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2855-2016 金属覆盖层 锌镍合金电镀层

JB/T 12855-2016 金属覆盖层 锌镍合金电镀层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11:25:34



相关搜索: 电镀 jb 金属 合金 12855

内容简介

JB/T 12855-2016 金属覆盖层 锌镍合金电镀层 ICS25.220.40 A729 备案号:55163-2016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855—2016
金属覆盖层 锌镍合金电镀层 Metallic coatings--Electroplated coatings of zinc-nickel alloys
2016-09-01实施
2016-04-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音部发布 JB/T128552016
目 次
前言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镀层的标识.
4.1标识方法。 4.2 标识示例 5需方应向电镀生产方提供的资料 5.1必要资料 5.2附加资料. 6镀层技术要求 6.1 外观. 6.2 镀层的合金比例、厚度和耐腐蚀性能。 6.3 结合强度 6.4 耐腐蚀性能, 6.5 摩擦系数 6.6 禁限用物质 6.7 消除氢脆的热处理. 7镀层试验方法 7.1 外观,
7.2 合金比例 7.3 厚度 7.4 结合强度、 7.5 耐腐蚀性能. 7.6 摩擦系数 7.7 禁限用物质表1标识的符号、含义及电镀层钝化膜颜色表2锌镍合金电镀层标识方法示例及说明. 表3锌镍合金电镀层的合金比例,厚度和耐腐蚀性能表4电镀锌镍合金后消除氢脆的要求


I JB/T12855—2016
前創言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施洛特(无锡》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材料
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平、张健杨、王茂堂、杨西、范梅梅、沃克·吴发斯、张德忠。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28552016
金属覆盖层 锌镍合金电镀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上的镍含量(质量分数)为5%10%(低镍)和10%~17%(高镍)的锌-镍合金电镀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航天、兵器等产品零(部)件的锌镍合金电镀层。 本标准不适用于:一抗拉强度大于1200MPa或维氏硬度大于370HV的零件;一质量等级大于10.9的紧固件(螺栓、螺母等):一与镁材料接触的零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38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表面处理术语 GB/T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T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 GB/T9791 锌、镉、铝-锌合金和锌-铝合金的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 GB/T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2334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GB/T13911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标识方法 GB/T16823.3 紧固件扭矩-夹紧力试验 GB/T16921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138GB/T123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雾whitesmog 在腐蚀介质作用下,镀层的微观裂纹处出现白色氧化物而使镀层的初始颜色发生很轻微的变化。
3.2
白锈whiterust 在腐蚀介质作用下,镀层表面钝化膜层和封闭膜层被破坏,镀层出现腐蚀生成粉状白色腐蚀产物的
现象。
注:通常将产生白锈看作第一腐蚀点。
1 JB/T12855—2016
3.3
红锈red rust 在腐蚀介质作用下,零部件表面镀层被破坏,基体出现腐蚀生成斑(点)状红色腐蚀产物的现象。 注:通常将产生红锈看作第二腐蚀点。
镀层的标识
+
4.1标识方法
根据GB/T13911的规定,镀层标识的组成如下:镀覆方法本标准号-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层名称和镀覆层厚度·钝化膜类型和封闭表示标识的符号、含义及电镀层钝化膜颜色见本标准表1。
表1标识的符号、含义及电镀层钝化膜颜色
标识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层名称镀覆层厚度
符号 Fe Ep ZnNi 5/8/12/18/25
含义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电镀层镀层厚度(μm)(蓝)白色钝化
电镀层钝化膜颜色
银白色至蓝白色
B c E BF CF EF BFS CFS EFS
六价铬钝化
彩色钝化黑色钝化(蓝)白色钝化彩色钝化黑色钝化(蓝)白色钝化+封闭彩色钝化+封闭黑色钝化+封闭
彩虹色黑色
银白色至蓝白色呈蓝紫的彩虹色黑色或灰黑色灰白色至镀层本色浅彩色至镀层本色黑色或灰黑色
钝化膜类型和封闭
三价铬钝化
三价铬钝化
+封闭
注1:锌镍合金电镀层三价铬(蓝)白色钝化(或彩色钝化)再经封闭,由于其颜色偏浅至镀层本色,通常称为
本色钝化。
注2:汽车等行业有禁限用物质要求,不充许采用六价铬钝化注3:三价铬钝化膜不具备自修复能力,在转运、装配和使用中若造成损伤会加速腐蚀,因此钝化后通常要封闭
处理。
4.2标识示例
锌镍合金电镀层标识方法示例及说明见表2。
表2锌镍合金电镀层标识方法示例及说明
说明
标识方法示例
电镀层JB/T12855-Fe/Ep·ZnNi8·B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8μm六价铬(蓝)白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8-C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8um,六价铬彩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8E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8um,六价铬黑色钝化
2 JB/T12855—2016
表2锌镍合金电镀层标识方法示例及说明(续)
说明
标识方法示例
电镀层JB/T12855-Fe/Ep·ZnNi10·BF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10um,三价铬(蓝)白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10-CF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10um,三价铬彩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10-EF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10um,三价铬黑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8·BFS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8μm,三价铬白色钝化+封闭(本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8·CFS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8μm,三价铬彩色钝化+封闭(本色钝化)电镀层 JB/T12855-Fe/EpZnNi8EFS 钢铁基体,电镀锌镍合金8um,三价铬黑色钝化+封闭
5需方应向电镀生产方提供的资料
5.1必要资料
需方应向电镀生产方提供下列资料: a)本标准编号; b)镀层的标识(见第4章); c)标明待镀工件的主要表面,如用图样标注或提供有适当标记的样品: d)基体金属的性质、表面状态和精饰种类(当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电镀层的适用性和/或外观时》: e)工件上允许出现的镀层缺陷(见6.1.2); f)锌镍合金电镀层中镍含量; g)螺纹紧固件的摩擦系数: h)工件的抗拉强度以及电镀前和/或电镀后的热处理要求 i)抽样方法、接受水平或其他检验要求。
5.2附加资料
需方应向电镀生产方提供下列附加资料 a)待镀工件预处理的特殊要求或限制; b)对已镀工件的特殊包装要求; c)其他要求,如特殊形状工件的试验和评级的区域。
6镀层技术要求
6.1外观 6.1.1一般要求
工件主要表面上镀层结晶致密,均匀、光滑、平整,每批次钝化膜的颜色应保持一致。通常锌镍合金电镀层钝化膜的颜色见表1。 6.1.2充许缺陷
镀层允许的缺陷有: a)轻微的水迹或颜色不均。 b)工件非重要表面的镀层上允许有轻微的夹具印。 c)工件基体材料与表面状态不同导致的同一工件颜色和光泽的差异。
3 JB/T12855—2016
d)在复杂件和大型件的边、棱、角处有粗糙和堆积,但不应影响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 e)经除氢的工件,钝化后膜层颜色稍暗或色泽不均。 f)直径(或宽度)不大于10mm的盲孔(或槽、缝),在深度大于直径(或宽度)处的表面允许
局部无镀层:直径不大于10mm的通孔,在深度大于两倍直径处的表面允许局部无镀层。
6.1.3不允许缺陷
镀层不允许的缺陷有: a)镀层起皮、起泡、烧焦、麻坑、结瘤、斑点、毛刺、脱落、粗糙、针孔和桔皮; b)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的镀层; c)局部无镀层,另有规定的除外; d)未经洗净的镀液盐迹或钝化液残迹。
6.2镀层的合金比例,厚度和耐腐蚀性能
镀层的合金比例、厚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关系见表3。
表3锌镍合金电镀层的合金比例、厚度和耐腐蚀性能
最低白锈时间h
最低红锈
适用条件
挂镀 时间h 144
滚镀 96 144 96 144 144
480 720 480 720 1000
低镍:5%~10%
防腐要求较低的零件防腐要求高的零件总成内部或螺纹区域
合金比例(质量分数) 高镍:10%~17%
240 144 240 240
≥5μm ≥μm ≥12 μm
镀层厚度
偶尔接触雨雪等侵蚀的一般环境零件雨雪等直接侵蚀的恶劣环境零件
注1:表中耐腐蚀性能是指锌镍合金电镀层三价铬(蓝)白色钝化、彩色钝化或黑色钝化,经封闭后应达到的最
低指标。 注2:锌镍合金电镀层三价铬(蓝)白色钝化、彩色钝化或黑色钝化,经封闭后,三者耐腐蚀性能指标基本接近。
6.3结合强度
镀层与基体金属应结合良好,应无起泡、脱落、剥离、起皮等缺陷。 6.4耐腐蚀性能
进行镀层中性盐务试验后: a)允许钝化层变色和出现白雾: b)装饰性的外观零件不允许出现白锈: c)非外观工件允许出现不大于5%面积的白锈,但不允许出现红锈: d铸铁工件充许出现不大于5%面积的白锈和不大于3%面积的红锈: e)安装后不可见的螺纹区域充许出现不大于10%面积的白锈和不大于5%面积的红锈; f)铆接、焊接等局部部位允许降低要求评价,具体由供需双方协商。
6.5摩擦系数
螺纹紧固件的摩擦系数为0.08一0.20
4
上一章:JB/T 12760-2015 液压夹头刀柄 下一章:JB/T 12717-2016 汽车发动机烧结正时链轮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2855-2016 金属覆盖层锌镍合金电镀层 GB/T 41950-2022 金属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无六价铬处理的锌和锌合金电镀层 GB/T 34625-2017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电气、电子和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 34625-2017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电气、电子和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 GB/T 9797-2022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QB/T 4188-2011 贵金属覆盖层饰品 电镀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46-2012 金属及其它无机覆盖层 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镉电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