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8126.6-2010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6部分:V带轮 技术条件

JB/T 8126.6-2010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6部分:V带轮 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4 17:32:58



推荐标签: jb 技术 水泵 内燃机 条件 冷却 部分 8126 带轮

内容简介

JB/T 8126.6-2010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6部分:V带轮 技术条件 ICS 27.020 J 96 备案号:2844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126.6—2010 代替 JB/T 6718—1993
内燃机冷却水泵
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oling water pumps Part 6: Grooved pulleys for V-belts -- Specification
2010-07-01实施
2010-02-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 8126.6-—2010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
4 型号分类, 5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带轮槽型和尺寸。 5.3 最小基准直径与最小有效直径 5.4 K值一致性 5.5 形位公差 5.6 外观 5.7 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5.8 安装定位孔尺寸精度.. 5.9 防绣处理。 5.10产品标记. .检验方法 6.1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 6.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贮存,图 1 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轮槽截面图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轮槽截面. 表1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轮槽截面尺寸表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轮槽截面. 表 3带轮最小基准直径与最小有效直径 JB/T 8126.6—2010
前言
JB/T8126《内燃机冷却水泵》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第3部分:总成台架可靠性考核;一第4部分:水封技术条件; -第5部分:水封·试验方法;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
本部分代替JB/T6718-1993《内燃机冷却水泵V带轮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JB/T67181993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有效宽度制用带轮型号和尺寸;修改了检验方法;修改了检验规则;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中部分内容。
与本部分相关配套的标准有:
-JB/T 8126.1--2010F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1部分:总成技术条件: -JB/T8126.2—2010内燃机冷却水泵 第2部分:总成试验方法; -JB/T50033一1999内燃机冷却水泵台架可靠性考核; -JB/T5086.1—1999内燃机水封技术条件; JB/T5086.1—1999内燃机水封试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I77)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红节、叶栩宏、钟君杰。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 6718--1993。 JB/T 8126.6—2010
内燃机冷却水泵
第6部分:V带轮技术条件
1范围
JB/T8126的本部分规定了内燃机冷却水泵V带传动用带轮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分类、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中小功率内燃机冷却水泵V带轮(以下简称带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JB/T81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 ISO 2859-1: 1999, IDT)
GB/T6931.2-2008带传动术语第2部分:V带和多楔带传动术语(ISO1081:1995,MOD) GB/T10412--2002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ISO 4183:1995,MOD) GB/T10413—200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ISO 5290:2001,MOD) GB/T11356.1-2008带传动V带轮(基准宽度制)槽形检验(ISO255:1990,MOD) GB/T11356.2--1997带传动普通及窄V带传动用带轮(有效宽度制)槽形检验(eqvISO9980:
1990)
GB/T11357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T11357--2008,ISO254:1998,MOD) 3 术语和定义
GB/T6931.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槽顶高 depth of groove top ha 轮槽节线至轮槽顶的距离,单位为mm。
3.2
槽根高 depth of groove root hr 轮槽节线至轮槽槽底的距离,单位为mm。
3.3
槽端距 distance between groove center line and end face f 轮槽中心至端面的距离,单位为mm。
4型号分类
带轮按GB/T10412--2002和GB/T10413—2002分类如下:
1 JB/T 8126.6—-2010
a)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 普通V带轮:Z、A、B、C型; 窄 V 带轮:SPZ、SPA、SPB、SPC 型。 b)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 9N/J、15 N/J、25 N/J 型。
5技术要求 5.1总则
带轮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制造。 5.2带轮槽型和尺寸 5.2.1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
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轮槽截面见图1,槽型尺寸和轮槽角度见表1。
图1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轮樽截面表1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轮槽截面尺寸
单位:mm
带轮槽角Φ±0.5° 36°
槽间距
带轮型号
基准 槽顶 槽根
槽端距
34°
38°
32

宽度
普通V 窄V ba harnin hanin 基本值 极限 累积极 frminc
基直径d
偏差* 限偏差 b 12 ±0.3 ±0.6
带轮 带轮
7 9 8.7 11 10.8 14 14.3 19
SPZ 8.5 2
>80
≤80
z
7
》118
SPA 11 2.75
15
±0.3
±0.6
>118
9
A
19 ±0.4 ±0.8 11.5 >190
SPB 14 3.5
≤190
A
SPC 19 4.8 槽间距(两相邻轮槽截面中线距离)e的极限偏差。 同一带轮所有轮槽相对槽间距e基本值的累积偏差不应超过表中规定值。 了值的偏差应考虑带轮的找正。
25.5 ±0.5 ±1
16 >315
≤315
c
5.2.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
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轮槽截面见图2。槽型尺寸和轮槽角度见表2。
2 JB/T 8126.6—2010
X
图 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轮槽截面
表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轮槽截面尺寸
单位:mm
带轮槽角Φ士0.5° 38°
槽间距 e
有效 最小 槽顶最宽度 槽深 大增量 be hcmin
槽端距
36°
40°
42°
带轮型号
基准直径 de
极限 累积极 Fain 偏差 a 限偏差 b
g
基本值
E
S
10.3 ±0.25 ±0.5 9
90 90 150 150 300 300
9 N/J 8.9 8.9 0.2 15N/J 15.2 15.2 0.25 17.5 ±0.25 ±0.5 13 25N/J 25.4 25.4 0.3
250 250 400 400 400 400 560 560
28.6 ±0.4 ±0.8 19
槽间距(两相邻轮槽截面中线距离)e的极限偏差。 b 同一带轮所有轮槽相对槽间距 e 基本值的累积偏差不应超过表中规定值。
5.3 最小基准直径与最小有效直径
保持V带传动性能的带轮最小基准直径与最小有效直径见表3。
表 3带轮最小基准直径与最小有效直径
单位:mm
最小有效直径 derin
最小基准直径dmin
带轮型号
50 75 125 200 63 90 140 224
2 A B c SPZ SPA SPB SPC 9 N/J 15N/J 25N/3
67 180 315
3 JB/T 8126.6—-2010
5.4K值一致性
用量棒测量多槽带轮的跨球尺寸K时,同一只带轮各槽的K值应一致,允差值每更25mm直径为 0.05mm,其最大值不得超过0.30mm。 5.5形位公差 5.5.1轮槽的槽角允许偏差士30″。 5.5.2轮槽两侧面对带轮轴线径向和轴向跳动公差为0.40mm。 5.5.3轮槽任一截面的对称平面与通过带轮轴线的平面成90°角,其极限偏差为土2°。 5.6外观
带轮不允许有裂缝,轮槽和定位孔不允许有气泡及凹陷等铸造缺陷,钣制带轮槽根处最大减薄量不得大于板料实际尺寸的15%,拐角处最大减薄量不得大于10%。 5.7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
带轮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要求按GB/T11357规定。 5.8安装定位孔尺寸精度
钣制带轮安装定位孔尺寸精度为IT9。 5.9防锈处理
带轮须经防锈蚀处理。 5.10产品标记 5.10.1标记组成
带轮的标记由产品名称、带轮槽型、带轮直径、制造型式(铸造或钣制)、槽数和标准号组成。

口 口
标准号槽数制造型式带轮直径带轮槽型带轮
5.10.2标记示例
a)带轮,A 型轮槽,基准直径 90 mm,铸造,两条槽标记为:带轮 A90Z2JB/T8126.6-2010 b)带轮,SPB型轮槽,基准直径100 mm,铸造,一条槽标记为:带轮 SPB100ZJB/T 8126.6---2010 c)带轮,15N/J型轮槽,有效直径200mm,板制,两条槽标记为:带轮 15N/J200B2JB/T 8126.6—2010
6 检验方法 6.1普通和窄V带轮(基准宽度制)
按GB/T11356.1进行。 6.2窄V带轮(有效宽度制)
按 GB/T 11356.2 进行。 7 检验规则 7.1每个产品须经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JB/T 8126.6-2010
7.2需方抽查产品质量时,应按GB/T 2828.1的规定抽检,检验项目、组批原则、抽样方案、判定与复验规则按制造广与客户商定的技术文件。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8.1标志 8.1.1产品上应标明:
a)制造广名称、商标 b)产品标记; c)出厂日期或出厂编号。 标志部位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规定。在产品使用期间应保持完好。
8.1.2包装箱外部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商标和地址; b)产品名称、材料及型号: c)数量和毛重; d)出广日期及防锈有效期; e)“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或符号; f)执行标准号。
8.1.3包装盒、包装箱的标志可以根据需方要求标志其他字样,标志部位、尺寸和方法按产品图样规定。 8.2包装 8.2.1每只带轮在包装前应保证清洁,并作防蚀处理。经包装后再装入包装盒内。 8.2.2每只包装盒应附有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员签章的产品合格证。 8.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磕碰、防雨、防潮。 8.4贮存
带轮应存放在通风和干燥的仓库内。在正常保管情况下,自出广之日起,制造广应保证产品在12 个月内不致锈蚀。
上一章:JB/T 11128-2010 印刷机械 玻璃印刷机 下一章:JB/T 8121-2011 柴油机喷油泵试验台用高压油管组件

相关文章

JB/T 8126.1-2010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1部分:总成 技术条件 JB/T 8126.4-2014 内燃机冷却水泵 第4部分:水封技术条件 JB/T 8126.8-2017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8部分∶变量冷却水泵 JB/T 8126.9-2017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9部分∶电动冷却水泵 JB/T 8126.8-2017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8部分∶变量冷却水泵 JB/T 8126.9-2017 内燃机冷却水泵第9部分∶电动冷却水泵 JB/T 8126.9-2017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9部分:电动冷却水泵 JB/T 8126.8-2017 内燃机 冷却水泵 第8部分:变量冷却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