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32334-2015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GB/T 32334-2015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136.0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10:49:59



推荐标签: 球轴承 技术 滚动轴承 条件 接触 32334

内容简介

GB/T 32334-2015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ICS 21.100.20 J 1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334—2015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Rolling bearingsMatched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Specifications
2015-12-31发布
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专用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GB/T3233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浙江优特轴承有限公司、常熟长
城轴承有限公司、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冈(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专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晓蔚、郭宝霞、勇泰芳、郑子勋、邵雪良、贾秋生、翁世席、殷明。
同方知网
1 专用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GB/T32334—2015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形尺寸符合GB/T292规定的成对与多联组配角接触球轴承(以下简称组配轴承)
的术语定义、符号、组配型式、技术要求、测量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配合。
本标准适用于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伴,权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技术有限公 D
GB/T 272 滚动轴承 代号方法 GB/T 275 滚动轴承 配合 GB/T 292 滚动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 307.2 滚动轴承 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B/T 307.3 滚动轴承 通用技术规则 GB/T 4199 滚动轴承 公差定义
滚动轴承词汇
GB/T 6930 GB/T 7811 滚动轴承 参数符号 GB/T 8597 滚动轴承防锈包装 GB/T 18254 高碳铬轴承钢
T
GB/T 24605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GB/T 24608 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 JB/T 2974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4199和GB/T6930界定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成对组配轴承(配对轴承)pairedbearing 两套轴承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或串联方式配置为一组轴承。简称配对轴承。
3.2
多联组配轴承 matchedbearing sets 三套及以上轴承采用背靠背、面对面或串联等方式配置为一组轴承。
3.3
万能组配轴承 universallymatchablebearings 在背靠背、面对面或串联组配中可以任意调换位置的轴承。
3.4
预载荷 preload 使轴承内部产生“负游隙”以增加轴承刚性而对组配轴承预先施加的一定载荷。又称预紧载荷。
1 GB/T32334—2015
3.5
预游隙pre-clearance 在背靠背、面对面配对轴承中预先设置的一定游隙。在背靠背、面对面配对轴承中预先设置的一定
游隙。又称预置游隙。 3.6
凸出量 stand(stickout) 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在背端面或前端面处,两个套圈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
4符号

GB/T7811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背端面的套圈凸出量 f: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前端面的套圈凸出量 H::组配轴承中两轴承之间的内隔离环的宽度 H。:组配轴承中两轴承之间的外隔离环的宽度 △。:轴承背端面凸出量的偏差 △,:轴承前端面凸出量的偏差 AH:轴承内、外隔离环的宽度偏差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图中所示符号(公差符号除外)和表中所示数值均表示公称尺寸。
有限公司
5轴承的组配型式
轴承的主要组配型式如图1所示,其代号符合6B/T272和JB/T2974的规定。 注1:图1所示以70000型轴承为例。若为其他美型的不易用背靠背、面对面来区分的轴承,则以轴承接触线构成
形式来确定配置结构型式,即O型视为/型、X型视为DF型。 注2:DB、QBC均称为背靠背配置,DF、QF均称为面对面配置。
oo oTo. 00
177 DF型
DB型
DT型
a)成对组配(配对)
010.0
o10. 17 1/
ooo
/ TT型
TBT型
TFT型
b) 三联组配
图1轴承组配的主要结构型式
2 GB/T 32334—2015
oooo
ororo.
000
QBC型
QFC型
QT型
o.ooo
o000
QBT型
QFT型
c)四联组配
ooooo 0G
OOoOO
PBC型
PFC型
PT型
oooo
OOOG
PBT型
PFT型
d) 五联组配

6技术要求

6.1通用要求
组配轴承除应符合GB/T307.3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6.2~6.6的规定。 6.2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 6.2.1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的公差等级,对于公称接触角α=15°和α=25°的轴承应达到5级及以上公差要求;对于α=40°的轴承,应达到6级及以上公差要求。 6.2.2组配轴承中的单套轴承,除按标准公差等级6、5、4、2制造外,还可根据使用要求,按4A、2A等特殊公差等级制造,4A、2A级轴承的公差按附录A的规定。
注:4A、2A级轴承的其他技术要求与4、2级轴承相同。 6.2.3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之间的有关尺寸与旋转精度相互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内、外径相互差分别不应大于内径和外径尺寸公差的1/3(小于1um时圆整为1um)。 b) 内、外圈径向跳动相互差按表1的规定,
对于4级及以上公差等级的α=15°和α=25°的轴承,实际接触角相互差不应大于1°;其他轴承,实际接触角相互差不应大于1.5°。
c)
3 GB/T32334—2015
表1 组配轴承径向跳动相互差内圈径向跳动相互差
单位为微米
外圈径向跳动相互差
d(D)/mm >
轴承公 差等 级
2 0. 5 1 1 1 1 2 2 3 一
<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500
6 一 3 3.5 4. 5 6 7 Y3.S 2.5
2 一 1 1 1.5 2 2 2.5 一一
L5 1.5 1.5 2 2 2 2.5 3.5 4 一
4 1 1 1.5 1.5 2 2 2.5 3 一
5 一 2 2 2.5
6 2.5 3 3.5 3.5 4 6 7 8 一
4 一 1 1.5 1.5
10 18 30 50 80 120 180 250 315 400
BD 2
3 一一
8
10/ 6 H2
7 8
V S
包括10mm。
6.2.4 组配轴承的宽度偏差为轴承套数乘以单套轴承的宽度偏差。 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的宽度偏差

按表2的规定
表 2 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的宽度偏差
单位为微米
d/mm
轴承内、外圈宽度偏差
F A
> 10* 80 180
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 -250 -380 -500
80 180 34
0 0 0
包括10mm。
6.2.5 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的内、外圈宽度变动量按表3的规定。
表3 组配轴承中单套轴承内、外圈宽度变动量
单位为微米
内、外圈宽度变动量
d/mm
> 10* 60 150 250
N 60 150 250 315
max 0.5 1.0 1.5 2
包括10mm。
4
上一章:GB/T 4661-2015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 下一章:GB/T 32333-2015 滚动轴承 振动(加速度)测量方法及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0186-2010 滚动轴承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 技术条件 GB/T 296-2015 滚动轴承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外形尺寸 GB/T 24604-2021 滚动轴承 机床丝杠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及单元 GB/T 20058-2017 滚动轴承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 外圈非推力端倒角尺寸 GB/T 25761-2010 滚动轴承 滚针和角接触球组合轴承 外形尺寸 JIS B 1522-2012 滚动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JB/T 8717-2010 滚动轴承 转向器用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高速数控机床主轴用角接触球轴承接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