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874—2021
机械堵塞法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wellhead master valves replacement
by mechanical plugging method
2021—11-15实施
2021-09—07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1874—202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5 方案设计要求 5.1 基础数据 5.2 施工方案
4.
作业工具及相关材料要求作业步骤及相关技术要求 7.1 资料准备 7.2 安装 7.3 堵塞 7.4 拆卸待更换闸阀 7.5 安装新闸阀 7.6 拆除带压换阀工具 7.7 恢复井口装置并试压 8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附录A(资料性)典型的井口闸阀编号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带压换阀工具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录C(资料性)带压换阀作业步骤确认单
6
7
心
Q/SY0187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大庆油田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骁,刘祥康,杨健,张华礼,罗伟,郑有成,杨盛,王锐,李玉飞
宋颐、侯培培、刘吉明、张超、刘东明、何敏、杨成彬。
II
Q/SY01874—2021
机械堵塞法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机械堵塞法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的总体要求,方案设计要求,作业工具及相关材料要求,作业步骤及相关技术要求,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水井机械堵塞法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A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手本文件;五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 钻井和采油设备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 SY/T5225 石油天然气钻井。
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 6277 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 SY/T6610 硫化氢环境井下作业场所作业安全规范 Q/SY02553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械堵塞法 mechanical plugging method 利用传送杆将堵塞器送至预定位置坐封后,阻断井内流体与外界通道,并在作业全过程对堵塞器
机械锁定。 3.2
井口主控阀 wellhead master walves 靠近井口大四通内侧的第 只闸阀。
3.3
带压换阀switchwalvewithpressure 在闸阀上游存在压力情况下,对该闸阀进行更换。
4总体要求
实施机械堵塞法带压更换井口主控阀的油气水井应满足以下条件:
作业井在施工作业期间井口压力能控制在70MPa以内;待更换闸阀具有堵塞器送人,取出和有效堵塞的通道:
Q/SY 01874—2021
待更换闸阀或其相邻闸阀应处于可控状态:一井口区域环境具备安全作业条件。
5方案设计要求 5.1基础数据 5.1.1地质资料:所属区块名称。地理位置、钻井数据(包括井别、井型、开钻日期、完钻日期、完钻层位、完钻井深、人工井底、完井方法、固井质量)、生产简况(包括井口压力变化、产量,目前地层压力。井口压力、流体组分等)。 5.1.2井身结构:井身结构图、套管及油管组合、钢级、外径、壁厚、井下工具及下人深度等 5.1.3井口装置: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压力等级。井内管柱悬挂方式。井口装置整体照片非标井口应提供井口装置结构尺寸及示意图 5.1.4井场及周边情况:同井场油气水井的分布及生产情况。井场内管网分布情况,施工井场50m 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井场周围500m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房,矿山、国防设施。高压电线,水力资源情况描述。 5.1.5其他:井口隐患部位特写照片或描述。各闸阀能否正常开关,闸阀泄漏情况:地表有无窜漏各层套管环空压力情况,井口周边环境照片和可能影响带压换阀作业的井下复杂情况描述。 5.1.6其他风险提示。 5.2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换阀工艺方案选择。针对井口压力超过35MPa的井,应配套应急压井等安全措施。 一井口整改工具技术参数要求。
施工准备。 一施工工序及主要施工步骤。 一工程风险分析、安全提示及主要控制措施。 一工程主要工作量及主要设备材料。 一质量,安全,环保,并控,应急处置及要求。
6作业工具及相关材料要求
6.1带压换阀工艺采用全程不丢手机械锁定工艺技术。 6.2典型带压换阀工具包括:举升系统(螺杆及液缸)、液压锁定装置。机械锁定工具,传送杆及堵塞器(含密封胶简),防喷管等,其安装结构示意图见附录B。 6.3在施工井井口压力条件下,带压换阀工具所有受力部件强度安全系数应不低于2.5,关键部件(包括堵塞器,传送杆,支撑螺杆,液缸,防喷管,锁定板等)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受力部件无损检测和机械性能检测合格报告,带压换阀工具在使用10井次或1年后(以先到为准)应进行检测检验。 6.4在含硫化氢井作业时,带压换阀工具与井内流体接触部分,如堵塞器(含密封胶筒)、传送杆防喷管等部件应采用满足该井工况的抗硫材质并满足SY/T6610的要求,并提供带压换阀工具的材质报告。 6.5根据预定坐封位置通径选择堵塞器。确保坐封后可有效阻断井内压力。 2
Q/SY01874—2021
6.6堵塞器的密封胶简不可重复使用。 6.7密封胶筒按批次进行试压,抽检量不少于10%,不足10个时按1个进行抽检。
7作业步骤及相关技术要求 7.1资料准备 7.1.1 施工前应对施工井基本数据进行现场核实 7.1.2施工前应针对施工井并况确定施工步骤,并在作业过程中进行步步确认,作业步骤确认单示例见附录C。 7.2 安装 7.2.1 在待更换闸阀相邻闸阀上安装带压换阀工具,采用外侧锁定装置锁定传送杆。 7.2.2 对连接部位按目前井口关井压力试压合格。 7.3 堵塞 7.3.1 缓慢开启闸阀,将堵塞器送至预定堵塞位置,确认堵塞位置无误后坐封堵塞器。 7.3.2 缓慢泄堵塞器下游压力至OMPa,观察15min。检查确认堵塞有效 7.4 拆卸待更换闸阀 7.4.1 拆卸待更换闸阀与原井口装置连接螺栓,移出待更换闸阀。 7.4.2 采用内侧锁定装置对传送杆进行二次锁定, 检查确认无误。 7.4.3 解除外侧锁定,取出待更换闸阀下游所有部件。 7.4.4 拆卸待更换闸阀过程中。应采用机械装置平稳移出或送人闸阀,不得碰撞堵塞器传送杆。 7.5 安装新闸阀 7.5.1 检查确认新闸阀、钢圈。钢圈槽无损伤。并清洗干净, 7.5.2 平稳送人新闸阀及钢圈。 7.5.3 恢复外侧锁定,解除内侧锁定。 7.5.4 安装新闸阀,并对新安装闸阀验漏合格, 7.5.5 安装新闸阀过程中, 应采用机械装置平稳移出或送人闸阀 不得碰撞堵塞器传送杆。 7.6 拆除带压换阀工具 7.6.1 解封堵塞器,启动液压系统将堵塞器退出新闸阀,关闭新闸阀 7.6.2 泄新闸阀下游压力至OMPa。 7.6.3拆除带压换阀工具。 7.7恢复井口装置并试压
恢复原井口装置,按照Q/SY02553的要求对井口装置试压合格。
8质量,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
8.1新安装的井口闸阀应符合GB/T22513的相关要求。
3
Q/SY 01874—2021
8.2 作业人员进人井场前,应正确穿戴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8.3项目管理单位应选派熟悉带压换阀工艺技术的人员组织施工,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设计和有关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8.4 施工单位应针对设计中的风险提示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 8.5 应避免在夜间及大风,浓雾、沙尘、冰香,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下施工。 8.6 现场施工中禁止其他影响施工安全的行为,并避免施工区域内有其他交叉作业。 8.7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不能正对闸阀流体出口方向。 8.8 施工过程中防火、防爆应按照SY/T5225相关规定执行。 8.9 在含硫化氢井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按SY/T6277的要求配备个人呼吸保护设备。便携式监测仪等防护设施,并对防护设备的选择、使用。检查和维护进行培训。个人呼吸保护设备的安放位置应便于快速方便取得。 8.10在含硫化氢井作业时,带压换阀工具上的泄压管线应接至距井口30m以外的下风方向,在泄压前应对出口处先点火,确保含硫化氢气体点火燃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