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74-2011 职业健康工作指南

Q/SY 74-2011 职业健康工作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7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31 16:40:54



相关搜索: 健康 工作指南 职业 74

内容简介

Q/SY 74-2011 职业健康工作指南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74-2011 代替Q/SY74—2007
职业健康工作指南
Guidelines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work
2011-03-30发布
2011一05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74—2011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领导承诺和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3
4
5
6
.
8
9
10
11 职业健康教育 12 检查与评估
- Q/SY7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Y74—2007《健康工作管理指南》,与Q/SY74—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修改为《职业健康工作指南》;删除过期的标准,增加新的卫生标准,更新已被替代的标准和规范;标准各章节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由原来的15章调整为12章。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职业病防治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明明、门晓棠、柯继红、熊运实、关晶萍、西晓静、许文博、叶宏、张东
普、董定龙、王多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Y74—2003,Q/SY74—2007。
Ⅱ Q/SY 74—2011
职业健康工作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工作的预防、控制、检测、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及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 205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SY/T6772气体防护站设计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规范质安字【2004]78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1号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4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职业健康 occupational health 对工作场所内产生和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
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险,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3.2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参见卫生部、劳动和保障部发布的《职业病目录》。
1 Q/SY74-2011
3.3
职业危害occupationalhazard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员工可能导致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职业病和伤害。
3.4
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s factor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
因素。 3.5
职业病危害事故occupational accidents 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造成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3.6
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 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
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3.7
职业健康监护 occupational health (medical) surveillance 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
收集,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将健康检查的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3.8
工作场所workplace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领导承诺和方针目标
4
4.1领导承诺 4.1.1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就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做出明确的承诺。承诺应告知全体员工并向社会公布。承诺内容应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 4.1.2 企业各级管理者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落实以下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严格遵守国家、所在地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健康管理的法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所属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及工作相关疾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健康权益不受侵害;确保职业健康工作所需资源的提供与落实;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及职业危害事故。
4.2方针目标 4.2.1 企业职业健康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 4.2.2 企业各项决策、工作策划、生产运行等应做到:
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满足职业健康管理的法规、政策、标准要求;
2 Q/SY 74—2011
有效地识别、控制职业活动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杜绝或降低职业病发生;对职业健康工作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保证职业健康方针科学、有效、适用。
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
5
5.1 组织机构 5.1.1企业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委员会为职业健康工作的决策机构。 5.1.2企业HSE管理部门为职业健康工作主管部门,应设置职业健康管理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5.1.3企业应成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依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职业健康技术服务。 5.2职责 5.2.1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贯彻执行国家、所在地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健康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分析企业职业健康工作形势,讨论决策重大职业健康工作事项;审定企业职业健康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工作目标和资源投人计划;审定重大职业健康风险、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等;监督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情况及体系的运行情况;审定职业健康重大奖惩决定,为职业健康体系运行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供支持。
5.2.2HSE管理部门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对职业健康工作计划进行监督和考核;负责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识别、评估,制定职业健康风险消减控制方案,监督方案的落实与执行;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宣传培训工作,定期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估;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组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负责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应急预案,督导应急演练;组织或参加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工作,负责职业病患者的管理。
5.2.3工会、人事劳资、计划规划、财务、生产调度、设备管理等部门应按照职业健康总体工作计划做好相关工作。 5.2.4企业应明确所属单位及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管理模式与工作要求。 5.3资源 5.3.1经费
企业应提供满足职业健康工作需要的支撑费用,包括但不限于:
职业病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费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配置与维护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与评价费用;
3 Q/SY74—201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费用;职业健康监护费用;职业卫生培训费用;职业病病人诊断、治疗、赔偿与康复费用;工伤保险等费用。
5.3.2人员 5.3.2.1企业应按职工总数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人数少于300人的单位至少配备一名职业健康专(兼)职人员。 5.3.2.2职业健康专(兼)职人员应具有职业健康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和工作经历。 5.3.2.3企业应对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5.3.3物资与装备
企业应为职业健康管理过程提供必要物资与装备,包括但不限于: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设备、设施与报警装置;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和医疗用品;通信器材和交通工具;职业健康培训设施等。
5.4文件资料控制 5.4.1 企业应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资料的管理,并制定档案和文件接收、发放、借阅、 使用、回收、保密和保存等管理制度。 5.4.2资料管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及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职业健康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和专题会议记录;职业健康风险清单、检测及评价档案;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档案;职业病危害隐患治理档案;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档案、台账及使用记录;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档案;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档案;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记录及其他职业健康工作资料等。
5.5信息交流
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内部及外部间的信息交流渠道。
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检测
6.1危害因素识别 6.1.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工作应在主管部门组织下,由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医师、 4
上一章:Q/SY 06521-2016 炼油化工建设项目EPC总承包管理规范 下一章:Q/SY 61-2011 节能节水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相关文章

Q/SY 08528-2017 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 Q/SY 1528-2012 石油企业职业健康监护规范 Q/SY 1306-2010 野外施工职业健康管理规范 Q/SY 08518-2022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手册编写指南 Q/SY 1518-2012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编写指南 Q/SY 08002.3-202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 Q/SY 1002.3-2015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 Q/SY 1002.2-2014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2部分: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