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7.020 J 96 备案号:28451—2010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126.1-2010 代替 JB/T 8126.1—1999
内燃机冷却水泵
第1部分:总成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oling water pumps
-Part 1: Assemblies Specification
2010-02-11 发布
2010-07-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8126.1—2010
目 次
前言
1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 4.1总则 4.2 水泵... 4.3水泵主要零、部件 5 试验方法 5.1 性能试验、汽蚀试验和密封性试验 5.2 转动性试验, 5.3 可靠性试验 6 检验规则
1
业
.........-.0
........ 3
欢电电电电电心
国国管与国中显国量中血与中营实变营要实
6
营受业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标志 7.2 包装 7.3 运输. 7.4 贮存.
7
母中号
Y
r
JB/T 8126.1---2010
前言
JB/T8126《内燃机 冷却水泵》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成 技术条件; 第2部分:总成 试验方法;
第3部分:总成 台架可靠性考核;
-第4部分:水封技术条件;
一 1
第5部分:水封试验方法;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
本部分代替JB/T8126.11999《内燃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JB/T8126.1一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第3章); 增加了“轴承与带轮相对于水泵安装法兰面轴向窜动”的要求(本版的4.2.1.4);一增加了性能试验、汽蚀试验和可靠性考核试验的要求(本版的4.2.2.1、4.2.2.2.、4.2.2.4); 一增加了对塑料叶轮的要求(本版的4.2.2.4.2、4.3.5.1.3、4.3.5.2.3);
-增加了对滚动轴承及轴连轴承的要求(本版的4.3.4);修改了铸件质量要求(本版的4.3.2.1、4.3.5.1.1,1999年版的3.8.1);增加了叶轮其他表面粗糙度要求(本版的4.3.5.3,1999年版的3.8.5);修改了检验规则(本版的第6章;1999年版的第5章)。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拓天科技有限
公司、浙江三花通产实业有限公司、温州万正汽车泵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红节、冯长虹、赵卫东、吴灵、施勇翔、万良海。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 J96 001-1989; -JB/T 8126.1—1999。
I1
JB/T 8126.1-2010
一种依靠离心力来提高输送液体能量的水泵。
3.2
无自吸式水泵 non-self priming water pump 一种在每次起动前均需将进水管和泵体同时注满输送液体或用辅助装置对进水管进行水管抽气的
水泵。 3.3
水泵转速 water pump speed of rotate n 水泵工作或试验时,实测的转速,简称转速。 注:转速的单位为 r/min。
3.4
标定转速 declared speed of rotate nb 设计图样上所规定的水泵工作转速。 注:标定转速单位为 r/min。
3.5
扬程 pump total head H 单位质量的被输送液体通过水泵时所获得的有效能量增加值除以重力加速度。 注:扬程的单位为 m。
3.6
体积流量 volume flow rate Q 水泵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的液体体积,简称流量。 注:流量的单位为 L/min。
.3.7
轴功率 shaft power p 原动机输送给水泵的功率,亦称输入功率。 注:轴功率的单位为kW。
3.8
有效功率 effective power Pu 单位时间内流过水泵的液体从泵那里得到的有效能量,亦称输出功率。 注:有效功率的单位为kW。
3.9
水泵效率 water pump efficiency n 有效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 注:水泵效率,(%)。
3.10
汽蚀余量 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NPSH
2
JB/T 8126.1-2010
水泵进口处单位质量的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裕能量,亦称净正吸头。 注:汽蚀余量的单位为m。
3.11
临界汽蚀余量 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at critical (NPSH) c 水泵在规定的流量、转速和试验介质的条件下,扬程H下降3%时的汽蚀余量。 注:临界汽蚀余量的单位为 m。
4 技术要求 4.1 总则
水泵产品及零、部件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制造。水泵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应规定水泵产品在标定转速下的流量、扬程等性能指标要求。 4.2水泵 4.2.1形状和位置公差 4.2.1.1水泵安装孔、螺孔的位置度公差为Φ0.4mm。 4.2.1.2水泵安装于主机的平面与水泵安装风扇平面,其距离极限偏差为±1mm。 4.2.1.3水泵安装于主机的平面与水泵安装风扇平面的平行度在Φ100mm圆周内应不大于0.2mm。 4.2.1.4轴承与带轮相对于水泵安装法兰面轴向窜动应不大于0.1mm。 4.2.2试验项目 4.2.2.1性能试验
在规定的转速下水泵各项性能参数值应达到水泵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4.2.2.2汽蚀试验
在标定转速下进行汽蚀试验时,水泵各项汽蚀性能参数应达到水泵图样或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 4.2.2.3密封性试验(下述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进行100%密封性试验) 4.2.2.3.1水压密封试验
水泵按下列要求进行水压密封试验期间不得有渗漏现象: a)水泵按产品图样规定的标定转速,连续运转3min; b)水封安装于进水道内的水泵,进水口处加静压50kPa;水封安装于出水道内的水泵,加静压为
水泵标定出口压力的1.5倍。加压时间3min。
4.2.2.3.2气压密封试验
水泵内腔通入压缩空气,试验压力不小于50kPa,压力平衡时间为10 s,测试时间为5s,泄漏量不大于10 mL/min。 4.2.2.4可靠性试验 4.2.2.4.1水泵进行可靠性试验需符合JB/T50033规定的要求。 4.2.2.4.2采用塑料叶轮的水泵应进行冷浸试验考核。把装有塑料叶轮的水泵置于-5℃~-55℃的环境中,以-10℃为增量,在每一阶段放置时间不少于4h后,目测叶轮与衬套的结合面上不得有裂纹,并观察其配合不得有松动现象,叶轮不允许变形、开裂。 4.2.2.4.3采用塑料叶轮的水泵应进行热变形试验。将塑料叶轮放置于130℃土2℃的介质液体中,蒸煮1h,然后迅速测量其径向变形和轴向变形,径向变形量半径方向不允许超过0.3mm,轴向方向不允许超过0.3mm。 4.2.2.4.4采用塑料叶轮的水泵应进行冷热交变试验。水泵在下列环境中试验:(130℃±5℃)/1h→ (25℃±5℃)/1h→(-40℃±5℃)/1h→(25℃±5℃)/1h为一个循环,共进行四个循环,试
3
JB/T 8126.1—2010
验后检测和观察水泵不允许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 4.2.2.5转动性
总装后用手动转动时不得有卡滞、擦触和响声。按标定转速运转试验时不得有异常响声。 4.2.3防锈、涂漆和清理 4.2.3.1水泵应经防锈处理。 4.2.3.2水泵在装配前装配零件应清洗干净。 4.2.3.3水泵外表面涂漆应均匀,不得有裂纹、脱皮、气孔和堆积等缺陷。 4.2.4保用期
用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自购买之日起12个月内,保用期为2000h,确因制造质量问题造成损坏,制造厂应负责包修、保换和保退。 4.3水泵主要零、部件 4.3.1材料 4.3.1.1 水泵主要零件推荐采用材料的牌号及性能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
表1
零件名称
材料牌号 HT150 ZL101 ZL104 YL108 HT150 08F 3Cr13 40Cr 45 HT150 ZCuSn10Pb1
标准号 GB/T 9439 GB/T 1173 GB/T 9438 GB/T 15115 GB/T 9439 GB/T 699 GB/T 1220 GB/T 3077 GB/T 699 GB/T 9439 GB/T 1176 GB/T 699 GB/T 1348 GB/T 699 GB/T 9439 GB/T 700
水泵壳体
水泵带轮
水泵轴
水泵叶轮
08F QT600-3
水泵传动齿轮
45 HT150 Q235-A ZL101 20 HT150
水泵盖板
GB/T 1173、GB/T 9438
GB/T 699 GB/T 9439
水泵轮毂
4.3.1.2根据需要,水泵主要零件允许选用能满足本部分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其他材料。 4.3.1.3铸造铝合金应符合GB/T1173、GB/T9438的规定。 4.3.1.4 压铸铝合金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4.3.2水泵涡壳 4.3.2.1铸件质量
水泵涡壳铸件不允许有裂纹、疏松、砂眼及明显的粘砂等缺陷。非加工过流表面允许有深度小于 1mm,直径小于3mm,间距大于20 mm,数量少于五个的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