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5826-2012 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

SY/T 5826-2012 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71.6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1:22:56



相关搜索: 规程 活塞 水力 5826

内容简介

SY/T 5826-2012 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 ICS 75.020 E14 备案号:37510—20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826—2012 代替SY/T5826—1993
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
Maintenance and service procedure for hydraulic piston pump
2012一08一23发布
2012一12-01实施
发布
国家能源局 SY/T 5826—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检修程序及其内容
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4
5
5.1 试验介质 5. 2 密封性能试验 5.3 泵运转性能试验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2 检验项目要求 6.3 型式检验 7标志、包装和贮存 7.1标志 7.2包装 7.3存 8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主要易损件可修部位配合尺寸极限误差
-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SY/T5E26—2012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826-1993《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与SY/T5826—1993相比,主要有以下改变:
-根据GB/T1.1一2009的有关规定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一-第2章“引用标准”名称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标准改为最新有效标准; -增加了“运行环境”(见3.1) -修改“对泵工作筒和沉没泵,底阀整体进行清洗,除去泵体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为“除去泵工作筒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按部件分类” (见3.2,1993年版的3.2);修改“对泵工作筒和沉没泵、底阀整体进行清洗,除去泵体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为“除去沉没泵外面油污,解体时应按顺序将提升打捞部件、进排油阀组、缸套、活塞、拉杆、换向机构分别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按部件分类”(见3.3,1993年版的3.2);修改“对泵工作筒和沉没泵、底阀整体进行清洗,除去泵体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为“除去底阀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按部件分类”(见 3.4,1993年版的3.2) -修改“根据待装配的水力活塞泵配齐零件”为“按图纸配齐待装配的水力活塞泵零件”「见 3.9a),1993年版的3.8a)1 -增加了整理检修记录,并建立单泵检修档案”(见3.12); -删除了“必须彻底”,并将“不允许有”改为“无”(见4.1,1993年版的4.1)删除了“达到无毛刺、切屑(见1993年版的4.6):删除了“无任何阻涩现象「见1993年版的4.7b); -增加了“抗外压密封性试验”[见4.8c】]; -删除了“或符合设计要求的其他相应的介质”(见1993年版的5.1)
增加了“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见5.2);修改“并观察渗漏情况”为“压力表指针波动不大于1MPa为合格”(见5.2,1993年版的 5.2>; 删除了“减小水击压力波影响”[见1993年版的5.3.2e)修改了“试验时,介质温度应不低于20℃”为“试验时,介质温度应不低于10℃「见 5.3.2f),1993年版的5.3.2f)1
-删除了“数据采集与处理,应采用计算机系统”[见1993年版的5.3.2g】;
-修改“每台修复泵或泵的部件”为“泵的部件或修复泵”(见6.1:1993年版的6.1);增加了“型式试验”(见6.3): -删除了“和腐蚀现象发生”(见1993年版的7.3.2)增加了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的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见第8章);增加了“高压管线”(见8.5)。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I SY/T5826—2012
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油田胜利泵业有限责任公司凯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洪珍、贾可林。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net SY/T5826-2012
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
警告:试验中涉及高压条件下的操作,试验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操作规
程。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的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检验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活塞泵检修程序、检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SHB2.5×4/20~SHB2.5×30/20型水力活塞泵检修,其他型水力活塞泵检修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52-2011普通柴油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
样计划
JB/T5946一1991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3检修程序及其内容
3.1检查送修泵技术资料。技术资料包括:检泵原因描述、运行环境、运转时间、泵型号、送修单位及时间。并填写在送修卡上。 3.2除去泵工作筒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按部件分类。 3.3除去沉没泵外面油污,解体时应按顺序将提升打捞部件、进排油阀组、缸套、活塞、拉杆、换向机构分别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按部件分类。 3.4除去底阀外面油污,然后进行解体,拆成零件并清洗,按部件分类。 3.5将清洗干净的零件,按经批准的图样进行检测分类。类别为可用件、修复件、报废件。 3.6可用件应涂上防锈油脂保管,各台水力活塞泵的零部件不得互相混放。 3.7 修复件要针对修复部位,编制修复工艺送修。 3.8 报废件应送交回收部门处理。 3.9 修复泵组装按下列顺序进行:
a) 按图纸配齐待装配的水力活塞泵零件。 b) 组装前应对所有零件进行复验,符合经批准图样的要求才能投人组装。 c): 组装泵工作筒。 d) 组装固定阀。 e) 组装提升打捞部件。 SY/T 5826—2012
f) 组装上、下进、排油阀组部件。 g) 组装换向机构。 h)组装沉没泵机组。
3.10组装后每台水力活塞泵须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a) 外观检验。 b) 组装质量检验。 c 密封性能试验。 d) 泵运转性能试验。
3.11对组装后泵工作筒进行涂漆,应按JB/T5946的规定进行。 3.12 整理检修记录,并建立单泵检修档案。 3.13 对出厂检验合格的水力活塞泵进行包装、人库贮存。
4技术要求
4.1零件清洗干净,所有内外表面和孔、槽无任何机械杂质、垢块和油污等脏物。 4.2清涉剂可为煤油、轻柴油或水基清洗剂。采用水基清洗剂时,应将清洗干净的零件及时擦干或吹干,并涂防护油防止锈蚀。 4.3可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任何弯曲、变形,其形位误差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 b) 螺纹外观应完好,无明显磨损和腐蚀损坏。 c) 静止密封表面无损坏。 d) 非配合和非密封表面损坏程度不大于10%。 e)「 配合表面无损坏,其表面粗糙度的等级可为设计图样规定的等级降低一级。 f) 镀铬表面无脱铬。
4.4可用关键件的实际最小配合间隙应符合图样的规定,实际最大配合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关键件的实际最大配合间隙
项目阀芯与活塞杆的配合阀体、阀芯与滑阀的配合
实际间隙与图样规定的最大间隙之比值
<0.8 <0.7 <0.7
活塞与缸套的配合
4.5修复件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规定。主要易损件可修部位配合尺寸极限误差参见附录A。 4.6更换的新件应符合图样设计要求。 4.7组装前,所有零件应进行清洗,涂上清洁的机械油。 4.8组装按先部件后整机的程序进行。各部件及整机组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向机构组装后,其滑阀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上(下)极限位置滑到下(上)极限
位置。 b)组装沉没泵时,各连接螺纹的拧紧力矩应符合表2的规定。液压马达组装后,应进行灵活性
检查,活塞组用不大于400N的力可往复拉动。 c)组装工作筒时,各连接螺纹的拧紧力矩应符合表3的规定。组装后,应进行抗内压密封性试
验和抗外压密封性试验,额定试验压力应符合表4的规定。
2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SY/T5826--2012
组装后,沉没泵应能在不大于400N力的情况下,能顺利进人泵工作筒内并到达工作位置
d
e) 吸人及排出阀组、底阀组装好后,应进行阀的密封性试验,额定试验压力应符合表5的
规定。
表2沉没泵连接螺纹的拧紧力矩
打紧力矩,N·m 沉没泵最大外径,mm 59
紧部位
48
72
95
沉没泵 底阀 540*5" 450*5" 560* 460*5" 630*5 530*" 660*5" 560*5"
沉没泵
沉没泵
沉没泵 底阀
底阀
底阀
般连接件端面密封压紧件 530**" 500 * 5 690 *5 600*" 740*5 630*"* 790*5 660 *5 活塞与活塞杆
150*5"
160*5"
100*5
210*5 一
连接螺纹泄油销
60* 5
60*"
100*5"
120*5"
表3 工作筒连接螺纹的拧紧力矩
拧紧力矩,N·m 沉没泵最大外径,mm
拧紧部位
102 900* 1 1200*1 1370*
114 1200** 1500* 1470 *2m 400*5"
145 1500** 2100 2500* 600* **
一般连接件端面密封压紧件
油管螺纹平行侧管连接件
表4 工作筒抗压试验的额定试验压力
泵最高扬程,m 额定试验压力,MPa
1000 >20
1500 >25
2000 >30
2500 >35
3000 >40 >45 >50
3500 4000
表5 沉没泵抗压试验的额定试验压力
泵最高扬程,m 额定试验压力,MPa
2500
1000 >9.0
1500 >13.5 >18.0 >22.5 >27.0 >31.5 >36.0
2000
3000
3500
4000
4.9 部件和整机必须保证密封性和强度要求,在静压试验中,无渗漏。 试验后,无残余变形。
整机或沉没泵需进行运转性能试验,其启动压力应符合表6的规定。
4.10
表6 泵运转性能试验启动压力
活塞直径,mm 启动压力。MPa
<35 ≤0.5
36~45 ≤0.6
60~80 ≤0.8
46~59 ≤0.7
4.11 进行运转性能试验时, 在额定冲数条件下的泵内摩阻、泵端容积效率和液压马达容积效率须符
3 SY/T 5826—2012
合表7的规定。
表7泵内摩阻、泵端容积效率和液压马达容积效率
性能指标 ≥95 ≥94 八3.8 八4.8 5.3
项目泵端容积效率,% 液压马达容积效率,%
16 24 ≤32
泵内动力液最高流速,m/s
泵内摩阻,MPa
5试验方法
5.1i 试验介质
符合(B252—2011的-10号轻柴油。 5.2密封性能试验
应根搬泵结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用工、夹具。试压泵所用的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0缀。升压、降压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操作缓慢平稳,稳压时间不低于5min,压力表指针波动不于1MPa 为合格。 5.3泵运转性能试验 5.3.11 整机或沉没泵运转性能试验项目包括:空载运转试验和负载运转试验。 5.3.2泵运转性能试验须在专用的试验台架上,或在试验井中进行,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能达到额定冲数和额定负载条件。 b) 计量检测仪表精度均不低于1.0级。
可实现泵端出口单独加载或泵端出口与乏动力液出口并同加载。额定加载值应符合表8的规定。
d) 泵端人口压力应符合表9的规定。
试验装置应配备过载自动保护装置,做到安全可靠。 试验时,介质温度应不低于-10℃。
e) D
表8沉没泵额定加载值
泵最高扬程,m
3500)
4000
加载方法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额定加载值,MIPa
≥7.0 ≥10.5 ≥12.0 ≥15.0 ≥18.0) ≥21.) ≥24. ≥4.0 ≥6.0 ≥7. ≥8.
聚端出口加载
作用面积比 (P/E) ≥1.0 作用面积比 (P/E) <1. 0
泵端出口与乏动力液出口井
≥9.0 ≥9.5 ≥10.0 ≥10.5 ≥11.0
同加载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上一章:SY/T 5835-2011 压裂用井口球阀 下一章:SY/T 5819-2010 陆上重力勘探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SY/T 5807-2012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SHS 03046-2004 旋转活塞泵维护检修规程 SY/T 5078-2014 水力泵抽油系统 SY/T 6944-2013 油气井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技术规范 Q/SY 1407-2011 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工艺技术规程 Q/SY 02407-2017 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工艺技术规程 SHS 10003-2004 活塞式冷冻机组维护检修规程 SHS 10001-2004 活塞式膨胀机维护检修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