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902-2014 电连接器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 11902-2014 电连接器级进模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17:08:56



推荐标签: jb 技术 条件 连接器 11902

内容简介

JB/T 11902-2014 电连接器级进模技术条件 ICS25.120.30 J46 备案号:47490—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902—2014
电连接器级进模 技术条件
Progressive dies for electric connectors-Specifications
2014-11-01实施
2014-07-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
电连接器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11902—2014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X297mm·0.5印张·15千字 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
书号:15111·12533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O10) 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11902—2014
目 次
U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3.1结构要求. 3.2零件要求 3.3装配要求.. 4检验方法, 5 验收 6 标志、包装和运输
表1模具零件推荐材料及硬度表2模板平面度.. 表3模座平行度.. 表4模具累积步距误差表5导柱对模座的垂直度表6模具平行度 JB/T1190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无锡国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桂
林电子科技大学、山东硕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芝福、殷黎明、奉双、翁方荣、廖宏谊、蒋宏湘、徐秋花、王学林、翁史振、 张帆、李学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1902—2014
电连接器级进模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连接器级进模的要求,检验方法、验收、标志、包装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电连接器级进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61(所有部分) 冲模导向装置 GB/T14662冲模技术条件 GB/T23562(所有部分) 冲模钢板下模座 GB/T23563(所有部分) 冲模滚动导向钢板模架 GB/T23564(所有部分) 冲模滚动导向钢板上模座 GB/T23565(所有部分) 冲模滑动导向钢板模架 GB/T23566(所有部分) 冲模滑动导向钢板上模座 JB/T7653 冲模零件技术条件 JB/T8050 冲模模架技术条件 JB/T8070 冲模模架零件技术条件
3要求
3.1.结构要求 3.1.17 模架应采用四导柱滚动导向结构,导柱直径不应小于28mm。宜采用导套安装在下模座、导柱安装在上模座的结构。 3.1.2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凹模板应采用辅助导向结构,辅助导向结构可采用滚动或滑动导向,导柱数量不应少于4根,导柱直径不应小于16mm,推荐采用导柱设置在卸料板、导套设置在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的结构。 3.1.3凸模、凹模拆装宜采用免拆卸模板的结构。 3.1.4 弹性接触型制件的折弯宜采用多工位折弯成形结构。 3.1.5断面接触型端子类模具宜设置精修工位。 3.1.6 细长型端子类模具应设置外形定位及垂直度调整工位。 3.1.7 卸料件,凹模宜采用镶拼结构。 3.1.8对于弹性结构制件,模具应增设制件回弹量的调整机构,并有限制调整过量的结构。 3.1.9封闭型外壳制件铆合前宜设置导引结构。 3.1.10 模具运动部件应设置润滑结构。 3.1.11模具送料方向应设置导正销,导正销导引段和直线段应光滑过渡,留1倍~3倍材料厚度的直线段作为导向工作面。
1 JB/T11902—2014
3.1.12模具应设置拾料结构,抬料件间距宜为15mm~25mm。冲压材料厚度小于0.2mm时,宜采用接触面较大的拾料件。 3.1.13[ 凹模固定板宜增设弹性元件,以减缓卸料板与凹模固定板的冲击力。 3.1.14 模具弹性卸料元件工作状态的压缩量应在最大允许压缩量的60%~80%。 3.1.15 模具应设置废屑防跳结构,可在垫板设置负压气槽或增设吸料装置。 3.1.16 模具应安装跳屑检测和误送检测装置,可设置下死点检测装置。 3.1.17 模具应设置限程柱或限程块。 3.1.18 侧向运动机构中,侧滑块的滑动面应设置储油及容留粉尘的沟槽。 3.1.19 带料刚性不足时,模具应设置专用送料机构。 3.1.20 模具锁模口的间距不宜大于180mm,下模应至少设置两对锁模口。 3.1.21 模具应设置调整机构,以避免带料变形。 3.1.22 高速生产时,若温度对模具精度与寿命造成影响,上模座、下模座应设置冷却及温控装置。 3.2零件要求 3.2.1选用的标准模架、导向件和其他标准件应符合GB/T2861(所有部分)、GB/T23562(所有部分)、 GB/T23563(所有部分)、GB/T23564(所有部分)GB/T23565(所有部分)、GB/T23566(所有部分) JB/T7653~JB/T8050和JB/T8070的规定。 3.2.2模具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牌号的技术标准。 3.2.3凸模硬度应比凹模高2HRC~3HRC或2HRA~3HRA。凸模和镶拼结构的凹模宜采用硬质合金材料。 3.2.4模具零件推荐材料及硬度见表1,允许采用质量和性能高于表1推荐的材料。
表1模具零件推荐材料及硬度零件名称
类别模板
材料 45、7A09 Cr12-Cr12MoV Cr12- Cr12Mov W6Mo5Cr4V2 YG12-YG15 Cr12-Cr12MoV Cr12-Cr12MoV W6Mo5Cr4V2 YG15-YG20
硬度 28 HRC-32HRC 58 HRC~62 HRC 58 HRC~62 HRC 60 HRC~64 HRC 87 HRA92 HRA 58HRC~62HRC 58HRC-62HRC 60 HRC64 HRC 87 HRA~92 HRA 28 HRC~32 HRC 58 HRC~62 HRC 56HRC~60HRC
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 卸料板、垫板
冲裁、成形、卸料零件 凸模、凹模、卸料件
凹模垫板、导板、抬料板、 压力销
导正销
辅助零件
45
压板导柱、导套
CrWMn、Cr12、Cr12Mov
GCr15
3.2.5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应进行深冷处理。 3.2.6凸模和凹模可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表面技术处理。 3.2.7 凸模、凹模、卸料件工作部分应抛光,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为RaO.2um。凸模、凹模机械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为Ra0.4μm。 3.2.8模板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JB/T11902—2014
表2模板平面度
单位为毫米 >350 0.010
模板长度公差
≤150 0.004
>150~250 0.006
>250~350
0.008
3.2.9 上模座 下模座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模座平行度
单位为毫米
模座长度公差
>500 0.015
≤300 0.005
>300~500
0.010
3.2.10 零件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4662和JB/T7653的规定。 3.3 装配要求 3.3.1 装配时应保证冲裁间隙均匀一致。 3.3.2 模具装配后的导柱和导套内孔对模板的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0.01mm。 3.3.3 模具累积步距最大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模具累积步距误差
单位为毫米
模座长度最大误差
>300~500
>500 0.020
≤300 0.010
0.015
3.3.4 导柱轴线对模座下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表5导柱对模座的垂直度
≤150 0.010
>150 0.015
导柱长度公差
3.3.5 模具装配合模后,上模座上平面对下模座下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单位为毫米 >500 0.03
表6模具平行度
模具长度公差
≤300 0.01
>300~500
0.02
3.3.6 模具装配后,油路和气路应通畅、无渗漏。 3.3.7 其他装配要求应符合GB/T14662的规定。
4 检验方法
4.1 模具零件硬度应采用硬度计检查,检测点不应少于3点。 4.2模具常规尺寸采用通用量具检测,零件形状和位置推荐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不规则小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推荐采用工具显微镜检测。检测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零件尺寸的影响。 4.3模具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8um时推荐采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检测,大于Ra0.8μm时推荐采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目测检验。
3 JB/T11902—-2014
5验收
5.1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尺寸、外观检查; b)冷却和气动系统检查; c)试模和制件检查; d)质量稳定性检查。
5.2试模前应按模具图样和本标准对模具进行外观与尺寸检查。 5.3有冷却系统或气动系统装置的模具,应空载运行10min~15min,以确认冷却系统和气动系统的有效性。 5.4完成5.2和5.3项目检查并确认合格后,可进行下列试模和制件检查:
a)试模应严格遵守冲压工艺规程,所用的冲压设备应符合要求; b)试模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规定,采用替代材料应经顾客同意; c)模具装机后应先空载运行,确认模具活动部分动作灵活、稳定、准确、可靠: d)试模工艺稳定后,应连续提取5件一10件制件进行检验。
5.5模具质量稳定性检验方法为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生产不少于2h,或由供方与顾客协商确定。 5.6模具供方和顾客确认产品检验合格后,由供方开具模具检验合格证并随模具交付顾客。
6标志,包装和运输
6.1在模具非工作面的明显处应做出标志。标志内容应有下列内容:
a)模具编号: b)模具质量; c)出厂日期; d)供方名称。
6.2模具的进气口出气口应做标记,并采取防止异物进入措施。 6.3交付模具应干净整洁,表面应涂覆防锈剂。 6.4模具应根据运输要求进行包装,应防潮、防磕碰,在正常运输中应保证模具完好无损。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
书号:15111·12533 定价: 12.00元
JB/T11902-2014
打印日期:2015年5月5日F009A
上一章:JB/T 11903-2014 换热翅片级进模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11900-2014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耐腐蚀套接紧定式钢导管配件

相关文章

JB/T 12650-2016 引线框架级进模 技术条件 JB/T 11904-2014 电机铁芯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 11903-2014 换热翅片级进模技术条件 JB/T 12642.8-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8部分:圆凹模 JB/T 12642.7-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7部分:圆凸模 JB/T 12642.9-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9部分:限位柱 JB/T 12642.6-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6部分:叠铆压杆 JB/T 12642.3-2016 电机铁芯级进模 零件 第3部分:计数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