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83. 120 Q23 备案号:30071-2011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2892010 代替JC/T289--81(199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water absorption of glass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 honeycomb
2010-11-22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C/T289—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C/T289--81(1996)《玻璃钢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JC/T289一81(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题由《玻璃钢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改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增加了前言;
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2章):一增加了原理(见第3章);
修改了试样尺寸(1981年版的第2章,本版的4.2); —-试验步骤中规定了试样需进行预干燥处理(1981年版的4.6,本版的6.3);一修改了恒温水浴的温度(1981年版的4.8,本版的6.4); -增加了酚醛类试样的干燥温度(见6.3);
删去了质量损失率和未经预干燥处理试样的吸水性能计算(1981年版公式1'、公式2°和公式
3)。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中林、张汝光、张小苹。 本标准于1981年首次发布,1996年确认,本次为第 一次修订。
1
JC/T289—2010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吸水性试验方法的原理、试样、试验环境及设备、试验步骤、计算、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的质量吸水百分率、单位体积吸水量、水溶性物质的质量损失百分率。材料的吸水性能一般用于质量检验或选材时的对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原理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蜂窝芯子试样浸人水中,水分子会向试样内部扩散,留存于试样中,同时试样也可能会发生部分溶解于水中,宏观表现为试样质量增加或减少,质量增加的多少反映材料的吸水性能。 而部分固体物质溶于水中即为水溶性物质的质量损失。 4试样 4:1试样制备
按GB/T1446的规定,并应注意使试样的边缘平滑、清洁且无缺损。 4.2试样尺寸
试样为正方形,边长60mm,或至少包含4个完整格子。厚度为产品实际厚度,当产品的厚度未确定时,厚度取15mm。 4.3试样数盘
试样数量为5个。 5试验环境及设备 5.1 试验环境
按GB/T1446的规定。 5.2试验设备
a)天平:感量为0.001g; b)鼓风干燥箱:能控制在(50士2)℃及(105土2)℃; c)干燥器: d)恒温水浴:能控制水温在(23士0.5)℃; e)量具:精度为0.01mm。
6试验步骤 6.1i 试样外观检查按GB/T1446的规定。 6.2 将试样编号后,分别测量试样的长、宽、高,并用α、b、h表示,精确至0.01mm。
JC/T 289—2010
浸泡后再干燥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
7.5计及水溶性物质的质量损失后的单位体积吸水量按公式(6)计算:
W,=m? m3X106
(6)
V
式中: Ws 计及水溶性物质的质量损失后的单位体积吸水量,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浸泡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浸泡后再干燥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体积,计算同公式(3),单位为立方毫米(mm")。
m2 ms V
8试验结果
按GB/T1446的规定。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试验方法和标准号,若浸水时间另有商定,应写出浸水时间; b)试样材料的完整性说明; c)试样的类型、尺寸和表面状况; d)试验室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e)试样外观上的任何观察结果,如翘曲、裂纹、表面纤维裸露等; f)每个试样的测量结果和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g)试验人员、日期及其他; h)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