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3338-2013 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JB/T 3338-2013 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11.2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17:27:32



相关搜索: jb 技术 条件 螺旋 圆柱 压缩弹簧 3338 液压件

内容简介

JB/T 3338-2013 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ICS 21.160 J 26 备案号:44413—2014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3338—2013 代替 JB/T 3338.1—1993
JB/T 3338.2—1993
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Hydranlic cylindrically helical compression spring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13-12-31 发布
2014-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3338—2013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典型弹簧分类及负荷特性结构工况.
1
2
3
4 5
技术要求. 6 试验方法….
.2
... .... ........
..........................
.... 6
检验规则 8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液压件弹簧工作图样.…. 附录B(资料性附录)液压件弹簧设计计算
%
7
.........
9
... 10 .... 13 JB/T 333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3338.1—1993《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和JB/T3338.2—1993《液压
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设计计算》,与JB/T3338.1一1993和JB/T3338.2一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次修订将两项部分标准合并成一个单立标准; 删除了JB/T 3338.2一1993《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设计计算》内容,将液压件弹簧的设计计算放入资料性附录B中供参考; 删除原标准中表8、表9中对弹簧本身设计使用的“工作压力”一栏; -增加了弹簧特性中明确可调整参数(见表3); 增加了喷丸强化处理的技术指标要求(见5.10); -增加了不同负荷特性的检验方法(见6.4.1、6.4.2、6.4.3);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修改了符号(见表1、表4、6.4.3、附录A和附录B)。 修改了材料直径的范围(1.0); 修改了弹簧自由高度的分段范围(见5.6.2表6); 修改了表面粗糙度(见6.7)和端头间隙(见6.8)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弹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弹簧有限公司、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美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昌弹簧有限公司、浙江伊思灵双第弹簧
有限公司、杭州富春弹簧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姜晓炜、姜膺、陆培根、姜国焱、费庆民、戚理平、邵文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3338.1—1983,JB/T 3338.2—1983; -JB/T3338.1—1993,JB/T3338.2—1993
II www. xuetutu. com
JB/T 3338—2013
表1
类组
负荷特性
已知条件
结构举例
应用场合用于阀芯为锥形的调压弹簧
(Fs)

1
工作负荷Fi至F2, Fi为零负荷性质属动载 J2 荷有限寿命类
F2

P M 用于阀芯为
圆柱形的调压弹簧
2
工作负荷经常在Fi至小于
用于先导型压力阀的主阀复位弹簧、调速弹簧和单向阀弹簧等
F2的某一值,F2 为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负荷性质属静载荷类工作负荷不 △f 是Fi便是F2,均为定值负荷性质属动载荷无限寿命类工作负荷在大于Fi 小于F2之间,F1.5为安装负荷。要求弹簧特
F1 为安装预压负荷
(Fs)
1
F2
F1 F2

(F)
用于换向阀和柱塞泵的柱塞复位弹簧等
Af
2
用于比例换向阀和静压支承的滑阀反馈机构对中弹簧等
(Fs)
H
Af AF
W
F1
性线性度好负荷性质属动载荷类(包括有限寿命和无限寿命)


5技术要求
5.1 总则
弹簧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典型类型的弹簧工作图样可参考附录 A。 5.2材料 5.2.1常用材料
弹簧常用材料见表2。若选用其他材料,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2 JB/T 3338—2013
表 2
推荐使用温度
标准号
牌号/组别/型 SL、SM、SH DM、DH E组、F组、G组 FDC、TDC、VDC
性能
材料名称
℃ 40~150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GB/T 4357
强度高、性能好
40~150 -40~150 -40~210 -40~250 -40~250 -40~250
YB/T 5311
强度高、韧性好
VD 用于高疲劳级、FD 用于静态级、TD 用于中疲劳级弹簧
油淬火-回火弹FDCrV-A、TDCrV-A、VDCrV-A 簧钢丝
GB/T 18983
FDSiMn、TDSiMn FDCrSi、TDCrSi、VDCrSi
YB/T 5318 合金弹簧钢丝 60Si2MnA、50CrVA、55CrSiA 强度高、较高的疲劳性
12Cr18Ni9、06Cr19Ni9、 06Cr17Ni12Mo2、07Cr17Ni7Al
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 -200~290
GB/T 24588
不锈弹簧钢丝
QSi3-1、QSn4-3
较高的耐腐蚀和防磁性
-250~120
GB/T 21652
铜及铜合金线材
5.2.2材料要求
弹簧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材料标准的有关规定,必须备有制造商的质量证明书,并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3热处理 5.3.1硬度 5.3.1.1用不需淬火的弹簧钢丝、硬状态的铜及铜合金线材和不锈弹簧钢丝卷制的弹簧,应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或时效处理,其硬度不予考核。 5.3.1.2需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弹簧,淬火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回火次数不限。其硬度值在 44 HRC~ 52 HRC 范围内选取,同一批弹簧的硬度范围应不超过5 HRC。 5.3.2脱碳
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弹簧,其单边总脱碳层深度,允许在原材料标准规定的脱碳深度的基础上再增加材料直径的0.25%。 5.4 永久变形
将弹簧用试验负荷压缩3次后,其永久变形应不大于自由高度Ho的0.25%。 5.5弹簧特性及极限偏差 5.5.1弹簧特性
弹簧特性应符合5.5.1.1 或 5.5.1.2的规定,一般不同时选用。特殊需要时,由供需双方商定。为满足不同类组弹簧的规定要求,弹簧制造时,可根据表3的规定,选择可调整参数。有关参数计算参见附录B。 5.5.1.1在指定高度或变形量下的负荷,弹簧变形量应在试验负荷下变形量的20%~80%之间。 5.5.1.2图样规定需要测量弹簧刚度时,弹簧变形量应在试验负荷下变形量的30%~70%之间。
3 www. xuetutu. com
JB/T 3338—2013
表3
可调整参数
类组甲类乙类
规定要求
给出一点负荷及指定负荷下的高度给出一点负荷及指定负荷下的高度、 自由高度给出二点负荷及该两个指定负荷下的 自由高度、有效圈数、材料直径或自由高度、有效高度
自由高度有效圈数、材料直径或有效圈数、弹簧直径(外径、 内径)
丙类
圈数、弹簧直径(外径、内径)
5.5.2 极限偏差
弹簧负荷或刚度的极限偏差按表4。特殊要求的弹簧,负荷允许偏差可以单向选取,其公差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或与顾客协商。
表4
单位为牛或牛每毫米
有效圈数 n
类组
>4~10 ±0.10F2 ±0.10F1 ±0.10F2 ±0.10F1 ±0.06F2 ±0.06F'
>2~4 ±0.12F2 ±0.12F1 ±0.12F2 ±0.12F1 ±0.08F2
>10 ±0.08F2 ±0.08F1 ±0.08F2 ±0.08F1 ±0.05F2 ±0.05Fl
/

2 1

2
丙注:甲类弹簧负荷是指定变形量下的负荷
5.6弹簧尺寸的极限偏差 5.6.1 弹簧直径(外径或内径)的极限偏差见表5。
表5
单位为毫米
旋绕比 C
类组
最小值
≥3~8 ±0.010D a
>8~16
1 2 1 2
Q
±0.20

±0.015Da b ±0.010D a

按照工况需要,弹簧外径或内径的极限偏差可单向使用,其公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凡采用单向偏差,在计算变形量和切应力时,应将基本尺寸加或减公差值之半,作为计算依据。 b乙类弹簧外径或内径有特殊要求时可按±0.010D制造。
5.6.2弹簧自由高度的极限偏差见表6。当图样要求测量两点或两点以上指定高度下的负荷时,自由高度作为参考。甲类弹簧有特殊要求时,自由高度偏差可以单向选取,其公差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或与顾客协商。
4 www. xuetutu. com
JB/T 3338—2013
表6
单位为毫米
自由高度 Ho
类组
最小值
>20~50 ±0.5
>50~80 ±0.8
>80~120 ±1.2
>120 ±2.0% Ho
1 2 1 2


不予考核 ±0.012 Ho
± 0.5

5.7 弹簧圈数和支承圈 5.7.1 弹簧总圈数的允许偏差见表7。
表7
单位为圈
总圈数 n1 ≤10 >10~20 >20~50
允许偏差 ±0.25 ±0.50 ± 1.00
5.7.2弹簧总圈数与有效圈数之差为支承圈数,支承圈不少于2 圈。 一般总圈数不为整数,建议总圈数尾数为0.5圈。 5.7.3 3支承圈的端头与邻圈贴合。当不能贴合时,其间隙允许偏差见表8。
单位为毫米
表8
旋绕比 C
类组
≥3~8 ≤0.1 ≤0.2 ≤0.3
>8~16
1 2

≤0.5
乙丙
注:特殊弹簧端头间隙由供需双方商定。 5.7.4支承圈的端面磨削部分应不少于端圈周长的3/4圈。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毛刺及锐边,端头厚度不小于材料直径的 1/8。磨削面的表面粗糙度 Ra 值应小于或等于 6.3 μm。当材料直径小于等于 0.5 mm 并且旋绕比 C大于 10 时,允许不磨削两端面 5.7.5 需要时弹簧可内(或外)倒角,但应在图样上注明。 5.8垂直度
两端面经过磨削的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弹簧外圆素线对两端支承面的垂直度见表9。当高径比
b>5时应考核直线度,直线度要求按理论垂直度要求之半。
表9 甲、乙、丙高径比b
单位为毫米
≤3 ≤0.017Ho
>3~5 ≤0.025Ho
最小值0.5
5
上一章:JB/T 10242-2013 阴极电泳涂装通用技术规范 下一章:JB/T 10260-2014 架空绝缘电缆用绝缘料

相关文章

GB/T 39519-2020 高应力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 GB/T 39519-2020 高应力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JB/T 6655-2013 耐热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GB/T 23934-2015 热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 第1部分:技术条件 JB/T 7367-201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磁粉检测方法 JB/T 6653-2013 扁形钢丝圆柱螺旋压缩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