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5807-2012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SY/T 5807-2012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46.7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11:25:48



相关搜索: 活塞 方法 测试 水力 作业 5807

内容简介

SY/T 5807-2012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ICS75.020 E14 备案号:37509—20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807—2012
代替SY/T5807—1993,SY/T5813--1993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Technology method for hydraulic piston pump trip operation and test
2012一12一01实施
2012—08—23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807-201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施工设计内容及要求施工前准备作业规程及要求
3
5
6 测试方法
质量要求健康、安全、环境控制
7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施工设计格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 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施工总结格式
11
-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SY/T580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807-1993《水力活塞泵井起下作业工艺方法》、SY/T58131993《水力活塞泵井泵顶部测压规程》。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一标准名称改为《水力活塞泵起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一修改了范围的内容(见第1章,SY/T5087一1993中第1章);一修改了“施工设计内容及要求”(见第3章,SY/T5087一1993中第3章);
“地质和工程技术人员结合编写出施工工艺设计书”修改为“根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编制施工设计”(见3.1,SY/T5087—1993中3.1);
一“施工工艺设计书内容应符合附录A(参考件)的规定”修改为“编写施工设计(参见附录
A)”(见3.2,SY/T5087--1993中3.2); -删除了“施工设计要求数据准确、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试图正规”(SY/T5087一1993中
3.3); —增加了“校验防喷管、高压胶管、压力表合格”(见4.4);
修改了“压井、解封、起管柱、通井、探砂面、冲砂”(见5.1和5.2,SY/T5087--1993 中5.35.4,5.5,5.6);
-—修改了装井口(见5.4,SY/T5087--1993中5.8);一删除了“封隔器等井下工具型号,规格与设计书对照完全相同,并具有合格证,检验报告”
(见5.3.3,SY/T5087--1993中5.7.3); -一删除了“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不宜过快”,“1.(0m/s~1.2m/s”修改为“10m/min~
15m/min(见5.3.5,SY/T50871993中5.7.5); “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修改为“按设计要求进行”(见5.3.6,SY/T5087-1993中 5.7.6); “经稳压10min修改为经稳压30min”(见5.5.2,SY/T5087-1993中5.9.2);投泵流量控制在5m/h”修改为投泵流量控制在4m/h~5m/h”(见5.6.2.6,SY/ 5087—1993中5.10.2.5) 一增加了“应进行试压,保证连接螺纹不刺、不漏,再进行下一步操作”(见5.7.4); —“动力液压力10MPa为正常”修改为“动力液压力10MPa~15MPa为正常”(见5.7.6
SY/T5087—1993中5.2.6; “但最高起泵压力不得超过15MPa修改为“但最高起泵压力不得超过30MPa”(见5.7.7 SY/T5087—1993中5.2.7)一一增加了“测试方法”(见第6章):一增加了“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的要求”(见第8章)。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雅珍、王凤清、陈蕾。 本标准代替了SY/T5807-1993和SY/T5813—1993。
Ⅱ SY/T 5807-2012
水力活塞泵記下作业与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活塞泵施工设计内容及要求、施工前准备、作业规程及要求、测试方法、施工要求、质量要求及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力活塞泵的起下作业及测试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78.1水力活塞泵及地面装置水力活塞泵 SY/T5106油气田用封隔器通用技术条:件 SY/T5587.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SY/T5587.5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5587.9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9部分:换井口装置 SY5727井下作业安全规程 SY/T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 施工设计内容及要求
3.17 根据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编制施工设计。 3.2编写施工设计(参见附录A)。
4 施工前准备
4.1 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实施。 4.2按SY/T5078.1和SY/T5106的规定对水力活塞泵、封隔器、油管及其他井下工具进行检查,并应有检验部门签发的合格证方可使用。 4.3油管、封隔器、水力活塞泵机组及井下工具等均应用专车运送。 4.4校验防喷管、高压胶管、压力表合格。
5作业规程及要求
5.1井作业按SY/T5587.3的规定执行。 5.2井下作业井筒准备按SY/T5587.5的规定执行。
建筑321- -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SY/T5807-2012
5.3 下封隔器管柱并坐封封隔器。 5.3.1按施工设计要求配好管柱结构(见图1)。 5.3.2对配好的井下管柱长度(包括油管、封隔器、工作筒等)进行3次丈量,差值不超过0.3%。 5.3.3对油管、封隔器等井下工具进行认真检查,应无任何机械损伤,连接螺纹完好。 5.3.4 下井油管用标准油管规顺利通过,油管规规格按SY/T5587.5的规定执行。 5.3.5 下封隔器时速度应控制在10m/min~15m/min,且操作平稳。 5.3.6 当封隔器下到设计位置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坐封。封隔器坐封应避开套管接箍位置。 5.3.7 下油管按SY/T5587.5的规定执行。

ooo
5
oo
± 4
a
L一丝堵深度;L2一筛管深度;L:一封隔器深度:L4—泵深
1油管挂:2—生产管柱;3--工作筒;4—封隔器:5—筛管;6一尾管:7—丝堵
图1水力活塞泵管柱结构示意图
5.4换并口装置按SY/T5587.9的规定执行。 5.5验封要求如下。 5.5.1用热水正循环洗井,待井口返出清水后,投固定阀,正压就位验封。 5.5.2对井口、井下管柱(包括油管挂、封隔器、固定阀等)进行整体验封。在井口压力为干线系统压力下,经稳压30min压降不大于0.7MPa为合格。 5.5.3对油管柱验封,向井下投堵塞器,以25MPa压力进行验封,经稳压30min压降不大于
2 SY/T58072012
0.7MPa为合格。 5.6投泵要求如下。 5.6.1投泵准备要求如下。 5.6.1.1应提供充足的动力液。单井水力活塞泵抽油系统应预备水泥车、罐车,以保证泵的投产。 5.6.1.2新开井应预先进行地面管线的清洗:和地面循环,油温不应低于40℃。 5.6.1.3投泵前应对沉没泵进行详细检查,密封部位应完好无损,吸人阀座孔眼、引进接头孔眼及下分离器接头孔眼均应无脏物堵塞,各部位应无松动。 5.6.1.4投泵前应用动力液正循环洗井,将原井筒内的压井液或死油全部替出,洗井液液量应大于并筒容积的3倍。 5.6.2投泵方法(井口装置见图2)如下。
16
15
4

13
12
L
11
10
国司
10

20
21
6
22
动力液人口
返出液出口
23 24
25
1—套管头;2—锥座式油管头;3,5,7,8,9,11,20,21,22,23,25—阀门; 4-油管头上法兰;6—四通;10高E胶管;12—防喷管;13—胶管接头;14—高压弯头;
15—捕捉器;16一吊钩;17—扒杆;18一防喷管短节;19一压力表:24—油管挂
图2水力活塞泵井井口装置
建筑321- 标准查询网 www..jz321.net SY/T5807-2012
5.6.2.12 将沉没泵机组装人防喷管内,安装捕捉器,逆时针旋转捕提器吊钩,锁住打捞头。 5.6.2.2在清蜡阀门9上安装好防喷管短节18,吊装防喷管12并上紧。 5.6.2.3将高压胶管10连接在胶管接头13与阀门8之间。检查放空阀11是否关严。 5.6.2.4关闭阀门3、阀门25和阀门21,其余阀门开启(除阀门8已关闭外),其中阀门5和阀门9 应全开。 5.6.2.5慢慢打开动力液阀门8,使高压动力液进人防喷管顶部,顺时针旋转捕捉器吊钩,慢慢释放沉没泵机组。 5.6.2.6当听到泵落入井内的声音时,确认泵已下井,打开阀门7,关闭阀门9和阀门8,再使沉没泵不断下降。投泵流量控制在4m/h5m/h。 5.6.2.7当沉没泵机组进人工作筒坐定后,地面高压泵的压力很快上升,上升到一定值后,压力表指针开始有规律地摆动,应及时调整好流量控制阀,调整冲次。 5.6.2.8水力活塞泵运转正常后,放掉防喷管内高压液,吊下防喷管12。关闭阀门2",拆下压力表 19,将压力表安装在阀门8上,打开阀门8。 5.6.2.9如果沉没泵不易进人泵筒中。可以按顺序用以下各种方法使沉没泵具有一定的速度进人泵筒中:
a)加大排量,使沉没泵在较大排量下坐人泵筒中。 b) 进行反循环,使沉没泵上起一段行程后,再加大正替排量,使沉没泵具有一定的速度进人
泵简中
E 关闭套管出口,使油管压力逐渐升高,然后迅速打开套管阀门,依靠液流压差和惯性作用,
使沉没泵下人泵筒。进行此项操作时要注意套管压力不得超过13MPa。 d)若以上方法都不能使泵下人泵筒中,就应反循环起泵并进行检查,或者起出井下管柱检查。
5.7起泵要求如下。 5.7.1按SY/T5078.1中的规定做好起泵准备。 5.7.2将捕捉器15安装在防喷管12上,逆时针旋转捕捉器至死点,然后顺时针旋转1/4圈,调至捕捉器位置:井口装置见图2。 5.7.3在清蜡阀门9上,安装好防喷管短接18,吊装防喷管12,拧紧活接头。 5.7.4将高压胶管连接在防喷管的胶管接头13与阀门8之间,并拧紧活接头,关闭放空阀11,应进行试压,保证连接螺纹不刺、不漏,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5.7.5将井口装置倒成反循环,即按顺序打开阀门3、阀门21阀门20和阀门9,关闭阀门23和阀门7,使动力液由套管进,油管出。 5.7.6逐渐加大排量,观察井口动力液压力变化情况。如出现动力液压力迅速下降的现象,表明沉没泵已离开底阀。起泵时,动力液压力10MPa一15MPa为正常。 5.7.7对起泵不正常的井,可增大排量,提高井口动力液压力试起,但最高起泵压力不得超过 3MPa,如果仍起不出沉没泵,则停止再起,可以用打捞器下井打捞或起出油管。 5.7.8在起泵的整个过程中,应有专人控制调节流量。保持压力的平稳和正常生产。应控制好泵上升的速度,在泵脱离泵座后,可以使泵上升速度加快,当泵快到达井口时,降低流量减慢上升速度,平稳操作,缓慢关小生产阀门21,利用油管动力液将泵压人防喷管内。 5.7.9当沉没泵撞击捕提器15,捕捉器指示标处于捕捉器指示位置时,打开阀门21,关闭阀门、 阀门20。然后打开阀门11,将防喷管内的油排尽后,吊下防喷管取泵。 5.7.10需要取出底阀时,应采用底阀打捞器进行打捞,其方法如下:
a》将底阀打捞器连接在打捞车钢丝绳的加重杆的下部,下人井中。 b) 根据底阀井下位置,计算准确底阀打捞器的下井深度。待底阀打捞器撞断底阀的泄油销,使底
阀上、下部流道连通后,打捞器卡簧卡住阀中的内台阶,然后上提打捞器。即可取出底阀。
4 SY/T5807--2012
6测试方法
6.1测试仪器
水力活塞泵井下存储式测试仪,主要测试水力活塞泵井的生产参数:包括含水、温度、压力等。 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水力活塞泵存储式测试仪主要技术参数名称
技术指标 80~100 连续工作10
含水测量范围,%
时间,d 精度,% 分辨率,% 工作压力:MPa 工作温度,℃ 仪器外径,mm
± 3 <1 ≤50 ≤120 最大$32
6.2 编写测试设计 6.2.1 收集、整理有关油水井现场测试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数据。主要包括:井深结构、油层数据、 总产量、含水率、产气量、原油含砂、原油物性、泵型、泵挂、冲次、动力液温度、动力液耗量、生产压力、油和水密度以及原油黏度等。 6.2.2现场勘察:包括井位、井场、道路、井口装置及工作环境等。 6.33 现场测试规程 6.3.1 对上井测试人员应作设计交底,并制定安全测试措施。 6.3.2反循环倒生产流程冲出泵体。 6.3.3地面设置含水仪工作参数,将仪器给电并记录给电时间。 6.3.4将仪器与取样筒连接,取下泵体尾座,将取样筒连接在泵体下端,随泵内工作筒投人井下。 6.3.5投泵,正循环倒生产流程。 6.3.6到站上观察、调整,使水力泵正常抽汲工作。井下液体先经过测试仪,再由泵抽出到地面。 6.3.7按照设计测试完成后,仪器随泵芯反冲到井口,取出仪器回放数据。将仪器取出,并投人泵的内工作筒,正常生产。 6.3.8将仪器断电:用计算机回放采集数据。 6.3.9解释并打印出解释成果,将解释成果上报。
7 质量要求
7.1按照施工设计管理程序,认真审核、审批施工设计。 7.2应严格按施工设计书要求施工。 7.3作业队队长和施工质量监督员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检查、监督。
D
建筑321- 一标准查询网 www. jz321.net
上一章:SY/T 5821-2012 碳酸盐岩油藏有机堵剂堵水工艺作法 下一章:SY/T 5805-2010 输配电线路安装工程劳动定额

相关文章

SY/T 5863-2012 潜油电泵起下作业方法 SY/T 5108-2014 水力压裂和砾石充填作业用支撑剂性能测试方法 SY/T 5826-2012 水力活塞泵检修规程 SY/T 5587.10-2012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10部分水力 SY/T 5733-2016 注水井完井作业及分层注水测试调配方法 远程控制单吊卡起下管柱作业工艺 AQ/T 2077-2020 页岩气井独立式带压作业机起下管柱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SY/T 6944-2013 油气井射孔测试水力喷射泵排液联作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