. 4.13 装配质量、机械安全和外观质量要求 5 检验方法.. 5.1 检验条件 5.2 检验用器具. 5.3 一般要求的检查 5.4 同轴度的检测.. 5.5 垂直度的检测 5.6 机架与支承机构变形的检测。 5.7 试验力的检测 5.8 压头的检测, 5.9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检测 5.10 计时装置的检测. 5.11 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检测, 5.12 耐运输颠簸性能的试验。 5.13 装配质量、机械安全和外观质量要求的检查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判定规则 7、成套性 8标志、包装和随行文作
4
F=
0000001.011
iii
.......
....
..
.5
5
网 JB/T7410-2010
8.1# 标志. 8.2 包装 8.3随行文件附录A(资料性附录)球压痕硬度值表表1试验力 中表2硬度计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表A.1球压痕硬度值
L
h
-EEL...
±
eead.iiaaiaai
1I
网 JB/T7410--2010
前 言
本标准代替JB/T7410--1994《塑料球压痕硬度计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JB/T7410一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第2章中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见本版的第2章); -球压痕硬度符号用“HB”代替原符号“H”(1994年版的4.6、4.10和5.11:本版的4.6、4.10 和5.11);一增加了对电源电压的要求(见本版的4.1);钢球直径公差由(5.0土0.01)mm改为(5.0土0.05)mm(1994年版的4.7.1;本版的4.7.1):增加了试验后球不应出现任何变形或损坏的要求(见本版的4.7.4);一修改了计时装置的测量允许误差(1994年版的4.9.2;本版的4.9.2)。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松、王学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410--1994.
I
网 JB/T7410—2010
4.3同轴度
硬度计试台升降丝杠轴线对压头主轴轴线的同轴度为0.3mm。 4.4垂直度
硬度计试台台面对压头主轴轴线的垂直度为100:0.2。 4.5 机架与支承机构的变形
机架与支承机构应具有足够的刚性,在最大试验力下,沿加力轴线测到的变形不应大于0.05mm。 4.6试验力
硬度计的初试验力和各级总试验力的标称值以及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试验力初试验力
总试验力
标称值 N 49.0 132 358 961
标称值 N
最大允许误差
球压痕硬度符号
最大允许误差
N
(%)
HB5 HB13.5 HB36.5 HB98
±1.0
±0.1
9.8
4.7压头 4.7.1压头用的球应为淬火并抛光的钢球。球直径为(5.00土0.05)mm, 球突出于压头套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1.7mm。 4.7.2球的表面应抛光,无锈蚀、损伤等缺陷,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上限值为0.050um 4.7.3球的维氏硬度不应低于750HV10。 4.7.4试验后钢球不应出现任何变形或损坏。 4.8压痕深度测量装置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测量范围不应小于0.5mm,其最小分度值为0.005mm,最大允许误差为 ±0.005 mm. 4.9计时装置 4.9.1计时装置应能准确指示设定的试验力保持时间,计时量程不应小于60S,并能控制、可调。 4.9.2计时装置的最低分辨力为0.1;计时装置计时最大允许误差为±0.5s 4.10硬度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
硬度计的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硬度计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
示值重复性最大允许值
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硬度范围 (70~170)HB36.5
±8HB36.5
12HB36.5
球压痕硬度值的计算参见附录A。 4.11耐运输颠簸性能
硬度计在包装条件下,应能承受运输颠试验而无损坏。试验后硬度计不经调修(不包括操作程序准许的正常调整)仍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4.12互换性
硬度计的备件及附件应能互换。 4.13装配质量、机械安全和外观质量要求
硬度计的装配质量、机械安全和外观质量应符合GB/T2611--2007中第4章和第10章的规定。
2
网 JB/T7410--2010
5检验方法 5.1检验条件
硬度计应在(23土5)℃温度范围内和4.1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检验 5.2检验用器具
检验硬度计所用的器具如下: a)分度值为0.2/1000的水平仪; b)不低于0.3级的标准测力仪; c)分度值为0.01mm的测量显微镜: d)50倍工具显微镜; e)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f)维氏硬度计(HV10) g)压痕深度测量装置专用检具,最大允差为土0.001mm,测量范围(0~0.35)mm h)分辨力为0.01s的秒表 i)洛氏金刚石圆锥压头 j)@10mm,有效长度100mm,圆柱度为0.01mm的检验芯棒: k)(60~70)HRC标准洛氏硬度块; 1)(70~170)HB36.5/30标准塑料球压痕硬度块: m)厚度不小于6mm的铜块; n)测量范围(0~25)mm,分度值0.001mm的千分尺:级直角尺:(0.02~1)mm的塞尺和其
他通用检具。
5.3般要求的检查
在检验硬度计以前,首先要对4.2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检查。只有当硬度计满足一般要求后才可进行以下的各项检测。 5.3.14.2.1按要求进行实际观测检查 5.3.24.2.2、4.2.3和4.2.4使用硬度计的最大试验力,通过做一次常规试验,按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和观测检查。 5.4同轴度的检测
在硬度计的压头主轴孔中装上洛氏金刚石圆锥压头,在试台上放上标准洛氏硬度块,然后上升试台使压头与硬度块轻微接触压出微小压痕,在保证硬度块相对试台的位置严格不变的条件下,转动试台,每隔90压出一个这样压痕,共压出四个压痕。测量相对方向两压痕中心的距离,其较大值应满足4.3 的要求。 5.5垂直度的检测
在硬度计压头主轴孔中装上检验芯棒,用直角尺和塞尺在芯棒100mm有效长度内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测定,其较大值应满足4.4的要求。 5.6机架与支承机构变形的检测
硬度计的机架与支承机构的变形按下述方法检测: a)装上压头,在试台上放上5.2m)规定的较软的铜块,与常规试验相同,上升试台施加初试验力,
然后将压痕深度测量装置调到零位 b)施加主试验力并保持总试验力直到测量装置的示值稳定后读取读数,卸除主试验力并把测量装
置重新调到零位: c)保证铜块不产生任何位移,重复5.6b)的操作,直到当每次施加主试验力后测量装置的读数不
变时,这个恒定的深度读数即为硬度计机架与支承机构的变形量。 测定结果应满足4.5的要求。
3
网 JB/T7410--2010
5.7试验力的检测
硬度计的初试验力和各级总试验力应使用不低于0.3级的标准测力仪进行检测。 检测时,在试台上安装好标准测力仪,使测力仪受力轴线与压头主轴轴线同轴。用相应于测力仪的
最大力值预压三次并调好测力仪零位。 5.7.1初试验力的检测要对应测量装置上在施加初试验力后应达到的规定位置(土5个分度单位)测量三次,每次测量的初试验力(应包括压头的质量)其误差均应满足表1的要求。 5.7.2总试验力的检测要在相应于以每级总试验力试验时压头主轴的移动范围接近上、下两个极限位置(0.15mm,0.35mm)上进行测量,每个位置测量三次,测量过程中压头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试验时的移动方向一致。
每次测量的总试验力其误差均应满足表1的要求。 5.8压头的检测 5.8.1钢球的直径用千分尺至少在三个近似垂直的位置上进行测量。球突出于压头套部分的长度用50 倍工具显微镜进行测量。
两项目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均应满足4.7.1的要求。 5.8.2钢球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测量,其结果应满足4.7.2的要求。 5.8.3钢球的硬度用维氏硬度计测定并应满足4.7.3的要求。 5.9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检测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使用5.2g)规定的专用检具进行测量。 检测时,卸下压头,将专用检具放在试台上,然后上升试台使其与主轴端面接触,在硬度计常规硬
度试验的有效工作范围内对应测量装置上0.15mm、0.25mm0.30mm(或0.35mm)的三个位置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压头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硬度试验时的移动方向一致。
测得的测量装置在各位置上的误差应满足4.8的要求。 5.10计时装置的检测
计时装置应使用秒表对选定的试验力保持时间进行测定。 测得的计时装置的误差应满足4.9.2的要求。
5.11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检测
硬度计的示值误差和重复性应使用硬度范围为(70~170)HB36.5/30的标准塑料球压痕硬度块:在358N的总试验力下进行测量。
检测时应按GB/T3398.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在标准塑料球压痕硬度块的试验面上均匀分布地压出三个有效压痕并测定其硬度值。两相邻压痕中心的距离和任一压痕中心至标准硬度块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5.11.1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硬度计的示值误差E按公式(1)计算:
E-H,-H.
(1)
式中: H.测定的三个压痕硬度的算术平均值; H标准塑料球压痕硬度块标定的硬度值。
5.11.2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硬度计的重复性产按公式(2)计算:
(2)
F= Hmax-Hmin
式中: Hmax测定的三个压痕硬度中的最大值; Hmin—测定的三个压痕硬度中的最小值。
5.11.3硬度计示值误差E和重复性产应满足表2的要求。
4
上一章:JB/T 7909-2011 湿式烧结金属摩擦材料 摩擦性能试验台试验方法 下一章:JB/T 7408-2013 杯突试验机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7409-2015 塑料洛氏硬度计 技术规范 JB/T 9377-2010 超声硬度计 技术条件 YB/T 4285-2012 便携式硬度计测试金属压痕硬度的试验方法 JB/T 9454-2015 毛发湿度计技术条件 GB/T 37900-2019 超薄玻璃硬度和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小负荷维氏硬度压痕法 GB/T 37900-2019 超薄玻璃硬度和断裂韧性试验方法 小负荷维氏硬度压痕法 JB/T 9453-2015 气象用双金属温度计技术条件 SY/T 4113.6-2019 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第6部分∶压痕硬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