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2650-2016 引线框架级进模 技术条件

JB/T 12650-2016 引线框架级进模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03.9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3 16:20:34



推荐标签: jb 技术 条件 引线 框架 框架 12650

内容简介

JB/T 12650-2016 引线框架级进模 技术条件 ICS 25.120.10 J 46 备案号:5362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2650—2016
引线框架级进模 技术条件
Progressive dies for lead frame--Specifications
2016-06-01实施
2016-01-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12650-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要求.
1
3
3.1 结构要求. 3.2 零件要求.. 3.3 装配要求. 4 检验
.........·...... .·...··..·.
........................................
验收.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
0
图1 引线框架级进模基本结构
................................................................
表1主要零件推荐材料和硬度表2主要零件极限偏差值表3模具主要零件平行度、垂直度和向轴度公差值表4主要零件表面粗糙度,
4 JB/T 1265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铜陵丰山三佳微电子有限公司、天津市模具数字化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华南理工
大学、江苏省精密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华、王权、夏琴香、章君、奉双、廖宏谊、高治兵、于强、徐腾、沈阳、朱磊文、李锐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 12650-—2016
引线框架级进模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厂引线框架级进模的要求、检验、验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引线框架级进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61(所有部分)冲模导向装置 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14662冲模技术条件 GB/T23562(所有部分)) 冲模钢板下模座 GB/T23563(所有部分) 冲模滚动导向钢板模架 GB/T23564(所有部分)) 冲模滚动导向钢板上模座 GB/T23565(所有部分) 冲模滑动导向钢板模架 GB/T23566(所有部分) 冲模滑动导向钢板上模座 JB/T 7653 冲模零件技术条件 JB/T 8050 冲模模架技术条件 JB/T 8070 冲模模架零件技术条件
3要求
3.1结构要求
3.1.1模具应采用“三板式”结构,由上模部分、卸料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3.1.2模架应采用滚动导向装置,宜采用导套安装在下模座、导柱安装在上模座的结构。导柱直径宜为 30 mm~50 mm。 3.1.3上模座、卸料板、凹模固定板应采用滚动导向结构,模座长度不大]800mm时,应设置6组导向件,大」800mm时不应少]8组导向件。导柱直径宵为20mm25mm。 3.1.4模具应采用弹性卸料装置,以保证卸料的平稳可靠和小凸模的精确导向。 3.1.5卸料板应开设限位槽,以控制带料压紧程度和卸料板的力点平衡,压盈量应设置为0.03mm~ 0.05 mm. 3.1.6冲裁单边问隙应为2%~5%制件厚度。整体式凹模刃口斜度应为0.16°,分体式凹模刃口斜度应为0.12°。 3.1.7冲裁凸模宜采用压板固定结构。 3.1.8冲制定位孔应设置带料引导结构,以防l:带料偏斜。 JB/T 12650—2016
说明: —模部分;
一卸料部分;下模部分。
2-
图1引线框架级进模基本结构
3.1.9 带料应采用导正销导正,起始定位孔相邻工位、冲裁和成形工位应设置导正销。 3.1.10 模具应设置带料误送检测装置。 3.1.11 下模应设置抬料结构,抬料件间距宜为40mm~70mm。 3.1.12 下模应设置废料防跳结构,可采用吹气负压结构或增设吸料装置。 3.1.13 上下模座之问应设置限位柱或限位块,下限位柱应与凹模等高。 3.1.14 模具应设置横向弯曲校平调整结构。 3.1.15 凸模与凸模固定板形孔单边配合问隙应为0.004mm~0.01mm。 3.2零件要求 3.2.1选用的标准模架、导向件和其他标准件应符合GB/T2861(所有部分)、GB/T23562(所有部分)、 GB/T23563(所有部分)、GB/T23564(所有部分)、GB/T23565(所有部分)、GB/T23566(所有部分)、 JB/T 7653、JB/T 8050、JB/T 8070 的规定。 3.2.2凸模、凹模刃口宜采用防山废料上跳的结构。
2 JB/T 12650—2016
3.2.3钢球保持圈宜采用加密型钢球排布结构 3.2.4 卸料板的装配面形孔棱边倒角应为 Co.1mm~C0.5mm。 3.2.5 模架零件应设置吊装螺孔,螺孔大小应确保装螺钉能承载模具的质量。 3.2.6 模具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牌号的技术标准。 3.2.7 凸模和凹模宜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凸模硬度应比凹模硬度高2HRC~3HRC或2HRA~3HRA。 3.2.8 冲裁凸模和凹模表面可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处理。 3.2.9 镀硬铬的零件,表面镀层应均匀、不脱落。 3.2.10 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座和卸料板应进行深冷处理。 3.2.11 经磁性吸附的模具零件应进行退磁处理。 3.2.12 经热处理的零件,不应有影响使用的裂纹、白点和脱碳区,零件表面应清除氧化皮和汕污。 3.2.13 模具主要零件推荐材料和硬度见表1,允许采用性能高于表1推荐的材料。
表 1主要零件推荐材料和硬度零件名称
材料牌号 YG12、YG20 W6Mo5Cr4V2
热处理硬度 ≥85 HRA 60 HRC~64 HRC 54 HRC~58 HRC 58 HRC~62 HRC 28 HRC~32 HRC 30 HRC~36 HRC 60 HRC~64 HRC 61 HRC~64 HRC
类别刃口件
凹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座、卸料板、凹模镶件上模座、下模座、下模垫板导柱、导套、衬套导正销
Cr12
板件
Cr12MoV、Cr12Mo1V1
45 3Cr2Mo GCr15 W6Mo5Cr4V2
模架导向件导正件
YG15 Cr12 Cr12MoV
≥87 HRA 54 HRC~58 HRC 58 HRC~62 HRC
限位块
限位件
3.2.14 主要零件极限偏差值见表2。
单位为毫米
表2主要零件极限偏差值
极限偏差值 ± 0.002
零件部位工作刃口 T作刃口凹模导向型孔
零件类别刃口件
零件名称凸模叫模
± 0.002 ±0.005 ± 0.003 ±0.005 ± 0.005 ±0.010 ±0.015 ±0.005
卸料板
各凹模导向型孔中心距离导正销孔中心累积步距
凹模定位型孔各凹模型孔中心距离
板件
凸模固定板
川模型孔各叫模型孔中心距离
四凹模固定板
安装导正销孔安装导正销孔
L模座、下模座
模架
卸料板
3.2.15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2000第5章中m级的规定。 3.2.16 模具主要零件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公差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JB/T 12650—2016
表3模具主要零件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公差值
单位为毫米
零件部位
平行度公差值」 垂直度公差值 同轴度公差值
零件类别
零件名称
内外形轴线对装配零件平面
0.004
凹模
内外圆上:下平面
0.002
0.010
刃口件
内外形轴线对装配零件平面
0.005
叫模
内外圆 I:下平面
0.002
0.005
T.作配合型孔轴线对平面
0.003
凹模固定板
1:下平面 T作配合型孔轴线对平面
0.005
0.003
叫模固定板
1:下平面
板件
0.005
0.002
工作配合型孔轴线对平面
御料板凹模垫板 L模座
.1:下平面 1:下平面
0.005
导柱、衬套圆孔轴线对平面
0.005
1:下平面衬套圆孔轴线对平面
0.020
0.005
下模座
模架
1:下平面衬套圆孔轴线对平面
0.020
0.005
卸料板座导柱
1:下平面外圆轴线
0.005
0.005
3.2.17 模架零件的导柱、导套滚动表面的圆柱度公差值应为0.005mm。 3.2.18 螺孔轴线对零件平面垂直度公差值应符合GB/T1184一1996表B.3中11级的规定。 3.2.19 未注的几何公差应符合GB/T1184—1996第5章中K级的规定。 3.2.20 紧固螺钉的性能等级应符合GB/T3098.1-2000中12.9级的规定。 3.2.21 主要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见表4。
单位为微米
表4主要零件表面粗糙度
名称凹模、川模工作部分
表面粗糙度 Ra≤0.4 Ra≤0.8 Ra≤1.6 Ra≤0.4
零件拼合面外形电镀面
导柱、导套、销钉配合面
3.2.22零件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662和JB/T7653的规定。 3.3装配要求 3.3.1卸料弹压销与上模座装配后,应进行等高磨削,磨削面对上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应为 0.015 mm/500 mm. 3.3.2凸模与卸料镶件单边配合间隙装配精度不应大于0.002mm。
4 JB/T 12650-—2016
3.3.3装配后,凸模刃口面应高出上限位柱平面40%~150%制件厚度。 3.3.4 装配后,卸料镶件平面应高出凸模刃口面0.1mm~0.5mm。 3.3.5 装配后,导柱与导套滚动配合过盈量应符合JB/T8050的规定。 3.3.6 导向结构的导套宜采用厌氧胶固定。 3.3.7 模架起吊螺钉的旋进端面应与支承面紧密贴合,确保安全起吊。 3.3.8 装配后,等高凸模的高度一致性偏差不应大于0.05mm。 3.3.9 装配后,步距累计误差不应大于0.01mm/500mm。 3.3.10 )装配后,凹模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应为0.015mm/500mm 3.3.11装配后,按下带料误送检测装置触点,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应通畅,松开带料误送检测装置触点,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应断开。 3.3.12装配后,模具气路应接通不小于0.4MPa压缩空气测试,气路应通畅,不漏气。 3.3.13凸模应在卸料板型孔内运动白如。 3.3.14装配后,螺钉和定位销的端面不应露出连接零件的上平面或下平面。 3.3.15装配后,冲裁间隙应均匀;凹模刃磨后宜做防废料上跳处理。 3.3.16 5导正销引导段和直线段应光滑过渡,装配后留50%~150%材料厚度的直线段作为导向工作面。 3.3.17其他装配要求应符合GB/T14662的规定。
4检验
4.1模具零件硬度应采用硬度计检查,检测点不应少于3点。 4.2模具零件线性尺寸推荐采用通用量具进行检测,形状和位置尺小推荐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影像仪或工具显微镜检测。检测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零件尺小的影响。 4.3模具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8μm的推荐采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测,大于Ra0.8μm的推荐采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目测检验。
5验收
5.1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尺小、外观检查; b)模具电路、气路检查; c)模具附件检查; d)试模和制件检查; e)质量稳定性检查。
5.2试模前应按模具图样和本标准对模具进行外观与尺小检查。 5.3试模前应对模具结构动作进行检查。 5.4完成5.2和5.3项目检查并确认合格后,可进行试模和制件检查:
a)试模应严格遵守冲压工艺规程,所用的冲压设备应符合要求; b)试模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采用替代材料应经顾客同意; c)模具装机后应先空载运行,确认模具活动部分动作灵活、稳定、准确、可靠; d)试模T艺稳定后,应连续提取5件~10件制件进行检验。
5.5模具供方和顾客确认产品合格后,模具合格证由供方开具并随模具交付顾客。 5.6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为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生产不少于8h,或由供方与顾客协商确定。
5
上一章:JB/T 12708-2016 机械通风冷却塔用水轮机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12649-2016 塑料注射模热流道系统 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1904-2014 电机铁芯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 11903-2014 换热翅片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 11902-2014 电连接器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 12642.8-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8部分:圆凹模 JB/T 12642.7-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7部分:圆凸模 JB/T 12642.9-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9部分:限位柱 JB/T 12642.6-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6部分:叠铆压杆 JB/T 12642.3-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3部分:计数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