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1.040.01 N 53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966—2013 代替GB/T13966—1992
分析仪器术语 Terminology for analytical instruments
2014-06-01实施
2013-11-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13966—2013
目 次
前言
m
范围 2 基本术语 3电化学式分析仪器
1
10 21 31
光学式分析仪器热学式分析仪器·
5
6 质谱仪器 7 波谱仪器·
43 60 64 82 92 96 100 114
6
色谱仪器能谱和射线分析仪器…· 物性分析仪器
9
10
11 其他分析仪器和辅助装置中文索引英文对应词索引·
GB/T1396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966一1992《分析仪器术语》 本标准与GB/T13966-1992的主要变化:
封面上"Analyzervocabulary"修改为"Terminologyforanalyticalinstruments”;一补充了公式编号;
删除了重复性误差、独立线性度、端基线性度、零基线性度和通用气相色谱仪;一修订了常量分析、微量分析、量的真值、标准偏差、变异系数、重复性、绝缘强度、修正值、随机误
差、系统误差、溶出极谱法、火焰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旋光法、电磁辐射、朗伯-波格定律、比尔定律、拉曼谱线、稀释因子、散射、分光光度计、旋光仪、光电倍增管、吸收池、光谱带宽、光谱分辨率、线色散率、到线色散率、 杂散辐射、杂散辐射率、波长定位准确度、波长定位重复性、热光度法、热导率、质谱法、色谱法、 高速液相色谱法、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环境气体分析仪、水质分析仪;增加了接地电阻、保护接地、半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超痕量分析、吸收定律、顺磁式氧分析器、磁力机械式氧分析器、磁压式氧分析器、磁力机械式氧分析传感器、磁压式氧分析传感器、 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熔融温度、线膨胀系数、热熔、生物质谱分析、超高压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质谱检测器、傅立叶变换红外检测、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激光)光散射检测器、注射泵、端动泵、色谱数据、色谱数据工作站、颗粒物监测仪、大气污染监测系统、分析小屋、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切割器、实验室分析仪器、移动分析仪器、便携分析仪器和在线分析仪器;增加了色谱仪器中内标法、外标法、归一法、叠加法和峰面积百分法的表达公式。
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雅娟、郑增德、娄兴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966—1992。
II
GB/T13966—2013
分析仪器术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析仪器常用的基本术语以及电化学式分析仪器、光学式分析仪器、热学式分析仪器、质谱仪器、波谱仪器、色谱仪器、能谱和射线分析仪器、物性分析仪器、其他分析仪器及其辅助装置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分析仪器本标准中方括号「]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情况下,可省略的词;圆括号()内的字除说明外,为前者
的同义语。
2基本术语
2.1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analysis 用仪器作为手段,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结构以及状态等的分析。
2.2
定性分析qualitativeanalysis 检测试样中的元素、官能团或混合物的组成成分而进行的分析。
2.3
定量分析quantitativeanalysis 测定试样中各种成分(如元素、根或官能团等)的含量而进行的分析。
2.4
常量分析macroanalysis 一般指试样质量大于0.1g的分析,也可指被测组分量高于千分之一的分析。
2.5
半微量分析 斤semimicroanalysis 一般指试样质量在10mg~100mg之间的分析。
2.6
微量分析 Tmicroanalysis 一般指试样质量在1mg~10mg之间的分析,也可指被测组分含量约为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
分析。 2.7
超微量分析ultramicroanalysis 一般指试样质量小于1mg或取样体积小于0.01mL的分析。
2.8
痕量分析traceanalysis 物质中被测组分质量分数小于0.01%的分析,也可指被测组分含量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分析。
2.9
超痕量分析 ultra-traceanalysis 物质中被测组分质量分数小于0.0001%的分析。
-
GB/T13966—2013 2.10
分析仪器analyticalinstrument 用于分析物质成分、化学结构及部分物理特性的仪器。
2.11
检测器detector 将被测的某一物理量或化学量(一般为非电量)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为电量输出的装置。
2.12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 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另一种性质输出量的装置。
2.13
敏感元件sensitiveelement 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元件。
2.14
性能performance 仪器实现预定功能的程度。
2.15
性能特性performancecharacteristic 确定仪器仪表功能和能力的有关参数及其定量的表述。
2.16
额定值ratedvalue 为表示仪器达到设计规定的工作条件所限定的某些基值
2.17
额定范围 rated range 为表示仪器达到设计规定的作条件所限定的某些量值的范,
2.18
测量范围measuringnge 仪器性能特性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进行测量时,误差不超出极限值。
2.19
影响量influencequantity 来自仪器外部.能影响仪器性能特性的任何量。
2.20
影响特性influencecharacteristic 一个性能特性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性能特性时,前者称为影响特性。
2.21
参比工作条件 reference operating condition 为了进行性能试验或保证测量结果能有效地相互比对.对影响量、影响特性(必要时)所规定的一组
带有允差的数值或范围。 2.22
额定工作范围 rated operating range 应满足工作误差要求的影响量的数值范围。
2.23
正常工作条件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性能特性的测量范围和影响量的额定工作范围集合。在此条件内确定仪器的影响误差和工作
2
GB/T13966—2013
误差。 2.24
极限工作条件limitoperatingcondition 超出正常工作条件的影响基与性能特性的范围的集合。在此范围内仪器可以工作而不会造成损
坏,且当它重新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时,不降低性能。 2.25
运输和贮存条件 condition i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仪器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仪器在此条件下贮存和
运输不会损坏,当重新在额定工作范围工作时.不降低性能。 2.26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condition 仪器所处周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条件。环境条件用各单一的环境参数和它们的严酷等级的组
合来确定。 2.27
[测量仪器的]示值indication[ofameasuringinstrument] 测量仪器所显现的被测量的值,示值用被测量的单位表示.而不管注在标度尺上的单位。出现在标度尺上的值(有时称为直接示
值、直接读数或标度值)须乘以仪器常数以得到示值,
术语“示值”的含义有时可以扩展,包括记录式仪器所记录的量值:或测基系统中的测单信号。
2.28
[量的]真值truevalueLofaquantily] 与给定的特定量的定义一致的值。 量的真值是理想的概念,一般说来不可能准确知道的。
2.29
【量的约定真值 fconventional.truevalueLof aquantity] 为了给定目的,可以替代真值的尽值。 一般说来,约定真值被认为是非常接近真值的,就给定目的而言.其差值可以忽略不计。
2.30
引用值Tiducialvalue 作为确定引用误差时的参考的一个明确规定的值。该值可以是测量范围的上限、满刻度值或其他
明确规定的值。 2.31
未修正结果 uncorrected result 有系统误差存在而未加修正的测量结果。 如仅涉及一个示值.未修正结果就是示值。
2.32
已修正结果 corrected result 考虑到有系统误差存在而对米修正结果进行修正后所得的结果。
2.33
修正值 correctionvalue 对估计的系统误差的补偿。 注1:补偿可取不同形式,例如加一个修正值或乘一个修正因于,或从修正值表或修正曲线上得到。 注2:修正值以代数法与术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估计值。
GB/T13966—2013
注3:修正因子是为补偿系统误差而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乘的数学因子。 注4:因系统误差不能完全知道,故这种补偿并不完全。
2.34
绝对误差absoluteerror 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约定]真值。 注1:这一术语同样适用于示值;未修正结果;已修正结果。 注2:因为应用适当修正可以补偿已知部分的测量误差,所以已修正结果的绝对误差要用不确定度来表示。 “绝对误差”具有符号,它不应与“误差的绝对值”混淆,后者是误差的模。
2.35
相对误差 relativeerror 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之比。
2.36
随机误差 randomerror 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注:随机误差不可能修正。
2.37
系统误差 systematicerror 在重复测量中保持不变或按可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系统误差及其原因可以知道,也可不知道。
2.38
标准偏差 standarddeviation 在对同一被测量进行n次测量时,表征测量结果分散程度的参数,用符号S表示。计算见式(1):
2(x - x)
.
..( 1 )
S
n - 1
式中: X:—第i次测量结果; X 一一所测量的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注:标准偏差不应与总体标准偏差。混滑。个数为N.数字期望(或真值)为m的总体的。由式(2)算出:
(X, m)
/
·( 2 )
6
N
2.39
相对标准偏差 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RSD 标准偏差(S)与算术平均值的绝对值之比,由式(3)算出。
S I XI
RSD=
*(3)
2.40
测量不确定度 Funcertaintyofmeasurement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在某个量值范围的一种估计。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含多个分量,其中一些分量可在测量列结果统计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估计,并可
用标准偏差表征,其他分量只能基于经验或由其他信息估计。 2.41
标准物质standardmateriai 具有足够的准确度,可用以校准或检定仪器、评定测量方法、或给其他物质赋值的物质。
4
GB/T13966—2013
2.42
校准calibration 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与被测量相对应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可以用校准的结果评定测量仪器、测量系统的示值误差,或给任意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注2:校准也可以确定其他计量学特性。 注3:有时把校准的结果表示为校正因子或取校准曲线形式的--系列校正因子。
2.43
校准混合气calibrationgasmixture 准确知道其成分,用以校准仪器的混合气。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校准组分和一种附加气组成。
2.44
校准液calibrationsolution 准确知道其成分,用以校准仪器的溶液。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校准组分和一种溶剂组成,
2.45
试验溶液 testsolution 已知其成分,用以对仪器进行试验的溶液。
2.46
校准组分 calibrationcomponent 直接用于校准和测试的组分。
2.47
非测组分 undeterminedcomponents 分析过程中不进行测量的组分。
2.48
零点校准气 zero calibrationgas 校准分析仪器零点标度所用的气体。
2.49
量程校准气 span calibration gas 校准分析仪器测量上限值标度所用的气体
2.50
稀释气diluentgas 为了定量降低气体试样中校准组分的浓度而引人的已知量的气体。
2.51
背景气complementarygas 组成校准混合气的非测组分。
2.52
浓度concentration 表示物质中不同组分之间相对量的一种数量标记。分析中常用的有质量浓度(单位为k/I)、物质
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等。 2.53
试样sample 供试验或分析用的被测物质。
2.54
取样 sampling 从待分析物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供分析或试验之用的操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