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4369-2022 轮槽拉刀 技术规范

JB/T 14369-2022 轮槽拉刀 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4 15:32:50



相关搜索: jb 技术规范 拉刀 拉刀 14369

内容简介

JB/T 14369-2022 轮槽拉刀 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3692022
轮槽拉刀 技术规范 The turbine disk broaches-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2-10-01实施
2022-04-08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结构型式. 5尺寸和几何公差..

5.1 切削刃部尺寸 5.2 刀体尺寸。 5.3 刀齿几何角度的极限偏差. 5.4各部位齿升尺寸的极限偏差. 5.5 各部宽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5.6 全长尺寸的极限偏差 5.7 几何公差 6外观和表面粗糙度 6.1 外观. 6.2 表面粗糙度 7材料和硬度 7.1 材料. 7.2 硬度 7.3 表面强化处理 8标志和包装 8.1 标志. 8.2 包装
BEiiE
图1 I型拉刀图2 IⅡI型拉刀
表1 粗切齿齿升尺寸极限偏差和相邻齿齿升量差表2刀齿宽度尺寸极限偏差表3刀体底面及侧面直线度公差,表4齿形轮廓度公差. 表5表面粗糙度. 前言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子彦、何勤松、郁爱佳、徐佳斌、冯叶飞、沈士昌、曾宇环。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轮槽拉刀 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轮槽拉刀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尺寸和几何公差、外观、表面粗糙度、材料、硬度、标志和包装。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涡轮盘样槽型线加工用轮槽拉刀(以下简称“拉刀”)的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75t 切削加工用硬切削材料的分类和用途大组和用途小组的分类代号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JB/T7969 拉刀术语
3术语和定义
JB/T79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轮槽拉刀turbinediskbroaches 加工涡轮盘上枞树形等叶片样槽的拉刀。
4结构型式
轮槽拉削为分组切削方式,拉刀结构根据涡轮盘制造商现场加工工况确定,一般分为I型和IⅡI型两种。I型为刀柄连接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I型为刀盒装配结构型式,如图2所示。
标引序号说明:
一刃部;
1- 一 2
一刀体; 标引序号说明:
一刃部;
1
2—刀体; 3——刀盒。
图2Ⅱ型拉刀
5尺寸和几何公差
5.1切削刃部尺寸
拉刀的切削刃部尺寸根据涡轮盘制造商提供的涡轮盘样槽型线尺寸确定。 5.2刀体尺寸
拉刀的刀体尺寸由涡轮盘制造商确定。 5.3刀齿几何角度的极限偏差
拉刀刀齿几何角度的极限偏差按下列规定: a)前角:±1° b)切削齿后角:±30; c)校准齿后角:±15"。
5.4各部位齿升尺寸的极限偏差 5.4.1拉刀粗切齿齿升尺寸极限偏差和相邻齿齿升量差按表1。
表1粗切齿齿升尺寸极限偏差和相邻齿齿升量差
单位为毫米
齿升量 ≤0.06 >0.06~0.08 >0.08
粗切齿齿升尺寸极限偏差
相邻齿齿升量差
≤0.010 ≤0.015 ≤0.020
±0.010 ±0.015 ±0.020
5.4.2拉刀校准齿与其尺寸相同精切齿齿升尺寸的极限偏差为±0.010mm,尺寸一致性不大于0.005mm,且其不能有正锥度。 5.5 各部宽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5.5.1刀齿宽度尺寸极限偏差按表2。
表2 2刀齿宽度尺寸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宽度基本尺寸
极限偏差
-0.0
≤10 >10~30 >30
0 0.015 0 0.018
5.5.2拉刀刀体宽度尺寸极限偏差按h7。 5.6全长尺寸的极限偏差
拉刀全长尺寸极限偏差按js15。 5.7几何公差 5.7.1拉刀刀体底面及侧面在每300mm长度上的直线度公差按表3的规定。
表3刀体底面及侧面直线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刀体宽度基本尺寸
刀体底面及侧面直线度公差
≤16 >16
0.010 0.006
5.7.2 拉刀刀齿侧面对刀体同一侧面的平行度公差等于其刀齿宽度公差值。 5.7.3 拉刀刀齿中心面对刀体中心面的对称度公差等于其刀齿宽度公差值。 5.7.4 拉刀顶面校准齿及与其尺寸相同的切削齿对底面平行度公差为0.010mm 5.7.5 拉刀的齿形轮廓度公差按表4。
表4齿形轮廓度公差
单位为毫米
零件齿形轮廓度公差
拉刀齿形轮廓度公差
≤0.010 >0.010
0.005 0.008
6拉刀刀体基准侧面与刀体基准底面垂直度公差为0.010mm。
5.7.6
6 外观和表面粗糙度
6.1外观 6.1.2 拉刀切削刃应锋利,不应有毛刺、崩刃及磨削烧伤。 6.1.3拉刀容屑槽连接应圆滑,不能有台阶。 6.2表面粗糙度
拉刀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值按表5的规定。
表5表面粗糙度
单位为微米
部位刀齿刃带表面
表面粗糙度Ra
0.2 0.2 0.4 0.2 0.4 0.4
精切齿、校准齿前刀面
粗切齿前刀面刀齿后刀面刀齿侧面刀体两侧及底面
7 材料和硬度
7.1材料
拉刀可采用含钻高速钢(代号:HSS-E)、高性能粉末高速钢(代号:HSS-E-PM)或其他同等及以上性能的高速工具钢制造;也可采用硬质合金制造,硬质合金材料牌号选用按GB/T2075分类分组的规定,选用代号为P20~P30、K20~K30或M20~M30的硬质合金。 7.2硬度
用高速钢制造的拉刀热处理硬度: a)刀齿部:应不低于66HRC b)前导部:应不低于60HRC: C)柄部:45HRC~55HRC。
7.3表面强化处理
拉刀可进行涂层等表面强化处理。
8标志和包装
8.1标志 8.1.1拉刀上标志应持久,且在非夹持部位,标志凸出量不大于0.03mm,且标志应有以下内容:
a)制造厂商标; b)产品规格; c)产品编号; d)制造年月。 8.1.2 2拉刀包装盒上应有以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地址和商标; b)产品名称; c)产品编号; d)产品规格; e)制造年月。
8.2 包装 8.2.1 拉刀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包装应牢靠并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伤。 8.2.2 2装运时外包装应使用符合GB/T6543规定的瓦楞纸箱或木箱,箱内应有防止互相碰撞的隔离材料。
上一章:JB/T 14367-2022 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可换端头 下一章:JB/T 14366-2022 渐开线花键拉刀检测方法

相关文章

JB/T 14222-2021 轮槽铣刀 技术条件 JB/T 12163.2-2015 数控轴向轮槽铣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7962-2010 圆拉刀 技术条件 JB/T 9992-2011 矩形花键拉刀技术条件 JB/T 7969-2011 拉刀术语 JB/T 12163.1-2015 数控轴向轮槽铣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JB/T 9993-2011 带侧面齿键槽拉刀 JB/T 14366-2022 渐开线花键拉刀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