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国家标准>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 第1部分: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国家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5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03-19 17:53:53



相关搜索: 技术 条件 小型 弹簧 1973 螺旋 部分 圆柱

内容简介

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 第1部分:技术条件 ICS 21.160 J 2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73.1—2021 代替 GB/T 1973.1—2005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 第 1部分:技术条件
Small cylindrical springsPart 1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2-03-01实施
2021-08-20 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第1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GB/T1973的本部分规定了小型圆柱螺旋弹簧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弹簧材料的截面直径小于 0.5 mm的圆截面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和扭转弹簧(以下简称弹簧)。其他弹簧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05—2001 弹簧术语 GB/T 4357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GB/T 4879 防锈包装 GB/T 21652 铜及铜合金线材 GB/T 24588 不锈弹簧钢丝 JB/T 7944 圆柱螺旋弹簧抽样检查 YB/T 5311 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YS/T 571 铍青铜圆形线材
3术语和定义
GB/T 1805- 一2001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符号和缩略语
GB/T1805一2001 规定的以及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拉伸弹簧钩环开口尺寸㎡,见图1。
说明: m-
开口尺寸,单位为毫米(mm)。
图1拉伸弹簧钩环开口尺寸 GB/T 1973.1—2021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弹簧产品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材料 5.2.1材料选用
弹簧应选用 GB/T 4357、GB/T 21652、GB/T24588、YB/T 5311和YS/T571规定的材料,若需用其他材料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5.2.2弹簧材料的质量
弹簧材料的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应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及合同中附加的有关规定;弹簧材料应有制造商的质量保证书,并经弹簧制造商复验合格。
5.3极限偏差的等级
弹簧特性与尺寸的极限偏差分为1、2、3三个等级。各项目的等级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独立选定,并在图样上注明,未注明的则由制造商从本标准相关条款中选定。 5.4弹簧尺寸、位置和极限偏差 5.4.1一般要求
根据用户需要,允许对弹簧特性、外径(或内径)、压缩弹簧的自由高度、拉伸弹簧的自由长度和扭转
弹簧的扭臂长度等的极限偏差不对称使用,其极限偏差值应符合 5.4.2~5.4.11 和 5.7的规定,
5.4.2弹簧直径
弹簧直径的极限偏差均按表1规定。弹簧的外径和内径不应同时考核。
表 1
单位为毫米
极限偏差 2级精度 ±0.10 ±0.15 ±0.20
旋绕比 C(D/d) 4~<8 8~<15 15~<22
1级精度 ±0.05 ±0.10 ±0.15
3级精度 ±0.15 ±0.25 ±0.30
5ZC
5.4.3压缩(或拉伸)弹簧自由长度
压缩(或拉伸)弹簧自由长度的极限偏差按表2规定。当图样规定测量压缩(或拉伸)弹簧指定长度下两点或两点以上负荷时,则压缩(或拉伸)弹簧自由长度不予考核。
2 GB/T 1973.1—2021
表4
单位为度
极限偏差 2级精度 ±8 ±10 ±15
有效圈数
1级精度 ±5 ±8 ±10
3级精度 ±10 ±15 ±20
n <3 3~10 >10
5.4.6 扭臂的弯曲角度
扭臂的弯曲角度α如图 4 示,其极限偏差按表 5 的规定。扭臂弯曲半径r 如图 4 所示,不小于钢丝直径d。
a)
b)
说明:
扭臂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
图4扭臂弯曲半径及弯曲角度
表5
单位为度
极限偏差 2级精度
1级精度 ±3
3级精度 ±9
±6
5.4.7拉伸弹簧钩环开口尺寸
拉伸弹簧钩环开口尺寸㎡ 的极限偏差按表6 的规定,见图1所示。
单位为毫米
表6
极限偏差 2级精度 ±0.3 ±0.4 ±0.5
钩环开口尺寸
1级精度 ±0.2 ±0.3 ±0.4
3级精度 ±0.4 ±0.5 ±0.6
m 3 >3~6 >6
5.4.8 压缩弹簧总圈数和拉伸弹簧有效圈数 5.4.8.1压缩弹簧的总圈数与有效圈数之差应大于或等于 2。当指定弹簧特性时,总圈数为参考值。 不指定弹簧特性时,总圈数的极限偏差按表7规定。
SAC GB/T 1973.1—2021
表 7
单位为圈
总圈数 n1 ≤10 >10~20 >20
极限偏差 ±0.50 ±0.75 ±1.00
5.4.8.2拉伸弹簧在保证两钩环开口位置情况下,有效圈数为参考值。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5.4.9压缩弹簧的垂直度
对高径比不大于 5的两端面经过磨平的压缩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压缩弹簧的轴线与簧圈面的垂直度的公差值按表8规定。当高径比大于5时,垂直度不考核。两端不磨平的弹簧垂直度,供需双方协商。
SAG
表8
单位为毫米
公差 2级精度
高径比 b ≤3 >3~5
1级精度 0.03H。,最小0.30 0.05H。,最小0.30
3级精度 0.06H。,最小0.60 0.08H。,最小0.60
0.05H。,最小0.50 0.06H。,最小0.50
注:H。为弹簧自由长度。
5.4.10 节距均匀度 5.4.10.1 等节距的弹簧在压缩到全变形量的80%时,其正常节距圈不应接触 5.4.10.2 不等节距压缩弹簧的工作圈,在压缩变形时应逐次增加接触圈数。 5.4.11 压并高度
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原则上不指定。但对下面两种情况压并高度的最大值计算如下: a) 两端面经磨平约0.75圈的弹簧,当需要压并高度时,用公式(1)求得的值定为最大值:
H (1)
......
式中: Hb n1 d max b) 当弹簧端圈不磨平时,用公式(2)求得的值定为最大值:
压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总圈数,单位为圈; 材料最大直径,单位为毫米(mm)(材料最大直径=材料直径十材料直径的上偏差)。
Hb≤(n1 +1.5)dmax
(2)
式中: Hb n1 d max
压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总圈数,单位为圈; 材料最大直径,单位为毫米(mm)(材料最大直径=材料直径十材料直径的上偏差)。 GB/T 1973.1—2021
5.5永久变形 5.5.1 压缩(或拉伸)弹簧永久变形
压缩(或拉伸)弹簧被压缩(或拉伸)至试验负荷位置时,其永久变形量应小于或等于自由长度的 0.3%,且最大不应大于 0.05 mm。 5.5.2扭转弹簧永久变形
扭转弹簧被扭至试验弯曲应力所对应的角度时,其永久变形量不应大于1°。 5.6端面磨平
端面一般不需要磨削;如需磨削,由供需双方协商。 5.7弹簧特性及其极限偏差 5.7.1弹簧特性 5.7.1.1在考核指定长度下的负荷时,弹簧的变形量应在试验负荷时变形量的 20%~80%之间。
试验负荷F:测定弹簧特性时在弹簧上允许承载的最大负荷。 试验应力s:测定弹簧特性时在弹簧上允许承载的最大应力。 压缩弹簧和拉伸弹簧试验负荷用公式(3)计算:
πd3 8Dt
Fs
(3)
式中: Fs ts d D 当压缩弹簧经计算得出的试验负荷大于压并负荷时,则该压并负荷被视为试验负荷。
试验负荷,单位为牛(N); 试验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材料直径,单位为毫米(mm);弹簧中径,单位为毫米(mm)。
5.7.1.2扭转弹簧试验负荷用公式(4)计算:
πd3 32
Ts
(4)
0
式中: Ts 试验扭矩,单位为牛毫米(Nmm);
试验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材料直径,单位为毫米(mm)。
0s Q
5.7.1.3 弹簧的试验应力按以下方式选取:
a) 压缩弹簧的试验应力按表 9选取。
表 9
单位为兆帕
冷拉碳素弹簧钢丝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材料试验应力抗拉强度Rm选取材料标准的下限值。
铜及铜合金线材、铍青铜线
不锈弹簧钢丝
0.41Rma
0.45Rma
0.36Rma
6
上一章:GB/T 21973-2021 YZR3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 下一章:GB/T 1971-2021 旋转电机 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相关文章

GB/T 1973.1-2021 小型圆柱螺旋弹簧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3934-2015 热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GB/T 39519-2020 高应力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 GB/T 39519-2020 高应力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JB/T 6655-2013 耐热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JB/T 3338-2013 液压件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技术条件 GB/T 30817-2014 冷卷截锥螺旋弹簧 技术条件 GTCC-121-2020 铁道机车圆柱螺旋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