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570—2016
现场动平衡测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Balance Measuring Instruments
2016-06-27 发布
2016-09-27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570—2016
现场动平衡测量分析仪
校准规范
JJF 1570—2016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ynamic
Balance Measuring Instruments
归口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本规范委托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1570—2016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朱沙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方 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曾 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JJF1570—2016
目
录
引言
(IⅡ) (1 )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7) (7) (8) (8) (8) (9) (11) (14)
范围 2 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平衡效率 4 概述· 5计量特性· 5. 1 传感器参考灵敏度 5. 2 幅频特性 5.3 幅值线性度. 5. 4 相频特性 5. 5 相位线性度, 5.6 通道一致性 5. 7 转速· 5.8 平衡效率 6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校准用标准装置及其他设备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校准项目 7.2 校准方法· 8 校准结果表达· 8.1 校准记录·· 8.27 校准证书 8.3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9复校时间间隔附录A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附录B校准证书的内容附录 C 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1
I
JJF1570—2016
引
本规范依据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编写。其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按照JJF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编写。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ⅡI
JJF1570—2016
现场动平衡测量分析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现场动平衡测量分析仪(以下简称动平衡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105—2000 转速表检定规程 JJG134—2003 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检定规程 JJG233—2008 压电加速度计检定规程 JJG644—2003 振动位移传感器检定规程 JJG676—2000 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 JJG834—2006 动态信号分析仪 JJF1059.1一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平衡效率balanceefficiency
转子经过一次平衡试验后振动的变化量与初始振动的比值。以公式(1)表示:
V.-Vi
n= V. X100%
(1)
式中: V。 转子初始振动量; V1经过一次平衡试验后转子的剩余振动量。
4概述
动平衡仪是由一个鉴相器、多个振动传感器及主机组成,是用于测量和分析旋转机械转子不平衡量大小和方位的分析仪器。其主要应用于工业现场,校准已安装在机器上转子的现场动平衡。动平衡仪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振动传感器1 振动传感器n
动平衡仪主机
鉴相器
转子
0
图1动平衡仪测量原理图
I
JJF1570—2016
5计量特性 5.1传感器参考灵敏度
参考灵敏度是在参考频率点所标定的传感器灵敏度,其校准扩展不确定度为3% (k=2)。 5.2幅频特性
动平衡仪幅频特性应满足士5%的要求。
5.3幅值线性度
动平衡仪幅值线性度应满足十5%的要求
5.4相频特性
动平衡仪相频特性校准,应给出动平衡仪的相移值。
5.5相位线性度
动平衡仪相位线性度应满足士2%的要求。
5.6通道一致性
动平衡仪任意两通道之间的一致性,其幅值比和相位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通道一致性
幅值比/dB
±0.1 ±1
相位差/(°)
5.7转速
动平衡仪转速测量准确度等级在1.5级以上。 5.8平衡效率
经平衡后,初始不平衡量应减少60%以上。 注:以上指标不是用于合格性判别,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3℃士5℃;相对湿度:≤80%;电源电压的变化应在额定电压的士10%的范围内。 实验室及其周围环境应无振动和冲击源,无强电场、强磁场、强声场的干扰。
6.2校准用标准装置及其他设备 6.2.1振动标准装置
动平衡仪校准用的振动标准装置包括绝对法振动标准装置和比较法振动标准装置。 振动标准装置技术指标见表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