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28782.2-2012 液压传动测量技术 第2部分:密闭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GB/T 28782.2-2012 液压传动测量技术 第2部分:密闭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23.5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7 14:13:46



相关搜索: 测量 技术 液压传动 稳态 压力 密闭 回路 部分 28782

内容简介

GB/T 28782.2-2012 液压传动测量技术 第2部分:密闭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ICS 23. 100. 01 J 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8782.2—2012
液压传动测量技术 第2部分:密闭回
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Hydraulic fluid power-Measurement techniques-Part 2 : Measurement of
average steady-state pressure in a closed conduit
(IS09110-2.1990,MOD)
2013-03-01实施
2012-11-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标准香询 GB/T28782.2-—2012
前言
GB/T28782《液压传动测量技术》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密闭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本部分为GB/T28782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9110-2:1990《液压传动测量技术第2部分:密闭回路中
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9110-2:1990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JB/T7033一2007代替了ISO9110- 11990; 修正系数,、,的单位由bar改为MPa,公式作相应调整;更正公式(7),将公式中的d改为d。
-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一增加公式编号;
第9章公式(8)中,小写字母a、b、c、d改变为大写字母A、B、C、D。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船重工集团七○七研究所九江分部、济南液压泵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康青、孙晓光、吕树平、魏兴乔、胡华兵、徐福刚、叶继英。
I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GB/T28782.2-2012
液压传动测量技术第2部分:密闭回
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1范围
GB/T28782的本部分规定了液压传动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程序,并给出了计算给定压力测量中总不确定度的公式。
本部分适用于测量内径大于3mm,传递液压功率时,平均流速小于25m/s,平均稳态静压力小于 70MPa的密闭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
本部分不适用于嵌人式安装或者与密闭流体管壁连成一体的传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7033--2007液压传动测量技术通则(ISO9110-1:1990,MOD)
3术语与定义
JB/T7033--20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不确定度半值half-rangeuncertainty 不确定度数值的一半。例如,当随机不确定度为士R时,则不确定度半值为R。
3. 2
脉冲阻尼器 pulsationdamper 一种固定或可变节流装置,内置于压力测量仪表的管路中,以防止由于流体压力波动造成压力测量
仪表机械损坏。 3.3
总不确定度totaluncertainty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值进行大量测量时,其95%的测量值所在的范围。
3. 4
工作仪表workinginstrument 用参考标准仪器校准的测量仪表。
4测量仪器读数不确定度的评定
4.1总则
本章规定了由于观察者不能准确地读取被测参量指示值所致不确定度的确定程序。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GB/T28782.2—2012
4.2模拟量测量仪器一读数不确定度KE的计算
4.2.1装有指示器和减小视差装置的测量仪器的读数不确定度(RE)由式(1)计算:
RE= 最小刻度值
(1)
RF,×RF,+2
式中: RF,和RF2由读出装置的特性决定,参照4.2.1.1和4.2.1.2。
4.2.1.1规定两刻度线的间距为w,单位为毫米(mm),精确到10%以内,由式(2)计算RF,:
当w≥0.5mm,RF1=3(1--e0.5-1.1w)
(2)
当w<0.5mm,RF=0
式中: ε---重复不确定度,按照JB/T7033—2007中5.5的规定。
4.2.1.2估算指针指示数据部分的指针宽度,近似到0.25mm。两刻度线的间距w(见4.2.1.1)与指针宽度的比值为α。由式(3)计算RF2:
当α≥1,RF=1-e0.6(1-a)
·(3)
当α<1,RF2=0
4.3数字式测量仪器-读数不确定度RE的计算
用下式计算读数不确定度系数: RE=最低有效位的最小变化值注:在一些数字显示装置中最低有效位不显示十个离散整数,在这种情况下,最小整数变化值,因读数装置而异。
5工作仪表的校准
5.1工作仪表应按照5.2~5.11的规定进行校准。 5.2选择一个按JB/T7033一2007中6.3规定的校准周期进行了可溯源性校准的参考标准仪器,并且该仪器无任何物理损坏,除非在其证书中有特别说明。 5.3参考标准仪器应按鉴定书指定或仪器制造商推荐的方式安装。 5.4按制造商推荐的方式或测量时所希望的位置来安装工作仪表。 5.5断开负载,检查工作仪表的零值点。 5.6连接工作仪表和参考标准仪器。 5.7对于完整校准,至少记录5次试验的参考值和工作仪器的显示值,并且每次试验要在有效量程内的至少20个等距点上,使用同一组参考值测试。
允许局部校准。局部校准时,可根据应用情况和使用环境决定校准点数,并尽可能多的采用与完整校准时相同的参考值。
如果工作仪表受到迟滞的影响,校准时应增加或减少参考值。 5.8使用由参考标准仪器校准得到的修正图表或数学模型,以减少参考标准仪器的不确定度影响。 5.9在校准工作仪表时,由于存在系统误差,应对参考值进行修正。例如与物理量和可变的物理量(可测量)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5.10记录仪器的所有异常现象。 5.11校准数据表应注明日期并签字后作为永久性文件安全保存。这些记录将是工作仪表的合格证明材料。
2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GB/T28782.2—2012
6校准不确定度的确定
6.1总则
本章给出了推导工作仪表的数学模型及评价环境因素对校准和测量不确定度影响的方法。
6.2校准不确定度
从6.3中给出的三种数学模型中选择一种适合的数学模型。在大多数仪表中,预期的校准不确定度将决定于所选择的数学模型。模型越复杂,得出的不确定度越小。
6.3数学模型 6.3.1模型1
数学模型1是用于没有任何修正的读数装置的显示值。显示值与参考值的最大偏差,作为校准不
确定度。把这个校准不确定度填入仪表的标签或记录下来。
6.3.2模型2 6.3.2.1数学模型2,假定显示值力:与物理变量的实际值P。和各种环境影响因素有关,并如式(4)所示:
p.=bo+bk +> Zaf(E.)
((4)
-
式中: ai bo,b;,k-需要确定的。 E; n个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f(E,).影响测量实际值的E:的函数式;
-线性增益系数,它表示影响的程度;
6.3.2.2用下列方法的任一组合确定f(E,):
a) 在校准工作仪表时,用公认的理论建立描述环境影响的函数,并对在受控试验中测到的试验数
据进行线性回归,确定系数值。 b)使用制造商的数据。例如,由于温度引起的零漂,由于结构因素产生的非线性。 注:如果测量时的环境与校准时的环境基本一致,则环境因素可忽略。
6.3.2.3检查所有数据,在校准工作仪器所用到的每个参考点上,用数学模型计算出预测值,找出显示值与预测值的最大偏差。把这个最大偏差作为校准不确定度,填入仪表牌或记录下来。 6.3.2.4使用数学模型时,把测试中的显示值与环境因素代入公式,所得结果是测试实际值的估算值。
6.3.3模型3 6.3.3.1 当测试时的显示值处于校准时各数据点之间时,假定修正是线性的,数学模型3采用逐点修正。 6.3.3.2估算校准不确定度。 6.3.3.3对校准时的每一参考值p,及5次试验的每个测量值,计算误差p一p:。 6.3.3.4对每一参考值,计算6.3.3.3中5次试验的误差值的平均值。 6.3.3.5对于每一个参考值,计算5个误差值中的每一个与平均值的差。误差值在6.3.3.3中计算,平均值在6.3.3.4中确定。
:3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GB/T28782.22012
6.3.3.6取6.3.3.5中的最大值,把它作为校准不确定度记录下来。 6.3.3.7使用数学模型,由每个参考点的5次试验中,得出6.3.3.4中确定的平均值相对于显示平均值的曲线。 6.3.3.8为了获得实际值的最佳估算值,使用6.3.3.7中曲线去修正测量时得到的显示值。假设记录的离散数据之间采用线性插值法。 6.3.3.9用下述方式考虑环境因素:
a): 选择使用一个数学模型,它包括了环境因素影响; b)所用仪表不受环境因素明显影响; c) 检查测量时的环境因素与校准时的环境因素的一致性。
6.4仪表记录或标签 6.4.1为工作仪表准备一个标签或其他的记录,以记载下列信息:
a) 校准日期; b)用于工作仪表校准的参考标准仪器的鉴定信息; c) 按照6.3.1、6.3.2或6.3.3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的工作仪表的校准不确定度; d) 如果适用,根据第4章确定读数不确定度; e) 工作仪表校准负责人的标识。
6.4.2 当使用标签时,要保证读出装置与工作仪表连接可靠,且标签不致偶然脱落和妨碍读数。
7设备选择与安装
7.1选择 7.1.1应选择按第5章校准过的工作仪表,将其连接或配置一个读出装置,该装置应按第4章进行过评定。工作仪表带有按6.4.2填写好的标签或记录。 7.1.2仪表应由按第6章推出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7.2测压点 7.2.1按照图1选择和设置测压点。去除管壁内径可见毛刺。如果测压孔的结构不确定,将增加不确定度(见8.3测压点不确定度计算)。
od
倒角
Z
mu=量 去毛刺
说明:在管道同一截面上仅允许设置一个测压孔,并垂直于管道中心线钻孔,t/d≥1.5。
图1测压点详图
7.2.2测压点距上下游扰动点的位置,应设置在距上游扰动点至少5D处,距下游扰动点至少10D处,或符合适用的元件或系统标准。
4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GB/T28782.2—2012
7.3测试装置 7.3.1在安装和测试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3.2工作仪表的安装方式应与校准时一致。 7.3.3应排除工作仪表中的空气,管道连接点应尽量靠近工作仪表。 7.3.4对温度敏感的工作仪表,其安装方式应使温度效应对测量无显著的影响。当其他方法无效时,为达到足够的隔热效果,可在测量点和工作仪表之间增加长度250mm的管路。 7.3.5工作仪表的环境温度宜保持在其校准时的环境温度的士10℃之内。 7.3.6建议压力测量装置管路长度不宜是泵基振频率波长1/4的奇数倍。
在液压油中,波长宜按式(5)计算:
入=%
·(5)
式中:入 波长,单位为米(m); c一--传播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在刚性管中,近似为1100m/s;在软管中,近似为600m/s; f泵基振频率,单位为赫兹(Hz)。
7.4脉冲阻尼器 7.4.1如果使用脉冲阻尼器,阻尼器的首选安装位置应尽量接近测压点,利用管道和工作仪表的液容所形成的阻尼。
注:有些阻尼器由于液阻不对称而引起测量误差。 7.4.2在测试系统工作时调节阻尼器。关闭阻尼器,使指针的可视摆动停止。然后,慢慢打开阻尼器直到指针重新开始动作,但不应让指针摆动过度。
8测试数据的获取和测压点不确定度影响的计算
8.1测试读数
仅在测量系统和测试系统达到稳定工况后读取测试值。 8.2压力头修正 8.2.1由于工作仪表和测压点之间的流体高度差引起的压力头效应,应对每个压力读数进行修正。压力修正值p,,单位为兆帕(MPa),由式(6)确定:
p, = gph × 10-6
.....(6)
式中: g—重力加速度(9.81m/s),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p 流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h.流体压头,单位为米(m)。
8.2.2若测试期间流体高度变化,8.2.1的不确定度影响计算必须使用可能产生的最大高度差。 8.3测压点引起的不确定度
利用压力修正值8,,单位为兆帕(MPa),估算因测压点缺陷引起的不确定度,由式(7)确定:
5
建筑321---标准查询网
上一章:GB/T 13966-2013 分析仪器术语 下一章:GB/T 28783-2012 气动 标准参考大气

相关文章

GB/T 28782.2-2023 液压传动 测量技术 第2部分:密闭回路中平均稳态压力的测量 GB∕T 18779.2-2023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工件与测量设备的测量检验 第2部分:GPS测量、测量设备校准和产品验证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GB/T 42567.2-2023 工业过程测量变送器试验的参比条件和程序 第2部分:压力变送器的特定程序 GB/T 11828.2-2022 水位测量仪器 第2部分:压力式水位计 GB/T 20818.13-2023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 过程设备目录中的数据结构和元素 第13部分:压力测量设备电子数据交换用属性列表(LOP) GB/T 41980.2-2022 液压传动 系统和元件中压力波动的测定方法 第2部分:液压泵(简化法) GB/T 8190.4-2010 往复式内燃机 排放测量 第4部分:不同用途发动机的稳态试验循环 GB/T 21451.2-2019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 第2部分 油船舱中的液位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