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020.99 J80 备案号:33629—2011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1101—2011
齿条千斤顶 Rack and pinion jacks
2011-08-15 发布
2011-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1101—201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型式和基本参数. 3.1 型式. 3.2 基本参数 4要求... 4.1 性能.. 4.2 外观..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载荷的加载方法… 5.2 空载动作试验 5.3 动载性能试验. 5.4 静载性能试验. 5.5 制动性能试验 5.6 轻载性能试验 5.7 连续动作性能试验.…. 5.8 提手强度试验. 5.9 手柄(扳手)反冲量测定 5.10 测定手柄(扳手)力.….
I1
.................
........................
................
..........................
........................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试验,
6
6
标志、包装和贮存.
7
7.1 标志. 7.2 随行文件 7.3 包装. 7.4 贮存..
.................
......................
JB/T 11101—2011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杭州锦昌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四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振远、周云飞、崔振元。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1101—2011
齿条干斤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齿条千斤顶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矿山、桥梁、铁路、建筑等行业使用的机械式齿条千斤顶(以下简称千斤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主载荷位置 load point 千斤顶额定起重量载荷加载的位置。一 般指顶升件顶部的托盘(以下简称托盘)。
2.2
额定起重量(Gn) rated load 正常工作条件下,在主载荷位置加载时,千斤顶能承受的最大设计质量。
2.3
辅助载荷位置auxiliary load point 托盘以外千斤顶加载的位置。一般指顶升件底部的托架(以下简称托架)。
2.4
额定辅助起重量(Gt) auxiliary rated load 正常工作条件下,在辅助载荷位置加载时,千斤顶能承受的最大设计质量。
2.5
手柄(扳手)反冲量 recoil distance of lever 在千斤顶顶升的操作过程中,手柄(扳手)沿摇(扳)动的反方向自由摆动时,手柄(扳手)外端
点最大的移动距离。 3型式和基本参数 3.1 型式
本标准所述千斤顶按其结构分为: a)手摇式千斤顶一一以摇动手柄进行操作的千斤顶,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b)手扳式千斤顶一一以扳动扳手进行操作的千斤顶,其典型结构如图2所示。
3.2基本参数
千斤顶的基本参数按表1 和图3的规定。
表1
额定辅助起重量Gf
额定起重量Gn
行程H mm 350 350
手柄(扳手)力(max)
N 280 280
t
t
1.6 3.2
1.6 3.2
1
JB/T 11101—2011
表1 (续)
额定起重量Gn
额定辅助起重量Gf
行程H mm 300 300 320
手柄(扳手)力(max)
N 280 560 640 640
t 5 10 16 20
t 5 10 11.2 14
320
注:基本参数超出表1规定时,由供需双方协商在订货合同中约定
顶升件
托盘
提手
ER
手柄
摇把
托架
底座
图1
顶升件
托盘
提手
中
P
吲扳手
长
4
摇把
事
托架
Y
底座
1
图2
2
JB/T 11101—2011
4.1.6连续动作性能 4.1.6.1连续静载性能 4.1.6.1.1主载荷连续静载性能
以1.5Gn的试验载荷对千斤顶托盘进行连续静载性能试验,试验后各构件应无永久变形和其他异常现象,整机工作正常,制动器动作可靠。 4.1.6.1.2辅助载荷连续静载性能
以1.5Gr的试验载荷对千斤顶托架进行连续静载性能试验,试验后各构件应无永久变形和其他异常现象,整机工作正常,制动器动作可靠。 4.1.6.2连续动载性能 4.1.6.2.1主载荷连续动载性能
以1.1Gn的试验载荷对千斤顶托盘进行连续动载性能试验,试验后整机零件应无损坏,载荷升、降正常,无其他异常现象。 4.1.6.2.2辅助载荷连续动载性能
以1.1G的试验载荷对千斤顶托架进行连续动载性能试验,试验后整机零件应无损坏,载荷升、降正常,无其他异常现象。 4.1.7提手强度
千斤顶的每个提手应能可靠地承受住2倍的千斤顶自重的载荷。 4.1.8手柄(扳手)反冲量
手柄(扳手)的反冲量不应大于150 mm。 4.1.9防滑性能
千斤顶手柄(扳手)和承载面应有防滑设计。 4.1.10手柄(扳手)力
手柄(扳手)力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外观 4.2.1千斤顶零部件应制造良好,不应有影响使用和外观的划痕、毛刺等缺陷。 4.2.2千斤顶的外露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涂层应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锈蚀现象。 5 试验方法 5.1试验载荷的加载方法
试验载荷可采用重物直接加载,也可以用液压式等其他能在试验全行程上施加试验载荷的方法。当在干斤顶托盘上施加试验载荷时,其力的作用线应通过机身的轴线。当在干斤顶托架上施加试验载荷时,其力的作用线应通过千斤顶托架的中心,且平行于机身的轴线。机身的轴线应垂直于试验台的支撑面。 5.2空载动作试验
在空载状态下,操作手柄(扳手)使顶升件在全行程起升和下降各1次,以目测和手感检查千斤顶工作情况,在表1规定的手柄(扳手)力作用下是否能可靠限位。 5.3动载性能试验
在顶升件位于 1/2行程的位置时,以 1.25Gn的试验载荷对千斤顶托盘加载,用手动或其他类似手动的机械方法驱动手柄(扳手)顶升件顶升试验载荷到行程的上极限位置,接着下降到行程的下极限位置。在下降过程中停顿1次,检查制动器的工作情况。以目测和手感检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 5.4静载性能试验
在顶升件位于 1/2行程的位置时,以1.5Gn和1.5G的试验载荷分别对千斤顶托盘和托架加载各 1 次,每次保持 3min,目测检查各构件变形和其他异常现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