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9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8 09:15:35



相关搜索: 技术 数控 条件 车床 曲轴 部分 连杆 轴颈 13585 连杆

内容简介

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ICS 25.040.20 J 5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第2部分:技术条件
CNC crank connecting rod journal lathes-Part 2: Specifications
2020-01-01实施
2019-05-0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585.2—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技术要求. 4附件和工具. 5 安全卫生
n
加工和装配质量. 7 空运转试验. 7.1温升试验 7.2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检验, 7.3 功能试验. 7.4 空运转功率试验 (抽查) 7.5 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 8负荷试验线性轴线最小设定单位试验.
6
9
9.1 试验方法 9.2 误差计算. 9.3 允差.. 9.4 检验工具, 10原点返回试验. 10.1 试验方法. 10.2 误差计算. 10.3 允差... 10.4检验工具. 11精度检验... 12 随机技术文件参考文献 JB/T 13585.2—2019
前言
JB/T13585《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精度检验第2部分:技术条件。
本部分为JB/T13585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机床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惠芳、董全宏、展海瑜、杨继珍、张斌斌、严鹤飞、王兴海、李祥文。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1I 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第2部分:技术条件
1 范围
JB/T13585的本部分规定了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的制造和验收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为1000mm~1600mm、最大工件长度至8000mm的数控曲轴
连杆轴颈车床(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576-2002 机床润滑系统 GB/T 7932—2003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9061—2006 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 GB 15760—2004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421.5-—2015 机床检验通则第5部分:噪声发射的确定 GB/T 23570—2009 金属切削机床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572—2009 金属切削机床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25372—2010 金属切削机床 精度分级 GB/T 25373—2010 金属切削机床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GB/T 25374—2010 金属切削机床 清洁度的测量方法 GB/T25376—2010 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T 13585.1-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第1部分:精度检验
3技术要求
3.1本部分是对GB/T9061—2006、GB/T25373—2010、GB/T25376—2010等的具体化和补充。按本部分验收机床时,应同时对上述标准中未经本部分具体化的其余验收项目进行检验。 3.2验收机床时,应按GB/T25372-一2010规定的V级精度考核。
4附件和工具
4.1应随机供应表1所列附件和工具。
1 JB/T 13585.2—2019
表 1
数量 1套 1套
名称专用夹具专用工具调整垫铁
按机床规格确定
4.2扩大机床使用性能的特殊附件,应根据用户的要求按协议供应。
5安全卫生
5.1 机床电气系统的安全应符合GB5226.1一2008的规定。 5.2 机床液压系统应符合GB/T23572—一2009的规定。 5.3 机床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2002的规定。 5.4 机床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2003的规定。 5.5 溜板、右主轴箱应设有极限位置的安全保险装置。 5.67 机床工作时有切屑和切削液飞溅的部位,为防止切屑的伤害和切削液站污,应设防护装置。 5.7 纵、横向导轨容易被尘屑磨损的部位应设置防护装置。 5.8紧固工件的液压和电动夹紧装置,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突然停止供电、供油以及液压夹紧装置的压力下降时,应能可靠地夹持工件。 5.9按GB/T16769一2008的规定检验机床噪声,机床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尖叫声和不规则的冲击声,在不带工件的各级转速条件下进行噪声测量,整机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3dB(A)。 5.10防护拉门及主轴箱变速手柄的操纵力应均匀,且不应超过160N。 5.11本章中未规定的安全检验项目还应符合GB15760一2004的规定。
6加工和装配质量
6.1 床身、床鞍、主轴箱体等为重要铸件,在粗加工后应进行时效处理。 6.2床身与右主轴箱导轨副、床身与床鞍导轨副、床鞍与滑板导轨副为重要导轨副,应采取耐磨措施。 6.3焊接件应符合GB/T23570一2009的规定,重要的焊接件要进行无损检测,不应有裂纹。 6.47 机床的主轴副、丝杠副、蜗杆副及高速重载齿轮副等易磨损主要零件,应采取与寿命相适应的耐磨措施。 6.5下列结合面按“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
a)床身与床身(拼接床身)的结合面; b)齿条与床身的结合面(螺钉紧固面); c)传动杠支架与基体的结合面。
6.6下列结合面按“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的要求考核:
a)床身与左主轴箱的结合面; b)刀架体与横滑板的结合面; c)刀架体与压板的结合面; d)进给箱与床鞍的结合面。
6.7下列导轨副按“滑(滚)动导轨”的要求考核:
a)床身与床鞍导轨副; b)床鞍与滑板导轨副。
2 JB/T 13585.2—2019
6.8右主轴箱与床身导轨副应按“移置导轨”的要求考核。 6.9拼接床身定位销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锥销工作长度的60%,并应均布在接缝的两侧 6.10按GB/T25374一2010的规定检验机床的清洁度。主轴箱及液压油箱内部清洁度按重量法进行检验,其单位体积中脏物的质量:主轴箱不应超过400mg/L;液压油箱不应超过200mg/L。其他部位按目测、手感法检验,不应有明显脏物。
7空运转试验
7.1温升试验
机床的主运动机构应从低速起,做低、中、高速运转(有级变速的机床应从最低速度起按各级速度依次运转,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 min),在最高速度时应运转足够的时间(不得少于1 h), 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检查主轴轴承的温度和温升。其温度不应超过70℃,温升不应超过40℃。 7.2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检验 7.2.1对各线性轴线上的运动部件,分别用低、中、高进给速度和快速进行空运转试验,其运动应平稳、可靠,高速时无振动,低速时无明显爬行现象。 7.2.2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的实际偏差,不应超过指令值或标牌指标值的土5%。 7.3功能试验 7.3.1用按键、开关或人工操纵对机床进行下列功能试验(手动功能试验),试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a)任选一种主轴转速,起动主轴进行正转、反转、停止(包括制动)的连续操纵试验,连续操纵
不少于10 次。 b)主轴做低、中、高转速的变换试验。 c)任选一种进给速度(或进给量),将起动、进给和停止动作连续操纵,在Z轴和X轴的全部行
程上做工作进给和快速进给试验。Z轴和X轴的快速进给试验可以在大于1/2全行程上进行。 正、反向连续操作不少于10次。
d)在Z轴和X轴的全部行程上,做低、中、高进给速度(或进给量)的变换试验。 e)用手摇脉冲发生器或单步做溜板、滑板的进给试验。 f)用手动或机动使右主轴箱在其全行程上做移动试验。 g)有锁紧机构的运动部件,在其全部行程的任意位置上做锁紧试验。 h)回转刀架进行各种转位试验。 i)排屑装置进行运转试验。 j)进行数字控制装置的各种指示灯、阅读机、通风系统等功能试验。 k)进行机床的安全、保险、防护装置功能试验。 1)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做密封、润滑、冷却性能试验,要求调整方便、动作灵活、润滑良好、
冷却充分,各系统无渗漏现象。
7.3.2用数控指令对机床做下列功能试验(自动功能试验,可与7.5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合并进行),试验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a)主轴进行正转、反转、停止及变换转速试验(无级变速机构按低、中、高速进行试验,有级变
速机构按各种转速进行试验); b)进给机构做低、中、高进给速度(或进给量)及快速进给变换试验; c)回转刀架进行各种转位试验;
3 JB/T 13585.2—2019
d)试验进给坐标的超程保护、手动数据的输入、坐标位置显示、回基准点、程序序号指示和检索、
程序暂停、程序结束、程序消除、单独部件进给、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直线切削循环、锥度切削循环、圆弧切削循环、刀具位置补偿、螺距补偿、间隙补偿等功能的可靠性和动作的灵活性。
7.43 空运转功率试验(抽查)
主传动系统空运转功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7.5整机连续空运转试验
机床用数控程序在全部功能下模拟工作状态做不切削连续空运转试验,整个运转过程中不应发生故
障。连续空运转时间为48h,每个循环时间不超过15min,每循环之间休止时间不应超过1min。
8负荷试验
8.1本系列机床应做下列负荷试验,当制造商不具备试验条件时,经用户同意,试验可在用户处进行。
a)机床承载工件最大重量的运转试验(抽查); b)机床主传动系统最大扭矩试验; c)机床最大切削抗力试验; d)机床主传动系统最大功率试验(抽查)。
8.2机床承载工件最大重量的运转试验,应采用低速及设计规定的高速进行,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0min。 8.3机床主传动系统的最大扭矩、最大切削抗力和最大功率试验,其试件材料、切削参数等按切削规范的规定。 8.4各项负荷试验时,机床应平稳、可靠。
9线性轴线最小设定单位试验
9.1试验方法
先以快速使直线运动轴线上的运动部件向正(或负)向移动一定距离后停止,再向同一方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以此位置作为基准,然后仍向同一方向每次给出1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共给出 20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使运动部件连续移动、停止,并测量其在每个指令下的停止位置,然后从上述的最终位置,继续向同一方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使运动部件移动并停止。从此位置再向负(或正)向给出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使运动部件大约返回到上述最终的测量位置,在这些正向和负向的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下运动部件的停止位置均不做测量。然后从上述的最终测量位置开始,仍向负(或正)向每次给出1个,共给出20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继续使运动部件连续移动、停止,大约返回到基准位置,测量其在每个指令下的停止位置,如图1所示。
4 JB/T13585.2—2019
实际移动距离
数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下、 运动部件的停止位置不做测量
更图?
a
8
t
5
&& ④

测量范围、
e 由
bee 效q
最小设定单位
图 1
至少在行程的中间及靠近两端的三个位置分别进行测量。每个线性轴均应检验。误差按以三个位置上的最大误差值计。 9.2误差计算 9.2.1最小设定单位误差S。
最小设定单位误差按公式(1)计算。
S,=|L;-mlmax
(1)
式中: L, -某个最小设定单位指令的实际位移,单位为毫米(mm);
个最小设定单位的理论位移,单位为毫米(mm)。
m
注:实际位移的方向若与指令的方向相反,其位移量为负值。 9.2.2 最小设定单位相对误差 Sb
最小设定单位相对误差按公式(2)计算。
2 Sb= i=1
-20m
(2)
X 100%
20m
式中:
24
-连续20个最小设定单位的实际位移的总和,单位为毫米(mm)。
9.3允差
S,按制造商设计规定;S,不应大于25%。 9.4检验工具
激光干涉仪。
5
上一章:JB/T 13586.1-2019 外球面球轴承套圈自动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下一章:JB/T 13585.1-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相关文章

JB/T 13585.2-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3585.1-2019 数控曲轴连杆轴颈车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JB/T 11774.3-2014 数控重型曲轴旋风车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JB/T 11774.2-2014 数控重型曲轴旋风车床 第2部分:精度检验 JB/T 13092.2-2017 数控油缸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12405.2-2015 数控芯棒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8325.2-2006 数控重型卧式车床第2部分∶技术条件 JB/T 8326.2-2017 数控仪表卧式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