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GB/T 1617-2023 工业氯化钡

GB/T 1617-2023 工业氯化钡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8 17:48:57



相关搜索: 1617 工业 氯化钡

内容简介

GB/T 1617-2023 工业氯化钡 ICS71.060.50 CCS G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17—2023 代替GB/T1617—2014
工业氯化钡
Barium chlor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发布 GB/T 161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617一2014《工业氯化钡》,与GB/T1617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I类一等品指标,I类产品不分等级(见2014年版的5.2); b) 更改了I类、Ⅱ类一等品中硫化物含量指标要求(见6.2,2014年版的5.2); c) 更改了Ⅱ类一等品中铁含量指标要求(见6.2,2014年版的5.2); d) 更改了I类水不溶物含量指标要求(见6.2,2014年版的5.2); e) 增加了硫酸重量法测定氯化锁含量的方法(见7.3.2); f) 删除了EDTA络合滴定法(Ⅱ类)(见2014年版的6.5.2); g)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锶、钙、铁、钠含量的方法(见7.10); h) 删除了保质期内容(见2014年版的9.4); i) 删除了安全内容(见2014年版的第10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信科环
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鲁渝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宜昌华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宜宾金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深州嘉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自责市大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竹山县秦巴锁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灵、曾开文、王经镇、江超、林福平、曹金成、孙跃荣、程胜、赵国旗、万洋、韩效冲、 陈周、任阔、杨林艳。
本文件于1965年首次发布,1979年第一次修订,1989年第二次修订,2002年第三次修订,2014年第四次修订,本次为第五次修订。
I GB/T1617—2023
工业氯化锁
警告:根据GB12268一2012中表A.1的规定,本产品属于第6类6.1项毒性物质,操作时应小心谨
慎。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氯化钡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氯化锁。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金属热处理、钡盐制造、杀虫剂、脱水剂、电子、仪表、冶金、造纸、颜料、橡胶、塑料、陶瓷、炼油、
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氯碱工业除盐水中硫酸根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49—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4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HG/T3696.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
液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术语和定义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
分子式:BaCl2·2H2O。
1 GB/T1617—2023
相对分子质量:244.26(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分类
5
工业氯化钡根据用途分为两类:
I类为高纯氯化; Ⅱ类为普通氯化钡。
6要求
6.1 外观:白色的片状或粉状结晶。 6.2 工业氯化锁化学成分含量及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II类
项目
I类 99.5 0.003 0.002 0.000 8 0.000 5 0.015 0.005
优等品 99.0 0.15 0.036 0.003 0,001 0.05
一等品 98.0 0.30 0.090 0.006 0.002 0.10
> <
氯化(BaCl·2HzO)w/% 锶(Sr)w/% 钙(Ca)w/% 硫化物(以S计)w/% 铁(Fe)w/% 水不溶物w/% 钠(Na)w/%
≤ <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规定
本文件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表1规定的三级水。试验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和HG/T3696.3的规定制备。 7.2 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检验外观。 7.3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7.3.1 铬酸钡重量法(仲裁法) 7.3.1.1 原理
用乙酸铵调节溶液的pH,在乙酸铵溶液和氨水溶液中重铬酸钾与氯化钡均匀生成铬酸钡沉淀,根据铬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的含量
2 GB/T1617—2023
7.3.2.3 仪器设备
7.3.2.3.1 高温炉:温度能控制在800℃土20℃。 7.3.2.3.2电热恒温水浴:温度能控制在78℃~82℃。 7.3.2.4 试验步骤
称取0.6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30mL水以及2mL盐酸溶液,将溶液加热至沸,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残渣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收集滤液及洗液于500mL烧杯中,加水至溶液体积约为300mL。在搅拌下以均匀速度加10mL热硫酸溶液,盖上表面皿。移至约80℃恒温水浴中保温1h。然后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滤液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沉淀连同滤纸置于预先于800℃士2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埚中,在电炉上低温干燥、灰化,然后置于800℃土2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7.3.2.5 试验数据处理
氯化锁含量以氯化锁(BaC12·2H,O)的质量分数:计,按公式(2)计算:
m: m×1.047 ×100% - w ×2.78...
.....( 2)
wi =
m
式中: m3 - 沉淀与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由7.4或7.10测定出的试样中锶的质量分数;
m: m W2 1.047- - 硫酸锁(BaSO)换算成氯化钡(BaCl·2H?O)的系数; 2.788 锶(Sr)换算成氯化锁(BaClz·2HzO)的系数。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2%。
7.4 4锶含量的测定 7.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7.4.1.1原理
将试样溶解于水,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人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60.7nm波长处,测定锶含量。 7.4.1.2试剂或材料 7.4.1.2.1 盐酸溶液:1十11。 7.4.1.2.2 氯化钾溶液:10g/L。 7.4.1.2.3 锶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锶(Sr)0.05mg,用移液管移取5mL按HG/T3696.2配制的锶标准贮备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7.4.1.2.4水:符合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二级水。 7.4.1.3 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锶空心阴极灯。
4 GB/T1617—2023
7.4.1.4试验步骤 7.4.1.4.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I类约10g、IⅡ类约0.6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5mL盐酸溶液,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4.1.4.2测定
分别移取试验溶液(1类10.00mL,Ⅱ类优等品10.00mL、Ⅱ类一等品5.00mL),置于6个
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mL、0.50mL、1.00mL、1.50mL、2.00mL、3.00mL锶标准溶液和 4mL氯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460.7nm处,用水调零,测定其吸光度。以锶质
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试验溶液中锶的质量。 7.4.1.5 5试验数据处理
锶含量以锶(Sr)质量分数w2计,按公式(3)计算:
ms × 10-3
mX(V./100) X100%
..(3)
W2 =
式中: ms—试验溶液中锶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一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I类不大于
0.0005%,Ⅱ类不大于0.015%。 7.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按7.1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7.5 钙含量的测定 7.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7.5.1.1原理
将试样溶解于水,以硝酸镧为释放剂,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人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22.7nm波长处,测定钙含量。 7.5.1.2试剂或材料 7.5.1.2.1盐酸溶液:1+11。 7.5.1.2.2硝酸镧溶液:10g/L,称取10.0g硝酸镧,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7.5.1.2.3钙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钙(Ca)0.1mg,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配制的钙标准贮备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7.5.1.2.4水:符合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二级水。
5 GB/T1617—2023
7.5.1.3 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钙空心阴极灯。 7.5.1.4 试验步骤 7.5.1.4.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I类约10g、Ⅱ类约2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加人5mL盐酸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5.1.4.2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L试验溶液,置于6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mL、0.01mL、 0.02mL、0.50mL、1.00mL、2.00mL钙标准溶液,再加人2mL硝酸镧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422.7nm处用水调零.测定其吸光度。以钙质
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试验溶液中钙的质量。 7.5.1.5试验数据处理
钙含量以钙(Ca)质量分数w3计,按公式(4)计算:
m6 X 10-3 mX(10/100)
5×100%
...(4)
Ws=
式中: m6——试验溶液中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一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I类不大于
0.0005%,Ⅱ类不大于0.003%。 7.5.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按7.1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7.6 6硫化物含量的测定 7.6.1原理
硫化物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从而测定试样中的硫化
物含量。
7.6.2试剂或材料 7.6.2.1 碘溶液:6.5g/L,称量6.5g碘和17g碘化钾,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保存于带塞的棕色瓶中。 7.6.2.2 冰乙酸溶液:1十9。 7.6.2.3 硫酸溶液:1十8。 7.6.2.4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zSzOs)~0.05mol/L,用移液管移取50mL按HG/T3696.1 配制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6.2.5 淀粉指示液(10g/L)。
6 ICS71.060.50 CCS G 12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17—2023 代替GB/T1617—2014
工业氯化钡
Barium chloride for industrial use
2024-04-01实施
2023-09-07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花管理委赏会 发布 GB/T 161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617一2014《工业氯化钡》,与GB/T1617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I类一等品指标,I类产品不分等级(见2014年版的5.2); b) 更改了I类、Ⅱ类一等品中硫化物含量指标要求(见6.2,2014年版的5.2); c) 更改了Ⅱ类一等品中铁含量指标要求(见6.2,2014年版的5.2); d) 更改了I类水不溶物含量指标要求(见6.2,2014年版的5.2); e) 增加了硫酸重量法测定氯化锁含量的方法(见7.3.2); f) 删除了EDTA络合滴定法(Ⅱ类)(见2014年版的6.5.2); g) 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锶、钙、铁、钠含量的方法(见7.10); h) 删除了保质期内容(见2014年版的9.4); i) 删除了安全内容(见2014年版的第10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信科环
化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鲁渝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宜昌华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宜宾金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深州嘉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自责市大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竹山县秦巴锁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灵、曾开文、王经镇、江超、林福平、曹金成、孙跃荣、程胜、赵国旗、万洋、韩效冲、 陈周、任阔、杨林艳。
本文件于1965年首次发布,1979年第一次修订,1989年第二次修订,2002年第三次修订,2014年第四次修订,本次为第五次修订。
I GB/T1617—2023
工业氯化锁
警告:根据GB12268一2012中表A.1的规定,本产品属于第6类6.1项毒性物质,操作时应小心谨
慎。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氯化钡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氯化锁。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金属热处理、钡盐制造、杀虫剂、脱水剂、电子、仪表、冶金、造纸、颜料、橡胶、塑料、陶瓷、炼油、
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氯碱工业除盐水中硫酸根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049—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4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HG/T3696.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
液的制备
HG/T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术语和定义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
分子式:BaCl2·2H2O。
1 GB/T1617—2023
相对分子质量:244.26(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分类
5
工业氯化钡根据用途分为两类:
I类为高纯氯化; Ⅱ类为普通氯化钡。
6要求
6.1 外观:白色的片状或粉状结晶。 6.2 工业氯化锁化学成分含量及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II类
项目
I类 99.5 0.003 0.002 0.000 8 0.000 5 0.015 0.005
优等品 99.0 0.15 0.036 0.003 0,001 0.05
一等品 98.0 0.30 0.090 0.006 0.002 0.10
> <
氯化(BaCl·2HzO)w/% 锶(Sr)w/% 钙(Ca)w/% 硫化物(以S计)w/% 铁(Fe)w/% 水不溶物w/% 钠(Na)w/%
≤ <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规定
本文件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表1规定的三级水。试验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和HG/T3696.3的规定制备。 7.2 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检验外观。 7.3 氯化钡含量的测定 7.3.1 铬酸钡重量法(仲裁法) 7.3.1.1 原理
用乙酸铵调节溶液的pH,在乙酸铵溶液和氨水溶液中重铬酸钾与氯化钡均匀生成铬酸钡沉淀,根据铬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的含量
2 GB/T1617—2023
7.3.2.3 仪器设备
7.3.2.3.1 高温炉:温度能控制在800℃土20℃。 7.3.2.3.2电热恒温水浴:温度能控制在78℃~82℃。 7.3.2.4 试验步骤
称取0.6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300mL烧杯中,加人30mL水以及2mL盐酸溶液,将溶液加热至沸,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残渣至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收集滤液及洗液于500mL烧杯中,加水至溶液体积约为300mL。在搅拌下以均匀速度加10mL热硫酸溶液,盖上表面皿。移至约80℃恒温水浴中保温1h。然后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滤液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沉淀连同滤纸置于预先于800℃士2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埚中,在电炉上低温干燥、灰化,然后置于800℃土2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7.3.2.5 试验数据处理
氯化锁含量以氯化锁(BaC12·2H,O)的质量分数:计,按公式(2)计算:
m: m×1.047 ×100% - w ×2.78...
.....( 2)
wi =
m
式中: m3 - 沉淀与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由7.4或7.10测定出的试样中锶的质量分数;
m: m W2 1.047- - 硫酸锁(BaSO)换算成氯化钡(BaCl·2H?O)的系数; 2.788 锶(Sr)换算成氯化锁(BaClz·2HzO)的系数。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2%。
7.4 4锶含量的测定 7.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7.4.1.1原理
将试样溶解于水,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人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60.7nm波长处,测定锶含量。 7.4.1.2试剂或材料 7.4.1.2.1 盐酸溶液:1十11。 7.4.1.2.2 氯化钾溶液:10g/L。 7.4.1.2.3 锶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锶(Sr)0.05mg,用移液管移取5mL按HG/T3696.2配制的锶标准贮备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7.4.1.2.4水:符合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二级水。 7.4.1.3 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锶空心阴极灯。
4 GB/T1617—2023
7.4.1.4试验步骤 7.4.1.4.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I类约10g、IⅡ类约0.6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5mL盐酸溶液,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4.1.4.2测定
分别移取试验溶液(1类10.00mL,Ⅱ类优等品10.00mL、Ⅱ类一等品5.00mL),置于6个
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人0mL、0.50mL、1.00mL、1.50mL、2.00mL、3.00mL锶标准溶液和 4mL氯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460.7nm处,用水调零,测定其吸光度。以锶质
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试验溶液中锶的质量。 7.4.1.5 5试验数据处理
锶含量以锶(Sr)质量分数w2计,按公式(3)计算:
ms × 10-3
mX(V./100) X100%
..(3)
W2 =
式中: ms—试验溶液中锶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一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I类不大于
0.0005%,Ⅱ类不大于0.015%。 7.4.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按7.1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7.5 钙含量的测定 7.5.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7.5.1.1原理
将试样溶解于水,以硝酸镧为释放剂,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人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22.7nm波长处,测定钙含量。 7.5.1.2试剂或材料 7.5.1.2.1盐酸溶液:1+11。 7.5.1.2.2硝酸镧溶液:10g/L,称取10.0g硝酸镧,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7.5.1.2.3钙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钙(Ca)0.1mg,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3696.2配制的钙标准贮备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7.5.1.2.4水:符合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二级水。
5 GB/T1617—2023
7.5.1.3 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钙空心阴极灯。 7.5.1.4 试验步骤 7.5.1.4.1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I类约10g、Ⅱ类约2g),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加人5mL盐酸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5.1.4.2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mL试验溶液,置于6个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mL、0.01mL、 0.02mL、0.50mL、1.00mL、2.00mL钙标准溶液,再加人2mL硝酸镧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422.7nm处用水调零.测定其吸光度。以钙质
量(m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处,即为试验溶液中钙的质量。 7.5.1.5试验数据处理
钙含量以钙(Ca)质量分数w3计,按公式(4)计算:
m6 X 10-3 mX(10/100)
5×100%
...(4)
Ws=
式中: m6——试验溶液中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一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I类不大于
0.0005%,Ⅱ类不大于0.003%。 7.5.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按7.1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7.6 6硫化物含量的测定 7.6.1原理
硫化物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从而测定试样中的硫化
物含量。
7.6.2试剂或材料 7.6.2.1 碘溶液:6.5g/L,称量6.5g碘和17g碘化钾,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mL,保存于带塞的棕色瓶中。 7.6.2.2 冰乙酸溶液:1十9。 7.6.2.3 硫酸溶液:1十8。 7.6.2.4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zSzOs)~0.05mol/L,用移液管移取50mL按HG/T3696.1 配制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6.2.5 淀粉指示液(10g/L)。
6
上一章:GB/T 1919-2023 工业氢氧化钾 下一章:GB/T 23962-2023 工业用一乙胺

相关文章

GB/T 1617-2014 工业氯化钡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 GB/T 27562-2011 工业氯化亚铜 GB/T 26520-2011 工业氯化钙 GB/T 38867-2020 电子工业用四氯化硅 GB/T 14602-2014 电子工业用气体 氯化氢 GB/T 18998.2 2003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T 18998.3-2022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