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120.10 J6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4124.2—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 第2部分:
技术条件
Multi-linktogglecoldextrusionpress--Part2:Specification
2022-04-01实施
2021-1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4124.2—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 一般性要求. 3.2 结构和性能. 3.3 安全与防护 3.4 噪声, 3.5 气动和润滑. 3.6 电气系统 3.7 铸件、锻件、焊接件 3.8 加工 3.9 装配. 3.10 精度. 3.11 外观 4试验方法 4.1 基本参数检验.. 4.2 基本性能检验.. 4.3 空运转试验. 4.4 噪声检验 4.5 装模高度调整试验 4.6 负荷试验. 4.7 超负荷试验 4.8 安全检验 4.9 电气系统检验 4.10 加工检验. 4.11 装配检验... 4.12 精度检验... 4.13外观检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2出厂检验. 5.3型式检验. 6包装、运输和贮存 6.1包装 6.2运输.. 6.3 贮存...
A
.
9
6
8
4
:d -
JB/T14124.2—2021
前言
JB/T14124《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参数;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1412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启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信盟装备股
份有限公司、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厦门欧圣斯科技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勇一精锻有限公司、中南铝车轮制造(广东)有限公司、 佛山晟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施永飞、林航、王英、张清林、陈晓慧、王培芹、樊增辉、万峰、范振标、刘锦华、陈文舜、罗惠敏、张晓东。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
JB/T14124.2-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14124的本部分规定了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公称力为1600kN~25000kN的立式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以下简称冷挤压压力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576 5机床润滑系统 GB/T 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06 标牌 GB 17120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GB/T 23281 锻压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JB/T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 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 JB/T 5775 锻压机械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JB/T8356 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 8609 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 JB/T14124.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第1部分:基本参数 JB/T14124.3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第3部分:精度
3技术要求
3.1一般性要求 3.1.1冷挤压压力机应符合JB/T1829的规定,其技术文件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且其应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方可投入生产。 3.1.2冷挤压压力机应具有铭牌和指示操作、润滑和安全等要求的标志或标牌。标牌的型式或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中的形象化符号应符合JB/T3240的规定。 3.1.3每台冷挤压压力机应在适当明显的位置固定产品标牌,产品标牌的内容应包括:
一产品型号、名称;一产品主要参数;一产品出厂编号、制造日期;
1
JB/T14124.2—2021
一制造商名称、商标;一执行标准编号。
3.1.4配套的外购件(包括电气、液压、气动等元件)应取得合格证,并应与机器同时进行运行试验。 3.1.5冷挤压压力机出厂时,应备有必需的附件和易损件。特殊附件由用户和制造商共同商定,随机供应或单独订货。 3.1.6冷挤压压力机应能安装自动送料和出料装置。 3.1.7冷挤压压力机的刚度应≥10000kN/mm。对于新产品或改进设计的产品,应进行刚度测试。 3.1.8重要运动副如高速负载齿轮、装模高度调节主要零件、滑块导轨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3.1.9冷挤压压力机基本参数应符合JB/T14124.1的规定。 3.2结构和性能 3.2.1冷挤压压力机应有由主连杆、摆杆、调距连杆、曲轴、固定座等构成的多连杆肘杆式机械传动机构。 3.2.2 滑块在公称力行程间尚下运行时挤压力遂渐增大 3.2.3滑块在公称力行程间向下运行时加速度减慢 3.2.4滑块运动至下死点(公称力行程终点)时应有保压时间。 3.3安全与防护 3.3.1冷挤压压力机的安全应符合GB17120的规定。 3.3.2冷挤压压力机的外露运动及旋转零部件等有可能对人身或设备造成损伤的部位,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置防护罩壳;工作危险区应配置联锁防护装置,确保联锁防护装置打开后冷挤压压力机立即停止运转。 3.3.3冷挤压压力机应具有紧急停止装置,并安装于便于操纵的部位。 3.3.4冷挤压压力机应在飞轮的适当部位标示旋转方向的箭头。 3.3.5冷挤压压力机的离合器与制动器动作应联锁并应协调、灵敏、可靠。进、排气系统应用双联电磁控制阀控制。 3.3.6冷挤压压力机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验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3.7需要在离地面2m以上工作时,冷挤压压力机应设置检修平台和防护栏杆。 3.3.8冷挤压压力机高度超过8m时,其应分段设置扶梯、检修平台及防护栏杆。扶梯应设置通、断电装置,确保攀登扶梯时,冷挤压压力机处于断电状态。 3.3.9检修平台的脚踏板应用防滑板,脚踏板的边缘应高起50mm,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050mm。 3.3.10冷挤压压力机离地面高度为4m以上时应在冷挤压压力机顶部安装红色标高灯。 3.4噪声
冷挤压压力机的噪声声压级不应高于85dB(A),测量应在空运转时按连续行程工作规范进行,测量方法应符合GB/T23281的规定。 3.5气动和润滑 3.5.1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液压元件应符合GB/T 7935的规定。 3.5.2冷挤压压力机应配置可靠的润滑系统,确保各运转部位得到有效的润滑;应有防渗漏和集油、 回收等装置,并在每个分油器上设有缺油报警装置。
2
JB/T14124.2—2021
3.8.3采用精刨、磨削或其他机械方法加工的滑动导轨、轴瓦、轴(导)套等,用涂色法检验其接触情况,轴瓦的轴向和导轨的长度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80%,导轨的宽度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60%, 3.8.4滑块的导轨面应与工作面垂直。其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0.03mm,其两导轨面应等高,等高误差不应大于0.03mm。 3.9装配 3.9.1冷挤压压力机应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不允许装入图样上未规定的零件,装配到冷挤压压力机上的零部件应符合质量要求。 3.9.2冷挤压压力机的清洁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9.3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紧固后用0.05mm塞尺进行检验,允许塞尺局部塞入,其塞入深度不大于20mm,接触面间可塞入塞尺部位累计长度不应大于可检周长的10%。重要结合面包括:立柱与上横梁,立柱与工作台,工作台与工作台板,导轨与立柱,离合器座与上横梁,拉紧螺母与上横梁、工作台,轴瓦外径与多连杆。 3.9.4轴瓦外径与其轴瓦座应紧密接触,接触面积用涂色法进行检查,不应小于85%。 3.9.5 5啮合齿轮装配后的轴向错位不应大于表4的规定。
表4
单位为毫米
小齿轮、轮缘宽度
轴向错位 2.5
≤50 >50~150 >150
4 6
3.9.6 6传动齿轮副的接触面积在齿宽方向上不应少于60%,在齿高方向上不应少于40%。 3.9.7 飞轮部装后应进行静平衡试验和校正,其不平衡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9.8 飞轮部装后应检验飞轮的圆跳动公差,圆跳动公差不应大于表5的规定。
表5
单位为毫米
圆跳动公差
飞轮直径 ≤1000 >1000~2000
径向 0.10 0.15 0.20
轴向 0.20 0.30 0.40
>2 000
3.9.9离合器、制动器部件上的旋转零件,在装配前应进行静平衡试验和校正;在总装后的空运转试验中,不允许有明显的振动和轴向窜动,并应平稳、可靠、联锁协调,其窜动不应大于0.5mm。 3.9.10冷挤压压力机运转时不应有不规则的冲击声、尖叫声或装配不当引起的噪声。 3.9.11 冷挤压压力机选用的液压、气动元件应符合GB/T7935、GB/T7932的规定。 3.9.12 气动系统的管路、接头、法兰、气缸均应密封良好、连接可靠,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9.13 冷挤压压力机各种管路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并用管夹固定,工作时不得与其他零件发生摩擦或碰撞。
4
JB/T14124.2—2021
3.10精度
精度应符合JB/T14124.3的规定。 3.11外观 3.11.1冷挤压压力机表面不应有技术文件未规定的凸起、凹坑、粗糙不平及其他损伤。零部件及门、 盖结合处应平整、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 3.11.2冷挤压压力机外露的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锈蚀。外露的焊缝应修整平直、匀称。 3.11.3发蓝、电镀零件表面应光洁、无脱落现象。 3.11.4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凸出零件表面;定位销应略凸出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凸出螺母之外,凸出部分不应过长或参差不齐。 3.11.5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固定位置应正确、平整、牢固、不歪斜;铭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 3.11.6零件未加工表面应涂漆,涂漆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
4试验方法
4.1 基本参数检验
基本参数检验应在无负荷情况下进行,实测各项误差不应大于表6的规定。
表6
检验项目滑块行程mm
极限偏差行程量的+2% 行程次数的士3% 高度尺寸的+3% 调节量的+5%
滑块行程次数次/min 最大装模高度mm 装模高度调节量mm
注:极限偏差计算结果(绝对值)小于1时按1计。 4.2基本性能检验
冷挤压压力机在空运转试验前或在空运转试验过程中应按下列项目进行基本性能检验:
检验安全装置的安全可靠性;试验滑块运行的各种规范操作动作的灵活性;试验装模高度调节的准确性;检验指示器、计数器的准确性;检验附属装置的准确性;检验润滑、气动、液压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有效性;一检验工作台板尺寸的适用性。
4.3空运转试验 4.3.1冷挤压压力机应进行空运转试验。空运转试验包括单次行程、连续行程、寸动行程试验和装模高度调整试验。 4.3.2空运转试验时间应不少于4h,其中连续行程的空运转试验不少于2h,单次行程的空运转试验不少于1.5h。 4.3.3单次行程的空运转试验时,离合器和制动器每分钟接合次数应使单次行程次数占滑块连续行程次数的百分比符合表7的规定。
5
ICS25.120.10 J6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4124.2—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 第2部分:
技术条件
Multi-linktogglecoldextrusionpress--Part2:Specification
2022-04-01实施
2021-12-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4124.2—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3.1 一般性要求. 3.2 结构和性能. 3.3 安全与防护 3.4 噪声, 3.5 气动和润滑. 3.6 电气系统 3.7 铸件、锻件、焊接件 3.8 加工 3.9 装配. 3.10 精度. 3.11 外观 4试验方法 4.1 基本参数检验.. 4.2 基本性能检验.. 4.3 空运转试验. 4.4 噪声检验 4.5 装模高度调整试验 4.6 负荷试验. 4.7 超负荷试验 4.8 安全检验 4.9 电气系统检验 4.10 加工检验. 4.11 装配检验... 4.12 精度检验... 4.13外观检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5.2出厂检验. 5.3型式检验. 6包装、运输和贮存 6.1包装 6.2运输.. 6.3 贮存...
A
.
9
6
8
4
:d -
JB/T14124.2—2021
前言
JB/T14124《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基本参数;一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14124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启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江苏兴锻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信盟装备股
份有限公司、南通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厦门欧圣斯科技有限公司、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勇一精锻有限公司、中南铝车轮制造(广东)有限公司、 佛山晟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施永飞、林航、王英、张清林、陈晓慧、王培芹、樊增辉、万峰、范振标、刘锦华、陈文舜、罗惠敏、张晓东。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II
JB/T14124.2-202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14124的本部分规定了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公称力为1600kN~25000kN的立式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以下简称冷挤压压力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576 5机床润滑系统 GB/T 7932 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06 标牌 GB 17120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GB/T 23281 锻压机械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JB/T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JB/T 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 JB/T 5775 锻压机械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JB/T8356 机床包装技术条件 JB/T 8609 锻压机械焊接件技术条件 JB/T14124.1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第1部分:基本参数 JB/T14124.3 多连杆肘杆式冷挤压压力机第3部分:精度
3技术要求
3.1一般性要求 3.1.1冷挤压压力机应符合JB/T1829的规定,其技术文件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且其应按照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方可投入生产。 3.1.2冷挤压压力机应具有铭牌和指示操作、润滑和安全等要求的标志或标牌。标牌的型式或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中的形象化符号应符合JB/T3240的规定。 3.1.3每台冷挤压压力机应在适当明显的位置固定产品标牌,产品标牌的内容应包括:
一产品型号、名称;一产品主要参数;一产品出厂编号、制造日期;
1
JB/T14124.2—2021
一制造商名称、商标;一执行标准编号。
3.1.4配套的外购件(包括电气、液压、气动等元件)应取得合格证,并应与机器同时进行运行试验。 3.1.5冷挤压压力机出厂时,应备有必需的附件和易损件。特殊附件由用户和制造商共同商定,随机供应或单独订货。 3.1.6冷挤压压力机应能安装自动送料和出料装置。 3.1.7冷挤压压力机的刚度应≥10000kN/mm。对于新产品或改进设计的产品,应进行刚度测试。 3.1.8重要运动副如高速负载齿轮、装模高度调节主要零件、滑块导轨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3.1.9冷挤压压力机基本参数应符合JB/T14124.1的规定。 3.2结构和性能 3.2.1冷挤压压力机应有由主连杆、摆杆、调距连杆、曲轴、固定座等构成的多连杆肘杆式机械传动机构。 3.2.2 滑块在公称力行程间尚下运行时挤压力遂渐增大 3.2.3滑块在公称力行程间向下运行时加速度减慢 3.2.4滑块运动至下死点(公称力行程终点)时应有保压时间。 3.3安全与防护 3.3.1冷挤压压力机的安全应符合GB17120的规定。 3.3.2冷挤压压力机的外露运动及旋转零部件等有可能对人身或设备造成损伤的部位,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配置防护罩壳;工作危险区应配置联锁防护装置,确保联锁防护装置打开后冷挤压压力机立即停止运转。 3.3.3冷挤压压力机应具有紧急停止装置,并安装于便于操纵的部位。 3.3.4冷挤压压力机应在飞轮的适当部位标示旋转方向的箭头。 3.3.5冷挤压压力机的离合器与制动器动作应联锁并应协调、灵敏、可靠。进、排气系统应用双联电磁控制阀控制。 3.3.6冷挤压压力机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和验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3.7需要在离地面2m以上工作时,冷挤压压力机应设置检修平台和防护栏杆。 3.3.8冷挤压压力机高度超过8m时,其应分段设置扶梯、检修平台及防护栏杆。扶梯应设置通、断电装置,确保攀登扶梯时,冷挤压压力机处于断电状态。 3.3.9检修平台的脚踏板应用防滑板,脚踏板的边缘应高起50mm,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050mm。 3.3.10冷挤压压力机离地面高度为4m以上时应在冷挤压压力机顶部安装红色标高灯。 3.4噪声
冷挤压压力机的噪声声压级不应高于85dB(A),测量应在空运转时按连续行程工作规范进行,测量方法应符合GB/T23281的规定。 3.5气动和润滑 3.5.1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规定,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的规定,液压元件应符合GB/T 7935的规定。 3.5.2冷挤压压力机应配置可靠的润滑系统,确保各运转部位得到有效的润滑;应有防渗漏和集油、 回收等装置,并在每个分油器上设有缺油报警装置。
2
JB/T14124.2—2021
3.8.3采用精刨、磨削或其他机械方法加工的滑动导轨、轴瓦、轴(导)套等,用涂色法检验其接触情况,轴瓦的轴向和导轨的长度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80%,导轨的宽度方向上的接触面积不应少于60%, 3.8.4滑块的导轨面应与工作面垂直。其垂直度误差不应大于0.03mm,其两导轨面应等高,等高误差不应大于0.03mm。 3.9装配 3.9.1冷挤压压力机应按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不允许装入图样上未规定的零件,装配到冷挤压压力机上的零部件应符合质量要求。 3.9.2冷挤压压力机的清洁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9.3重要的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紧固后用0.05mm塞尺进行检验,允许塞尺局部塞入,其塞入深度不大于20mm,接触面间可塞入塞尺部位累计长度不应大于可检周长的10%。重要结合面包括:立柱与上横梁,立柱与工作台,工作台与工作台板,导轨与立柱,离合器座与上横梁,拉紧螺母与上横梁、工作台,轴瓦外径与多连杆。 3.9.4轴瓦外径与其轴瓦座应紧密接触,接触面积用涂色法进行检查,不应小于85%。 3.9.5 5啮合齿轮装配后的轴向错位不应大于表4的规定。
表4
单位为毫米
小齿轮、轮缘宽度
轴向错位 2.5
≤50 >50~150 >150
4 6
3.9.6 6传动齿轮副的接触面积在齿宽方向上不应少于60%,在齿高方向上不应少于40%。 3.9.7 飞轮部装后应进行静平衡试验和校正,其不平衡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9.8 飞轮部装后应检验飞轮的圆跳动公差,圆跳动公差不应大于表5的规定。
表5
单位为毫米
圆跳动公差
飞轮直径 ≤1000 >1000~2000
径向 0.10 0.15 0.20
轴向 0.20 0.30 0.40
>2 000
3.9.9离合器、制动器部件上的旋转零件,在装配前应进行静平衡试验和校正;在总装后的空运转试验中,不允许有明显的振动和轴向窜动,并应平稳、可靠、联锁协调,其窜动不应大于0.5mm。 3.9.10冷挤压压力机运转时不应有不规则的冲击声、尖叫声或装配不当引起的噪声。 3.9.11 冷挤压压力机选用的液压、气动元件应符合GB/T7935、GB/T7932的规定。 3.9.12 气动系统的管路、接头、法兰、气缸均应密封良好、连接可靠,并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3.9.13 冷挤压压力机各种管路应布置合理、排列整齐,并用管夹固定,工作时不得与其他零件发生摩擦或碰撞。
4
JB/T14124.2—2021
3.10精度
精度应符合JB/T14124.3的规定。 3.11外观 3.11.1冷挤压压力机表面不应有技术文件未规定的凸起、凹坑、粗糙不平及其他损伤。零部件及门、 盖结合处应平整、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 3.11.2冷挤压压力机外露的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锈蚀。外露的焊缝应修整平直、匀称。 3.11.3发蓝、电镀零件表面应光洁、无脱落现象。 3.11.4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凸出零件表面;定位销应略凸出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凸出螺母之外,凸出部分不应过长或参差不齐。 3.11.5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固定位置应正确、平整、牢固、不歪斜;铭牌应固定在明显位置。 3.11.6零件未加工表面应涂漆,涂漆表面应平整、光滑、均匀一致。
4试验方法
4.1 基本参数检验
基本参数检验应在无负荷情况下进行,实测各项误差不应大于表6的规定。
表6
检验项目滑块行程mm
极限偏差行程量的+2% 行程次数的士3% 高度尺寸的+3% 调节量的+5%
滑块行程次数次/min 最大装模高度mm 装模高度调节量mm
注:极限偏差计算结果(绝对值)小于1时按1计。 4.2基本性能检验
冷挤压压力机在空运转试验前或在空运转试验过程中应按下列项目进行基本性能检验:
检验安全装置的安全可靠性;试验滑块运行的各种规范操作动作的灵活性;试验装模高度调节的准确性;检验指示器、计数器的准确性;检验附属装置的准确性;检验润滑、气动、液压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有效性;一检验工作台板尺寸的适用性。
4.3空运转试验 4.3.1冷挤压压力机应进行空运转试验。空运转试验包括单次行程、连续行程、寸动行程试验和装模高度调整试验。 4.3.2空运转试验时间应不少于4h,其中连续行程的空运转试验不少于2h,单次行程的空运转试验不少于1.5h。 4.3.3单次行程的空运转试验时,离合器和制动器每分钟接合次数应使单次行程次数占滑块连续行程次数的百分比符合表7的规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