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5315-2017 卧式油压千斤顶

JB/T 5315-2017 卧式油压千斤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6 10:24:48



相关搜索: jb 千斤顶 卧式 油压 5315 5315

内容简介

JB/T 5315-2017 卧式油压千斤顶 ICS 53.020.99 J80 备案号:6116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5315—2017 代替JB/T5315—2008
卧式油压干斤顶
Hydraulicfloorjacks
2017-11-07发布
201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5315—2017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型式和基本参数
3.1型式. 3.2基本参数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5.1 目测检查 5.2 空载试验。 5.3 轮子高度差检查 5.4 限位和复位检查 5.5 尺寸检查, 5.6 轻载性能试验 5.7 安全阀试验 5.8 下降量试验 5.9 手柄操作力试验 5.10 额定载荷试验 5.11 动载试验 5.12 静载试验, 5.13 连续工作试验 5.14高低温工作性能试验 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6.2出厂检验.. 6.3 型式检验.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和贮存
-
F
-


图1 千斤顶典型结构型式,
表1 检验项目 JB/T531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5315—2008《车库用油压千斤顶》与JB/T5315—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名称修改为“卧式油压千斤顶”;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2章);修改了型式,增加了2种型式的图例(见3.1,2008年版的2.1);一增加了轮子高度差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5、5.3);修改了参数要求的表述(见4.7,2008年版的3.2) -增加了轻载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8、5.6):修改了下降量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0、5.8,2008年版的3.5、4.4):增加了额定载荷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2、5.10);修改了动载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3、5.11,2008年版的3.7、4.4.6.2);增加了目测检查的试验方法(见5.1)增加了检验项目表(见表1);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有关内容(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国家起

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常熟通润汽车修理设备有限公司、奉化市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启阳工具有限公司、安徽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民、唐明、林夫奎、陈江、宋亚华、龚正伟、伍青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5315—1991-JB/T53152008
ⅡI JB/T5315—2017
卧式油压干斤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卧式油压千斤顶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车辆维修、工矿、船舶及大型机械制造业等场所使用的卧式油压千斤顶(以下简称千斤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卧式油压千斤顶hydraulicfloorjack 采用液压缸等装置驱动刚性举升件转动,通过承载面在其行程内顶升重物,带有可移动轮装置的轻
小型起重设备。 2.2
额定起重量 rated capacity G.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千斤顶设计能顶升全行程的最大载荷。
2.3
最低高度 lowestheight H 千斤顶活塞杆处于全收缩状态时,千斤顶承载面到底部支承面的垂直距离。
2.4
最高高度 highest height
H1 千斤顶活塞杆处于全伸出状态,举升件升至可靠限位位置时,千斤顶承载面到底部支承面的垂直
距离。
3型式和基本参数
3.1型式
千斤顶主要由起重臂、油缸部件、操纵机构(包括手柄、撤手等)、墙板、轮子等组成,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手动卧式油压千斤顶和/或其他动力源卧式油压千斤顶。其典型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 3.2基本参数
千斤顶的基本参数应包括:额定起重量G、最低高度H、最高高度H等。 额定起重量G,推荐如下(单位为t):1、1.25、1.6、2、2.5、3.2、4、5、6.3、8、10、12.5、16、20。
1 JB/T5315—2017
a)典型结构型式1
5
b)典型结构型式2
10
c)典型结构型式3
说明:
一手柄; 3- 一中轴; 2撒手:
5 一泵芯;
一后轮:
9—连杆; 10- 一托盘; 12- 一前轮。
11 托架销轴:
7-

8—墙板:
一起重臂:
油缸部件:图1千斤顶典型结构型式
4-
6
2 JB/T5315—2017
4技术要求
4.1产品表面应做防腐处理,防腐层应黏附牢固、表面均匀、色泽一致,不应有明显的斑点。皱皮、 气泡、流挂等缺陷。裸露的加工面应做防锈处理。 4.2托盘的承载面应采用防滑结构。 4.3油缸部件的油压系统应密封良好,固定密封处不应渗漏,运动密封处允许有油膜存在。 4.4千斤顶在空载条件下,应能在平坦的硬质地面上灵活移动,并无卡阻和异常声响,各轴承或铰接部位应润滑良好。 4.5千斤顶前后轮应处于同一平面,轮子接触点高度差应小于3mm。 4.6千斤顶在上升过程中应平稳,当升至最高高度时应能可靠限位;千斤顶在下降过程中应平稳,并能复位。 4.7千斤顶最低高度和最高高度应符合设计参数。 4.8千斤顶在承受3%G,试验载荷的条件下,托盘下降量不应大于千斤顶最高高度的3%。 4.9千斤顶应有防止超载的安全阀,其开启载荷应在100%G~115%G,范围内。 4.10千斤顶承受100%G,的试验载荷条件下,托盘从第5min到30min内的下降量不应大于5mm 4.11千斤顶在使用配套的手柄起升100%G的试验载荷时,手柄操作力不应大于588N。 4.12千斤顶应能连续3次承受100%G,的额定载荷试验,各连接处应运转良好,可见密封配合表面不应有影响性能的明显擦伤,固定密封处不应渗漏,运动密封处允许有油膜存在。 4.13干斤顶应能承受115%G,的动载试验。试验后,各部件不应有影响整机使用性能的永久变形、渗漏及其他异常情况。 4.14千斤顶应能承受125%G,的静载试验。试验后,各部件不应有影响整机使用性能的永久变形、渗漏及其他异常情况。 4.15干斤顶在100%G,的试验载荷作用下,连续工作次数不应小于50次。试验后,整机性能不应失效,仍能正常工作。 4.16千斤顶应能在温度为-20℃~45℃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固定密封处不应渗漏,运动密封处允许有油膜存在。
5试验方法
5.1 自测检查 5.1.1目测检查千斤顶表面防腐层质量以及防锈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5.1.2目测检查千斤顶承载面是否采用防滑结构。 5.1.3目测检查油缸部件各处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5.2空载试验
在空载状态下,牵引千斤顶在平坦的硬质地面做前后、左右移动及旋转动作,检查千斤顶的移动灵活性。 5.3轮子高度差检查
将千斤顶置于平板上,利用3mm量块或其他工具检查前后轮是否处于同一平面内。 5.4限位和复位检查
关闭回油阀,掀动手柄,使托盘上升,检查干斤顶的限位情况;开启回油阀,使托盘下降,检查干
3 JB/T5315—2017
斤顶的复位情况。 5.5尺寸检查
在空载状态下,千斤顶升至最高位置并可靠限位,测量托盘的最高高度H;千斤顶降至最低位置测量托盘的最低高度H。 5.6轻载性能试验
在空载状态下,千斤顶升至最高位置,在托盘中心施加3%G,的试验载荷后开始计时,测量4h后的托盘下降量。 5.7安全阀试验
千斤顶升至水平位置,在托盘中心加载并撤动手柄,直至安全阀开启,检查其开启载荷是否满足要求。
注:判断水平位置的依据可以中轴与托架销轴的连线处于水平为准,以下等同。 5.8下降量试验
千斤顶升至最高位置,在其中心施加100%G。的试验载荷。分别在5min和30min后测量托盘高度,两次测量值之差即为托盘的下降量。 5.9手柄操作力试验
千斤顶升至水平位置并在托盘中心施加100%G,的试验载荷,在距配套的手柄端部50mm处测定手柄与水平夹角30°的范围内的最大操作力(作用力应垂直于手柄轴线)。 5.10额定载荷试验
千斤顶升至水平位置,在托盘中心施加100%G,的试验载荷,操作千斤顶升至最高位置,往复3 次。试验过程中,检查千斤顶是否满足要求。有多种动力源时,使用每种动力源分别进行试验。 5.11动载试验
消除安全阀的作用,千厅顶升至水平位置,在托盘中心施加115%G,的试验载荷,操作千斤顶升至最高位置,往复1次。试验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有影响整机使用性能的永久变形、渗漏及其他异常情况。 5.12静载试验
千斤顶升至水平位置,在托盘中心施加125%G,的试验载荷,保压2min。试验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有影响整机使用性能的永久变形、渗漏及其他异常情况。 5.13连续工作试验
试验载荷为100%G,试验方法与5.10相同,往复50次(每次试验间隔不应大于5min),必要时转动部件连接处可润滑。试验后,检查千斤顶整机性能。有多种动力源时,使用每种动力源分别进行试验,并允许使用不同的千斤顶进行试验。 5.14高低温工作性能试验
千斤顶降至最低位置,分别置于45℃高温环境和-20℃低温环境中。在高温环境中,正置和倒置各 2h;低温环境中保持4h。然后在室温下,托盘中心施加100%G,的试验载荷,泵芯往复工作12次,其他动力源的千斤顶连续工作15S,检查干斤顶的工作情况。从高、低温环境中取出千斤顶至试验结束, 4 JB/T53152017
整个过程在75s内完成(允许以油缸部件进行此试验)。
6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千斤顶的检验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6.2.1千斤顶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包括逐台检验和抽样检验。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6.2.2抽样检验的样机,从通过逐台检验的产品中提取,数量为每一规格每批产品的0.20%(不少于3 台》。其中有1台不合格时,应对不合格项目加倍检验;若第一次就有1台以上不合格,或加倍检验仍不合格,则对该批产品不合格项进行全数检验 6.2.3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表1检验项目出厂检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检验项目外观检查防滑检查渗漏检查空载试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5.1.1 5.1,2 5.1.3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5.11 5.12 5.13 5.14
逐台检验 抽样检验
4 1 / 4 7 Y
7 1 1 1 7 1 1 1 1 一一 4 一 - -
1 7 7 W 7 4 1 1 1 1 7 / y / 1 J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轮子高度差检查限位和复位检查尺寸检查轻载性能安全阀试验下降量试验手柄操作力额定载荷试验
一 4 一 -
动载试验静载试验连续工作性能高低温工作性能
一 - 一
1
注:“}”为需要检验的项目,“一”为可以不检验的项目。 6.3 型式检验 6.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一新产品或转厂生产的试制产品定型鉴定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5
上一章:JB/T 5333-2013 电动湿式磨光机 下一章:JB/T 14106-2020 实验室玻璃器皿清洗机

相关文章

ZJM-001-4351-2016 卧式油压千斤顶 ZJM-001-4351-2023 卧式油压千斤顶 T/ZZB 0143-2016 卧式油压千斤顶 T/ZZB 0143-2021 卧式油压千斤顶 GB/T 27697-2011 立式油压千斤顶 JB/T 10430-2015 变压器用速动油压继电器 JB/T 2592-2017 螺旋千斤顶 JB/T 11101-2011 齿条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