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349—2014
通用计数器
Universal Counters
2015-02-01实施
2014-08-01发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G 349—2014
通用计数器检定规程
JJG 349—2014 代替JJG349—2001
VerificationRegulation of
theUniversal Counters
归口单位: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南京新联电讯仪器有限公司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计量中心
本规程委托全国时间频率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G 349—2014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董莲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郭春梅(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陈亚军(南京新联电讯仪器有限公司)刘其华(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胡立志(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金蓉(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刘红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计量中心)
JJG349—2014
目 录
引言 1 范围·
(Ⅱ) (1) (1) (1) (1) (1) (1) (2) (2) (2) (2) (2) (3) (3) (3) (7) (7) (8) (9) (11) (13)
引用文件· 3 术语 4 概述
2
计量性能要求 5. 1 输入特性· 5. 2 频率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5.3 周期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5. 4 时间间隔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5. 5 内置时基振荡器.
5
通用技术要求计量器具控制.
6
检定条件· 7. 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7.37 检定结果的处理··· 7. 4 检定周期. 附录A 通用计数器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附录 B 通用计数器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页格式附录 C 通用计数器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格式附录 D 通用计数器检定原始记录数据页格式
7. 1
-
JJG349—2014
引言
本规程是对JJG349一2001进行的修订。与JJG349一2001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提高了频率测量上限、周期测量下限和时间间隔测量下限;新增引言、术语内容,提出有效分辨力概念;修改、补充了计量性能要求内容;细化并明确了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修改、补充周期测量误差检定方法;一补充时间间隔测量误差中的单通道脉冲宽度检定方法;
-
-
新增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页格式、检定结
果通知书检定结果页格式、检定原始记录数据页格式。
本规程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349—2001。
II
JJG349—2014
通用计数器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频率测量范围在18GHz以下的通用计数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引用文件
JJG180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 JJG181石英晶体频率标准 JJG292原子频率标准 JJG841 微波频率计数器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术语
有效分辨力effectiveresolution 仪器显示测量结果中稳定、准确的最低数位所代表的量值。
4概述
通用计数器基本工作原理是以适当的逻辑电路,在预定的标准时间(闸门时间)内累计待测输人信号的振荡次数,或在待测时间间隔内累计标准时间(时基)信号的个数,进行频率、周期和时间间隔的测量;基本电路由输人通道、时基产生与变换单元、 主门、控制单元、计数及显示单元等组成;具有多种测量功能,主要包括频率、周期和时间间隔测量,通常还包括频率比、任意时间间隔内脉冲个数以及累加计数等测量功能。 5计量性能要求 5.1输人特性
输入特性见表1。
表1输入特性
测量功能
计量性能
频率
周期
时间间隔
测量范围 (0~1)GHz (1~18)GHz 输人灵敏度
1 ns~10 ns 33~~— 20)dBm (10~300)mV
10ns~100s 2 ns~10's
33~ - 20)dBm
(10~300)mV
-
-
(有效值)
1
JJG349—2014
5.2频率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MPEr:±(AXf+,)
式中: MPE, 频率测量最大允许误差,Hz;
A一一内置时基振荡器频率准确度; f 被测频率,Hz; ,—有效分辨力,Hz。
5.3周期测量最大允许误差
MPE:±(AXT+)
式中: MPET 周期测量最大允许误差,S;
A- 内置时基振荡器频率准确度; T 被测周期,s; ——有效分辨力,s。
5.4时间间隔测量最大充许误差
MPE:±(AXt+)
式中: MPE, 时间间隔测量最大允许误差,S;
A——内置时基振荡器频率准确度; t——被测时间间隔,s; ,——有效分辨力,s。
5.5内置时基振荡器 5.5.1开机特性:10-7~10-11; 5.5.2 日频率波动:10-7~10-11; 5.5.3日老化率:10-7~10-11; 5.5.41s频率稳定度:10-8~10-12; 5.5.5频率复现性:10-7~10-11; 5.5.6频率准确度:10-6~10-10
注1:检定时,上述各技术指标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注2:内置时基为高稳晶振、振荡器及GNSS控振荡器时,性能要求依据相应规程并以产品
说明书为准。
6通用技术要求
被检通用计数器不应有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控制旋钮及按键应能正常动作,输入插座应牢固可靠,其前或后面板上应具有仪器名称、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或序列号、电源要求等
接通电源后,按说明书操作,被检通用计数器自校及自诊断功能、各种测量功能等应正常。 2
JJG349—2014
7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7.1检定条件 7.1.1检定用设备 7.1.1.1参考频标
输出信号频率包含5MHz、10MHz等。频率稳定度应优于被检频率稳定度3倍,其他技术指标如日老化率、频率准确度等应优于被检相应技术指标一个数量级 7.1.1.2频标比对系统
输入信号频率包含5MHz、10MHz等。取样时间包含1s、10s等,测量带宽应大于相应取样时间倒数的5倍,比对不确定度应优于被检相应取样时间频率稳定度 3倍。 7.1.1.3合成信号发生器
频率范围:满足被检频率测量范围要求;频率准确度:优于被检频率准确度一个数量级;电平范围:满足被检输人电平范围要求;电平最大允许误差:士0.5dB(0GHz~1GHz)、±1dB(1GHz~18GHz)。
7.1.1.4标准时间间隔发生器
时间间隔范围:满足被检时间间隔测量范围要求;频率准确度:优于被检频率准确度一个数量级;信号形式:单路输出单个正、负脉冲或正、负脉冲列;两路输出单个正、负脉冲或
正、负脉冲列;
信号电平:一5V~十5V范围内连续可调,分辨力应优于10mV。 7.1.1.5功率计
频率范围:满足被检频率测量范围要求:电平范围:满足被检输人电平范围要求;电平最大允许误差:士0.5dB。
7.1.2环境条件 7.1.2.1环境温度
可在(15~30)℃范围内任选一点,检定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应超过士2℃,并且不应有温度突变 7.1.2.2环境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小于80%。
7.1.2.3供电电源
交流电源电压:(220士10)V;交流电源频率:(50士1)Hz。
7.1.2.4周围无影响正常检定的电磁干扰和机械振动。 7.2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