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130.3—2012 代替Q/SY1130.3—2007
效能监察工作规范第3部分:项目实施
Specif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supervisory work-
Part 3 : Project implementation
201207—03发布
2012一09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130. 3—2012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前期准备 5 实施监察
4
监察报告后续工作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示例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示例附录C(资料性附录) 成品油销售管理效能监察示例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招标管理效能监察示例·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资金管理效能监察示例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化工产品营销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考文献
6
7
10
16
22
27 31 36
Q/SY 1130.3—2012
前言
Q/SY1130《效能监察工作规范》分为9个部分:一第1部分:基本规范(代替Q/SY1130.1一2007);
第2部分:项目实施方案(代替Q/SY1130.2一2007);
一
第3部分:项目实施(代替Q/SY1130.3一2007);一第4部分:效能监察工作底稿;一第5部分:效能监察证据(代替Q/SY1130.4一2007);一第6部分:效能监察报告(代替Q/SY1130.5一2007);
第7部分:成果统计(代替Q/SY1130.6一2007);
一
一第8部分:奖励与惩处(代替Q/SY1130.7一2007);
第9部分:组卷及归档(代替Q/SY1130.8一2007)。 本部分为Q/SY1130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Q/SY1130.3一2007《效能监察工作指南 第3部分:项目实施》。与Q/SY 1130.3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第1章“范围”;
修改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
修改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一“立项”更改为“前期准备”(见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删除了“准备”(见2007年版的第5章);
一
删除了“实施”(见2007年版的第6章);
-
删除了“总结”(见2007年版的第7章);
-
删除了“后续工作”(见2007年版的第8章);增加了第5章“实施监察”;
一
增加了第6章“监察报告”;一增加了第7章“后续工作”;一增加了《资金管理效能监察》、《化工产品营销管理效能监察》两个示例(见附录E和附录
F)。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效能监察标准化直属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监察部。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吉林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陕西销售分公
司、青海油田分公司、长城钻探分公司、华南化工销售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琦、冯殿钧、孙明涛、刘琨、张淑清、杨勇、张鹏、常荣华、杨晓勇、王培宜、李雁飞、王兴丽、顿伟、刘旭东、于涛、廖锐、程开宏、周冀。
本部分代替Q/SY1130.3—2007。 Q/SY1130.3一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CNPC 130.3—2007。
一
1
Q/SY 1130.3—2012
效能监察工作规范第3部分:项目实施
1范围
Q/SY1130的本部分规定了效能监察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程序、方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
(以下统称所属企业)各级监察部门及效能监察人员实施效能监察项目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1130.1效能监察工作规范第1部分:基本规范 Q/SY1130.2效能监察工作规范第2部分:项目实施方案 Q/SY1130.4效能监察工作规范 第4部分:效能监察工作底稿 Q/SY1130.6效能监察工作规范第6部分:效能监察报告 Q/SY1130.9效能监察工作规范第9部分:组卷及归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案件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纪检字[2001]17号
3术语和定义
Q/SY1130.1和Q/SY113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效能监察项目实施project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supervision 监察组按照批准的效能监察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效能监察任务的过程
4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主要内容如下: a)成立监察组,监察组以监察人员为主,相关部门人员参与,或者聘请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的
人员参加,具体负责效能监察项目的实施。 b) 收集整理监察依据,理清监察项目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关键岗位权限,找准主要监察点,明
确监察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步骤,编制实施方案。 c) 对监察组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法律法规、企业相关制度及项目实施方案培训,明确工作
任务、工作方法及具体要求。 d)向被监察单位发送通知,告知监察内容、实施时间、监察组人员以及配合监察工作的要求。
1
Q/SY 1130.3—2012
5实施监察
5.1监察程序
监察程序如下: a)听取情况汇报。监察组向监察对象通报实施效能监察的目的、内容、要求和相关事宜,听取
监察对象生产经营管理及涉及监察内容有关情况的工作汇报。
b) 查阅相关资料。监察组向监察对象索取与监察内容相关的有关管理制度和文件(包括相关
的账册、会计凭证等),掌握有关管理人员工作分工和管理制度、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c) 确定监察重点。结合了解到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确定效能监察重点范围和内容。 d) 现场监察。对照效能监察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监察。 e) 分析情况。对监察情况进行梳理,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初步整改意见和建议。 f) 编制效能监察工作底稿。对工作事实、发现的问题及判断问题的依据等如实记录。 g) 交换意见。向监察对象通报监察情况,听取意见,并对效能监察工作底稿予以确认。
5.2监察内容
检查监察对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时限性。具体监察内容视效能监察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内容包括:
a)合法性。监察对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使权力是否合法,有
无越权行为。
b) 合规性。监察对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符合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及领导人员廉洁从业相
关规定,是否按规定接受监督。 c) 合理性。监察对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否突出效率、效
益、质量、安全,是否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d)时限性。监察对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按照规定标准、时间及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3监察方式方法
监察方式方法内容如下: a)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可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等方式对所监察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多次
检查。 b)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实际,可设立临时意见箱和举报电话。 c) 运用综合调查、统计分析、重点解剖、个别谈话、勘查现场等方法,对监察对象有关工作情
况进行复核、验证,对工作成果及发现问题进行认定。 d) 对监察中发现的非保密问题,应及时与监察对象沟通,在意见产生分歧时,监察组应客观
公正地对认定的事实、性质及依据予以充分说明,防止主观臆断;对在监察中发现的需要保密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e)1 监察中应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注意利用其他监督部门的工作成果(如审计报告
等),对在监察中发现涉及专业技术方面的疑难问题,应及时向有关专业管理部门咨询,必要时也可聘请中介机构完成对特定事项的检查和认定工作。
f)如发现案件线索需立案进行调查的,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案件检查工
作暂行规定》(纪检字[2001]17号)移交。 g)可借助企业内部相关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h)“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见附录A;“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见附录
2
Q/SY 1130. 3—2012
B;“成品油销售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见附录C;“招标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见附录D; “资金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见附录E;“化工产品营销管理效能监察”示例参见附录F。
5.4效能监察工作底稿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作事实、发现的问题及判断问题的依据等如实记录,编制效能监察工作
底稿。
效能监察工作底稿应符合Q/SY1130.4的规定。
61 监察报告
6.1监察结束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证据和效能监察工作底稿进行整理、汇总,对监察对象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披露和原因分析,研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6.2撰写效能监察报告,经监察部门领导审定,以适当方式向被监察单位反馈。 6.3效能监察报告应符合Q/SY1130.6的规定。
7后续工作
后续工作内容如下: a)在效能监察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填报效能监察数据,上载效能监察实施方案、报告、有关责
任追究文书等。 b)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和组卷归档工作,组卷及归档应符合Q/SY1130.9的规定。
3
Q/SY 1130.3—20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示例
物资采购管理效能监察
1监察方式
在项目实施阶段,不应局限于监察对象提供的汇报和材料,要通过查阅采购物资的相关审批资
料,查看采购依据,了解采购过程,查验采购实物,追踪物资流向,从中发现物资采购管理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是否依法、依规履行职能。监察中可以采取随机监察和重点监察两种方式。随机监察又可以分为全面随机监察和部分随机监察。
1.1全面随机监察
采用全面随机监察方式时,应对物资采购管理的各业务部门按照一定比例,随机选出部分采购项目,对每个项目的物资计划、采购过程、价格、合同、质量、物流、结算、供应商选择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地监察。通过这种监察,可以确定负责该项目的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是否依法、依规履行了相应职能,发现各环节是否存在管理问题。
1.2部分随机监察
采用部分随机监察方式时,应先选出部分种类的采购物资,对一个或几个采购环节进行监察。如果在监察中发现某一采购环节存在某种问题,可以对大量的其他采购物资的同类采购环节,进行有目的的监察,以确定是否属于共性问题。如果仅是个别采购物资存在的问题,也可对存在问题的采购物资进行全面监察,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问题。
1.3重点监察
采用重点监察方式时,应通过分析使用单位(用户)投诉、审计线索和随机监察发现的问题,确
定某一采购物资在某个采购环节可能存在违纪违规或者不当管理行为,对该采购物资的这些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监察,进而确定是否确实存在违纪违规或者不当管理行为。如果确实存在一种或几种违规或不当管理行为,应就同类问题对更多的其他采购物资进行重点监察,进而确定这些行为的性质,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机制上的缺陷。这样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某个管理人员有违纪违规行为时,应采取重点监察的方法,对其参与的其他采购物资,做进一步的监察。
2监察环节、内容、切入点和方法
物资采购管理一般包括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价格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物流
管理、结算管理、供应商管理等环节。在效能监察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监察内容、切入点和方法。
4
Q/SY 1130.3—2012
2.1计划管理 2.1.1监察内容
a) 计划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是否健全,管理人员是否能严格按规定履职。 b) 需求计划是否在投资批复下达以后提报,需求计划资金额是否超出投资批复。 c) 需求计划内容是否准确,是否将与工程项目设计不相符的物资列人需求计划,以谋求部门或
个人私利;需求计划提报是否及时,是否存在先使用后提报需求计划的问题。 d) 需求计划物资数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按照生产建设计划或设计变更等需要及时调整采购
物资需用计划;有无与供应商串通虚报计划、擅自扩天采购品种及数量,造成积压和资金占用浪费问题。
e) 需求计划物资的规格、标准、计量单位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存在技术过剩,是否存在以设
计、技术、使用要求等为借口,变相指定供应商或特殊物资的情况 f) 需求计划及追加的补充计划是否按照规定审批,追加的补充计划是否属于急需物资。 g) 采购计划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是否按照需求计划进行编制,是否按照程序审批。
2.1.2监察切入点
项目投资批复文件、需求计划、需求计划审批资料、重大设计变更审批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审批资料等。
2.1.31 监察方法
a) 查阅项目投资批复文件和需求计划,监察计划物资是否属于投资批复项目。 b) 查阅需求计划,监察物资需求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是否及时、准确。 c) 查阅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的审批资料,监察计划的审批程序是否合规。 d)对照需求计划与采购计划及需用物资部位,监察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的一致性及计划内容
的合理性。 e)查阅重大设计变更审批材料,监察物资需求计划是否进行相应修改。
2.2采购管理 2. 2.11 监察内容
a) 采购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是否健全,管理人员是否能严格按规定履职。 b) 是否严格按照物资分级管理权限的规定进行采购,有无越权采购或对采购计划进行肢解,
降低审批权限和规避招标的问题。
c) 网上目录式采购物资,是否存在以变通或其他方式采购的问题。 d) 具备电子商务采购条件的物资,是否全部进行电子商务采购。 e) 是否存在超计划采购的行为。 f) 在编制采购方案前是否进行平衡利库工作,使库存储备保持合理水平。 g) 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物资是否实行招标采购。 h) 采购所依据的技术资料、图纸是否经过试用部门及人员确定认可,并签订相关的技术协议。 i) 选择的供应商是否是网络成员,非网络成员是否经过专门部门审批认可。 j) 采购人员是否按采购方案组织实施采购。 k) 物资采购金额超过概预算,是否经投资控制部门批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