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 技术条件

JB/T 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6 16:39:51



相关搜索: jb 技术 条件 热风 冲天炉 冲天炉 11045 热风

内容简介

JB/T 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 技术条件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28732-—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 技术条件 Side heated hot blast cupla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045—201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2 外观要求, 3.3 焊接要求, 3.4 制造要求. 3.5 安装要求. 3.6 安全环保要求 3.7 冲天炉使用性能要求
1
试验方法 4.1 试炉条件 4.2 焊接质量的检查 4.3 噪声的测定 4.4 热风温度的检测 4.5. 平均熔化率的测试.. 4.6 铁液温度的测定, 4.7 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Mn含量的测定 4.8 总耗碳率的测定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2 型式试验. 6包装、标志与储运 7冲天炉的保用期.. 表1冲天炉总耗碳率表2单块金属炉料最大重量
4 JB/T11045—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仁先。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熔炼铸铁用旁置外热风冲天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焦炭为燃料,熔化率为5t/h~50t/h的旁置外热风冲天炉(以下简称冲天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不包括勘误的内容),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ISO 9692-1:2003,MOD)
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2008,ISO9692-2:1998,MOD)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O2768-1:1939)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EN1435:1997,MOD) 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idtISO898-1:1999)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一2008,IEC
60204-1:2005,IDT)
GB/T11345一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13306标牌 GB21501一2008冲天炉及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 GB/T22341.1冲天炉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GB/T22341.2—2008冲天炉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6331.2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声压级测定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冲天炉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冲天炉所配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3.1.3冲天炉的标牌应符合GB/T13306规定。 3.1.4随机技术文件应包含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1.5热风系统应严密无泄漏。 3.1.6 换热器应设置清灰装置,清灰周期内应保证热风温度不低于400℃。 3.1.7进入燃烧室的炉气应能自燃,允许在燃烧室内设置引燃装置,引燃装置应自动开启和关闭,及时点燃进入燃烧室内的炉气。 3.1.8热风系统应设停炉保护装置,能有效防止换热器过热损坏。 3.1.9冲天炉炉气抽出口的位置应避免空气掺入,以保证炉气成分相对稳定。
1 JB/T11045—2010
3.1.10 炉气燃烧室和空气换热器在冲天炉旁单独设置,其位置不应影响冲天炉系统的正常操作。 3.1.11 热风流程中各装置应做保温结构,在冲天炉熔炼期间,保证装置外侧温度不应高于环境温度 15%。 3.2外观要求 3.2.1冲天炉系统各装置表面应光洁、平整,无尖锐棱角和毛刺,对表面凸起不平处应打磨修整。 3.2.2全部部件非运动接触表面或非配合面应作防锈防护处理。 3.2.3保温包敷外表面整洁,允许采用金属或非金属包敷保温层表面,并应做防锈、防水等保护处理。 3.3焊接要求 3.3.1炉体、燃烧室、换热器、管道应采用连续焊缝,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及尺寸应符合GB/T985.1 和GB/T985.2的规定。 3.3.2采用交直流电弧焊应选用相应材料的焊条进行焊接。 3.3.3冲天炉焊缝的质量应符合GB/T3323--2005中规定的IⅢI级要求。 3.4制造要求 3.4.1冲天炉应有炉底板框架,冲天炉的炉底板不应有裂纹。 3.4.2冲天炉应装有可靠的堵出铁口机构。 3.4.3水冷冲天炉的炉身应选用锅炉钢制造,应选用力学性能不低于Q235A钢材料制造。换热器主要部件用耐热不锈钢或耐热碳钢制造。其余关键部位选用钢板的最小厚度应符合GB21501一2008中表1 的规定。 3.4.4炉壳连接法兰所用螺栓规格和数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其性能不应低于GB/T3098.1—2000 中规定的4.8级要求。 3.4.5熔化带炉壳内径应符合GB/T22341.1的要求。 3.4.6连接法兰的直径尺寸偏差应符合GB/T1804--2000中m级的规定,每段炉壳母线与法兰端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每段炉壳高度值的0.2%。 3.4.7炉壳内径公差及圆度公差应符合GB/T22341.2—2008中3.4.8的规定。 3.4.8采用水冷风口时,应进行耐压试验,水冷风口的试验压力为1.2MPa,保压时间30min。 3.4.9采用水冷风口时应在相应位置设置水温压力监测口。 3.4.10冲天炉应在其相应位置设置热风温度监测口。 3.5安装要求 3.5.1冲天炉安装时,所有炉壳法兰、风管法兰之间应添加耐热密封材料。 3.5.2冲天炉炉腿与炉底板、炉底板与炉体以及炉体各节、炉腿与安装地基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5.3采用钢质炉腿时,应在炉腿下部加设保护套。 3.5.4冲天炉在加料平台上端应留有配备辅助固定的连接位置。 3.5.5冲天炉整体结构应牢固,安装后加料口以下的炉身中心偏差不应大于炉身高度的0.2%。 3.5.6风口观察孔、炉底门、工作门、风阀、水阀等开启应灵活,闭锁应牢靠。 3.5.7冲天炉炉体、燃烧室、换热器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轴线长的0.2%。 3.5.8控制阀、电气控制按钮等及仪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和操作。 3.5.9安全装置安装位置,在其发生保护作用时,不应影响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5.10水冷系统严密无渗漏,高位水箱的安装位置不应对人员及设备构成安全隐患。 3.5.11应保证过桥和前炉接口处对接良好。 3.6安全环保要求 3.6.1冲天炉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20905和GB21501的规定。 3.6.2·冲天炉配用的风机应安置于隔音房内,以隔音房为噪声源,其等效连续声压级限值为85dB(A)。 3.6.3冲天炉应配备除尘设备,控制冲天炉废气中粉尘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及用户所在地区环保部门
2 JB/T11045—2010
的规定;粉尘排放浓度的测量由环保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执行。 3.6.4热风系统应设置安全阀,以避免炉气爆燃、超温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3.6.5冲天炉应配备烟气净化装置,烟气中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浓度应符合当地环保法规的要求。 3.6.6冲天炉应采用烟尘、炉渣等污染物的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3.6.7 冲天炉应采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3.6.8 3冲天炉应有安全控制系统,对主要参数和危险因素能自动控制和超限报警。 3.7冲天炉使用性能要求 3.7.1冲天炉连续熔炼的时间:常衬炉不少于8h;薄衬炉不少于16h;无衬炉不少于360h。 3.7.2 冲天炉平均熔化率不应低于额定熔化率。 3.7.3 热风温度不应低于400℃。 3.7.4 冲天炉总耗碳率、铁液温度不应小于表1中所列数值。
表1冲天炉总耗碳率
(%)
铁液温度 ≥1 450 ℃
熔化率 t/h 5 7 10 ≥15
≥1 400 ℃ 7.7 7.4
≥1 500 ℃
9.4 9 8.7 8.5
14 13 12.5 12
7 6.8
3.7.5冲天炉炉渣中FeO含量不应大于2%;弱酸性炉衬时,Si的烧损不应大于2%,Mn的烧损不应大于10%。 3.7.6水冷冲天炉炉壁冷却水温升不应大于10℃,回水温度不应高于60℃;水冷风口的冷却水温升不大于6℃,回水温度不应高于50℃。 3.7.7 热风温度应能控制,控制偏差不应大于30℃ 3.7.8 风口观察孔、炉底门、工作门开启应灵活、闭锁应牢靠。 3.7.9 炉壁水冷喷淋管出水应均匀、无堵塞现象,沿炉壁流下应无飞溅现象。 4 试验方法 4.1试炉条件 4.1.1·应按有关冲天炉熔炼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4.1.2·冲天炉熔炼所需风量、风压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4.1.3焦炭、熔剂、生铁、铁合金等材料的成分、性能及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铸造常用材料验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4.1.4所有金属炉料,料块最大直线尺寸应小于加料口处炉膛最小直径的三分之一。单块金属炉料最大重量见表2,废钢应除锈,回炉料应清理。 4.1.5投炉铁合金的块度应为20mm~50mm,废钢厚度不应小于3mm。
表2'单块金属炉料最大重量
熔化率 t/h 生铁 kg 回炉料 kg 废钢 kg
≥15
7
5
10
6~8
15 10
25 小
25 15
35 25
m JB/T11045—2010
4.2焊接质量的检查
焊接质量按GB/T11345一1989中规定的B级检验进行检查。 4.3噪声的测定
以隔音房为噪声源,按JB/T6331.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4热风温度的检测
用热电偶在风口导管中测试,测试在炉况正常1h后开始,每个风口测试三次,每次测试3min、 间隔30min,取其算术平均值。 4.5平均熔化率的测试
从炉况正常后至停风(或休风)止期间内的小时平均化铁液量。测试期间不应少于4h,其间不应间断送风,不应改变底焦高度。 4.6铁液温度的测定
开始熔炼后,待炉况正常时,将前炉内铁液出尽,待再出铁液时,在距出铁口300mm的出铁槽内用快速热电偶进行测定。以后每间隔0.5h测温一次,测温次数不应少于六次,所测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铁液的平均温度。无前炉冲天炉的测温点在炉缸或分渣器距出铁口300mm处。 4.7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Mn含量的测定
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Mn含量的测定应在炉况正常1h后开始取样,每次取样间隔时间为0.5h,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三次,按常规化学分析法对试样进行化验,取其平均值即为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 Mn含量。 4.8总耗碳率的测定
总耗碳率按式(1)或式(2)测定:
入炉焦炭中总固定碳量一打炉剩余残焦中固定碳量100%
总耗碳率= 总耗碳率二 记录期间入炉焦炭中总固定碳量
(1)
入炉总铁料量一打炉剩残铁料量
或: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每台冲天炉应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方可出厂。 5.1.2冲天炉出厂检验项目:
(2)
×100%
记录期间熔化铁液量
a)制作材料; b)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 c)焊接质量; d)风口导管及风口观察孔、炉底门、工作门等安装质量; e)防护材料涂挂质量: f)外购配套件质量; g)外观质量。
5.1.3每台冲天炉出厂随机供应的文件包括:
a)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安装图; b)产品制造质量合格证; c)装箱单; d)备件、附件明细表。
5.2型式试验 5.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JB/T11045—2010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正常生产时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5.2.2型式试验时,每次检验台数是当月批量的10%,但不应少于一台。 5.2.3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所检项目应全部合格, 6包装、标志与储运 6.1包装储运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6.2冲天炉炉体可按结构拆成部件运输,部件的大小应符合装卸和运输工具的要求。 6.3细长构件允许捆扎运输,但应捆扎牢固,并在每捆明显处标注名称、数量、代号。 6.4炉体部件及前炉装运时,应牢固固定在运输工具上,并作必要的支承和衬垫,避免在运输中挤压、 碰撞。 6.5露天堆放的部件作防锈处理。 7冲天炉的保用期
在遵守对冲天炉的运输、保管、安装、调整、保养和使用规定的条件下,如因制造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从用户开始使用(按一班制)起12个月内或从制造厂发货起18个月内,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修理或更换冲天炉的零部件(易损件除外)。 ICS25.120.30 J61 备案号:28732-—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 技术条件 Side heated hot blast cupla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1045—201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2 外观要求, 3.3 焊接要求, 3.4 制造要求. 3.5 安装要求. 3.6 安全环保要求 3.7 冲天炉使用性能要求
1
试验方法 4.1 试炉条件 4.2 焊接质量的检查 4.3 噪声的测定 4.4 热风温度的检测 4.5. 平均熔化率的测试.. 4.6 铁液温度的测定, 4.7 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Mn含量的测定 4.8 总耗碳率的测定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2 型式试验. 6包装、标志与储运 7冲天炉的保用期.. 表1冲天炉总耗碳率表2单块金属炉料最大重量
4 JB/T11045—2010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仁先。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JB/T11045——2010
旁置外热风冲天炉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熔炼铸铁用旁置外热风冲天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焦炭为燃料,熔化率为5t/h~50t/h的旁置外热风冲天炉(以下简称冲天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不包括勘误的内容),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一2008,ISO 9692-1:2003,MOD)
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2008,ISO9692-2:1998,MOD)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ISO2768-1:1939) GB/T3323-2005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EN1435:1997,MOD) 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idtISO898-1:1999)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一2008,IEC
60204-1:2005,IDT)
GB/T11345一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T13306标牌 GB21501一2008冲天炉及冲天炉加料机安全要求 GB/T22341.1冲天炉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GB/T22341.2—2008冲天炉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6331.2铸造机械噪声的测定方法声压级测定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冲天炉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冲天炉所配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3.1.3冲天炉的标牌应符合GB/T13306规定。 3.1.4随机技术文件应包含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1.5热风系统应严密无泄漏。 3.1.6 换热器应设置清灰装置,清灰周期内应保证热风温度不低于400℃。 3.1.7进入燃烧室的炉气应能自燃,允许在燃烧室内设置引燃装置,引燃装置应自动开启和关闭,及时点燃进入燃烧室内的炉气。 3.1.8热风系统应设停炉保护装置,能有效防止换热器过热损坏。 3.1.9冲天炉炉气抽出口的位置应避免空气掺入,以保证炉气成分相对稳定。
1 JB/T11045—2010
3.1.10 炉气燃烧室和空气换热器在冲天炉旁单独设置,其位置不应影响冲天炉系统的正常操作。 3.1.11 热风流程中各装置应做保温结构,在冲天炉熔炼期间,保证装置外侧温度不应高于环境温度 15%。 3.2外观要求 3.2.1冲天炉系统各装置表面应光洁、平整,无尖锐棱角和毛刺,对表面凸起不平处应打磨修整。 3.2.2全部部件非运动接触表面或非配合面应作防锈防护处理。 3.2.3保温包敷外表面整洁,允许采用金属或非金属包敷保温层表面,并应做防锈、防水等保护处理。 3.3焊接要求 3.3.1炉体、燃烧室、换热器、管道应采用连续焊缝,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及尺寸应符合GB/T985.1 和GB/T985.2的规定。 3.3.2采用交直流电弧焊应选用相应材料的焊条进行焊接。 3.3.3冲天炉焊缝的质量应符合GB/T3323--2005中规定的IⅢI级要求。 3.4制造要求 3.4.1冲天炉应有炉底板框架,冲天炉的炉底板不应有裂纹。 3.4.2冲天炉应装有可靠的堵出铁口机构。 3.4.3水冷冲天炉的炉身应选用锅炉钢制造,应选用力学性能不低于Q235A钢材料制造。换热器主要部件用耐热不锈钢或耐热碳钢制造。其余关键部位选用钢板的最小厚度应符合GB21501一2008中表1 的规定。 3.4.4炉壳连接法兰所用螺栓规格和数量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其性能不应低于GB/T3098.1—2000 中规定的4.8级要求。 3.4.5熔化带炉壳内径应符合GB/T22341.1的要求。 3.4.6连接法兰的直径尺寸偏差应符合GB/T1804--2000中m级的规定,每段炉壳母线与法兰端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每段炉壳高度值的0.2%。 3.4.7炉壳内径公差及圆度公差应符合GB/T22341.2—2008中3.4.8的规定。 3.4.8采用水冷风口时,应进行耐压试验,水冷风口的试验压力为1.2MPa,保压时间30min。 3.4.9采用水冷风口时应在相应位置设置水温压力监测口。 3.4.10冲天炉应在其相应位置设置热风温度监测口。 3.5安装要求 3.5.1冲天炉安装时,所有炉壳法兰、风管法兰之间应添加耐热密封材料。 3.5.2冲天炉炉腿与炉底板、炉底板与炉体以及炉体各节、炉腿与安装地基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5.3采用钢质炉腿时,应在炉腿下部加设保护套。 3.5.4冲天炉在加料平台上端应留有配备辅助固定的连接位置。 3.5.5冲天炉整体结构应牢固,安装后加料口以下的炉身中心偏差不应大于炉身高度的0.2%。 3.5.6风口观察孔、炉底门、工作门、风阀、水阀等开启应灵活,闭锁应牢靠。 3.5.7冲天炉炉体、燃烧室、换热器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轴线长的0.2%。 3.5.8控制阀、电气控制按钮等及仪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观察和操作。 3.5.9安全装置安装位置,在其发生保护作用时,不应影响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5.10水冷系统严密无渗漏,高位水箱的安装位置不应对人员及设备构成安全隐患。 3.5.11应保证过桥和前炉接口处对接良好。 3.6安全环保要求 3.6.1冲天炉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20905和GB21501的规定。 3.6.2·冲天炉配用的风机应安置于隔音房内,以隔音房为噪声源,其等效连续声压级限值为85dB(A)。 3.6.3冲天炉应配备除尘设备,控制冲天炉废气中粉尘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及用户所在地区环保部门
2 JB/T11045—2010
的规定;粉尘排放浓度的测量由环保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执行。 3.6.4热风系统应设置安全阀,以避免炉气爆燃、超温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3.6.5冲天炉应配备烟气净化装置,烟气中主要污染物质的排放浓度应符合当地环保法规的要求。 3.6.6冲天炉应采用烟尘、炉渣等污染物的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技术。 3.6.7 冲天炉应采用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3.6.8 3冲天炉应有安全控制系统,对主要参数和危险因素能自动控制和超限报警。 3.7冲天炉使用性能要求 3.7.1冲天炉连续熔炼的时间:常衬炉不少于8h;薄衬炉不少于16h;无衬炉不少于360h。 3.7.2 冲天炉平均熔化率不应低于额定熔化率。 3.7.3 热风温度不应低于400℃。 3.7.4 冲天炉总耗碳率、铁液温度不应小于表1中所列数值。
表1冲天炉总耗碳率
(%)
铁液温度 ≥1 450 ℃
熔化率 t/h 5 7 10 ≥15
≥1 400 ℃ 7.7 7.4
≥1 500 ℃
9.4 9 8.7 8.5
14 13 12.5 12
7 6.8
3.7.5冲天炉炉渣中FeO含量不应大于2%;弱酸性炉衬时,Si的烧损不应大于2%,Mn的烧损不应大于10%。 3.7.6水冷冲天炉炉壁冷却水温升不应大于10℃,回水温度不应高于60℃;水冷风口的冷却水温升不大于6℃,回水温度不应高于50℃。 3.7.7 热风温度应能控制,控制偏差不应大于30℃ 3.7.8 风口观察孔、炉底门、工作门开启应灵活、闭锁应牢靠。 3.7.9 炉壁水冷喷淋管出水应均匀、无堵塞现象,沿炉壁流下应无飞溅现象。 4 试验方法 4.1试炉条件 4.1.1·应按有关冲天炉熔炼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4.1.2·冲天炉熔炼所需风量、风压应符合产品设计的要求。 4.1.3焦炭、熔剂、生铁、铁合金等材料的成分、性能及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铸造常用材料验收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4.1.4所有金属炉料,料块最大直线尺寸应小于加料口处炉膛最小直径的三分之一。单块金属炉料最大重量见表2,废钢应除锈,回炉料应清理。 4.1.5投炉铁合金的块度应为20mm~50mm,废钢厚度不应小于3mm。
表2'单块金属炉料最大重量
熔化率 t/h 生铁 kg 回炉料 kg 废钢 kg
≥15
7
5
10
6~8
15 10
25 小
25 15
35 25
m JB/T11045—2010
4.2焊接质量的检查
焊接质量按GB/T11345一1989中规定的B级检验进行检查。 4.3噪声的测定
以隔音房为噪声源,按JB/T6331.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4.4热风温度的检测
用热电偶在风口导管中测试,测试在炉况正常1h后开始,每个风口测试三次,每次测试3min、 间隔30min,取其算术平均值。 4.5平均熔化率的测试
从炉况正常后至停风(或休风)止期间内的小时平均化铁液量。测试期间不应少于4h,其间不应间断送风,不应改变底焦高度。 4.6铁液温度的测定
开始熔炼后,待炉况正常时,将前炉内铁液出尽,待再出铁液时,在距出铁口300mm的出铁槽内用快速热电偶进行测定。以后每间隔0.5h测温一次,测温次数不应少于六次,所测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铁液的平均温度。无前炉冲天炉的测温点在炉缸或分渣器距出铁口300mm处。 4.7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Mn含量的测定
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Mn含量的测定应在炉况正常1h后开始取样,每次取样间隔时间为0.5h,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三次,按常规化学分析法对试样进行化验,取其平均值即为炉渣中FeO及铁液中Si、 Mn含量。 4.8总耗碳率的测定
总耗碳率按式(1)或式(2)测定:
入炉焦炭中总固定碳量一打炉剩余残焦中固定碳量100%
总耗碳率= 总耗碳率二 记录期间入炉焦炭中总固定碳量
(1)
入炉总铁料量一打炉剩残铁料量
或: 5检验规则 5.1出厂检验 5.1.1每台冲天炉应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方可出厂。 5.1.2冲天炉出厂检验项目:
(2)
×100%
记录期间熔化铁液量
a)制作材料; b)结构型式及几何尺寸; c)焊接质量; d)风口导管及风口观察孔、炉底门、工作门等安装质量; e)防护材料涂挂质量: f)外购配套件质量; g)外观质量。
5.1.3每台冲天炉出厂随机供应的文件包括:
a)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安装图; b)产品制造质量合格证; c)装箱单; d)备件、附件明细表。
5.2型式试验 5.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JB/T11045—2010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正常生产时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d)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5.2.2型式试验时,每次检验台数是当月批量的10%,但不应少于一台。 5.2.3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所检项目应全部合格, 6包装、标志与储运 6.1包装储运图示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6.2冲天炉炉体可按结构拆成部件运输,部件的大小应符合装卸和运输工具的要求。 6.3细长构件允许捆扎运输,但应捆扎牢固,并在每捆明显处标注名称、数量、代号。 6.4炉体部件及前炉装运时,应牢固固定在运输工具上,并作必要的支承和衬垫,避免在运输中挤压、 碰撞。 6.5露天堆放的部件作防锈处理。 7冲天炉的保用期
在遵守对冲天炉的运输、保管、安装、调整、保养和使用规定的条件下,如因制造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从用户开始使用(按一班制)起12个月内或从制造厂发货起18个月内,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修理或更换冲天炉的零部件(易损件除外)。
上一章:JB/T 6308-2013 离心铸造机 技术条件 下一章:JB/T 11731-2013 无损检测 超声相控阵探头通用技术条件

相关文章

JB/T 11162-2011 冲天炉旋转流槽 技术条件 JB/T 11159-2011 冲天炉捞渣机 技术条件 JB/T 11041-2010 冲天炉单轨加料机 技术条件 JB/T 11042-2010 冲天炉配加料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条件 JB/T 12246-2015 冲天炉井式加料机技术条件 JB/T 11161.2-2011 冲天炉水冷风口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1163-2011 冲天炉用综合湿法除尘器 技术条件 JB/T 11043.2-2011 冲天炉前炉 第2部分: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