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69—2014
油气井常规钢丝作业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nventional slickline operation
2014—12—31发布
2015—03—01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1769—2014
目 次
前言
.......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1
3
4. 作业前准备现场作业程序及技术要求
.....
..
5
安全控制要求
6
3
T
Q/SY 176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1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虎、王祖文、陈磊、龙庆、白明伟、樊兴安、路安平、米虎宁。
Ⅱ
Q/SY1769—2014
油气井常规钢丝作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丝作业的施工准备、现场作业程序及技术、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常规井下作业中的钢丝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73油田测井和试井绞车 SY5225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钢丝作业 slickline operation 使用钢丝进行井下工具的投放、提升、打捞、开关等一系列施工工艺
3. 2
弹簧震击器 springjar 通过调节弹簧机构控制震击力的一种震击工具。
3.3
链式震击器 spang jar 通过下放或上提速度大小控制震击力的一种震击工具
3.4
旋转短节 swivel joint 使工具串在井简内起下过程中释放扭矩的旋转接头。
4作业前准备
4.1资料准备
4.1.1施工前依据施工任务书收集相关资料,编写施工设计。 4.1.2施工设计应包括:施工目的、并内管柱组合及并口装置、并况提示、并口压力、生产状况施工工序、施工资料录取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井控要求、施工管柱示意图、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等。
1
Q/SY1769—2014
4.2设备准备
4.2.1 钢丝绞车载荷应能满足施工井作业深度要求,性能应符合SY/T5073中的规定 4.2.2钢丝长度应超过最大作业井深300m,滚筒上剩余的钢丝不少于一层半。推荐钢丝的扭力测试不低于23圈,拉力测试应不小于钢丝额定载荷的85%。 4.2.3根据井口压力等级、含硫情况选择与之匹配的钢丝绞车、防喷设备 4.2.4所有施工防喷设备连接时,应先清洁、润滑、连接接头和活接头,检查密封圈,连接完成后试压至工作压力的1.5倍,1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7MPa,方可进行后续作业。
4.3工具准备
4.3.1 ,检查压力计的测量范围、精度、电池电量等满足作业要求,标校时间应不超过1年。 4.3.2 按表1的要求进行工具组合配置。
表1工具串配置要求
工艺
工具组合配置
测静压、流压、探液面
钢丝绳帽加重杆压力计钢丝绳帽旋转短节加重杆弹簧震击器链式震击器通井规钢丝绳帽旋转短节加重杆弹簧震击器链式震击器铅印钢丝绳帽旋转短节加重杆弹簧震击器链式震击器整形
通井作业打铅印作业油管整形作业
工具钢丝绳帽旋转短节加重杆弹簧震击器链式震击器投放工具堵塞器钢丝绳帽旋转短节加重杆弹簧震击器链式震击器打捞工具堵塞器
投放堵塞器作业
打捞堵塞器作业
4.3.3在斜度超过60°的井作业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扶正器、减震器和柔性短节。 4.3.4应准备与工具串配套的专用打捞工具。
5现场作业程序及技术要求
5.1绞车摆放
5.1.1 钢丝绞车停在井口上风方向:绞车距井口20m~30m,滚筒中心正对井口中心。 5.1.2车载式绞车作业时应使前、后轮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打好掩木。 5.1.3检查发动机和绞车系统,将钢丝拉出绞车,钢丝长度应为绞车到井口距离与防喷管长度之和。 5.2防喷系统组装和拆卸
5.2.1并口安装防喷器,连接液压控制管线,检验防喷器开关灵活。 5.2.2地面组装防喷管和防喷盒,确保密封件完好。 5.2.3起吊防喷管总成时应将钢丝用专用绳卡固定在防喷管上。注醇短节和防喷盒上的所有液压管线应适当固定 5.2.4对井口防喷装置进行试压,试验压力应高于井口预计最高压力1.15倍至1.2倍,稳压10min 2
Q/SY1769—2014
压降不超过0.7MPa为合格。关闭防喷器,打开防喷管上的放空阀,防喷器闸板芯不应有泄漏。 5.2.5施工作业完成后,在拆卸液压管线前,应对防喷器、注醇短节、防喷盒等液压油路泄压。 5.3工具串起下 5.3.1按施工内容链接钢丝人井工具,标校相关参数,深度显示归零。缓慢将工具通过井口,保持钢丝处于张紧状态。 5.3.2防喷装置内置换井内压力时,应控制流体或天然气流速,管内全部充满井内流体或气体,关闭放空阀门。 5.3.3平稳下放钢丝,保持一定的拉力。下放300m后可逐渐加快,但不应超过80m/min。工具通过变径及安全阀上下15m内时速度应小于30m/min,发现遇阻立即停止下放。 5.3.4下放工具,每500m自由点进行一次起下测试,观察张力显示是否正常,并记录每一点上提、 下放和静止的重量与深度的关系。 5.3.5当张力突然减小又匀速增加时,则判断工具串进人液面,记录该点。当上提到该位置时应减缓速度。 5.3.6上起工具串应匀速,速度不得超过80m/min。每上起500m要调小绞车扭矩,同时调小控制面板张力过载保护值。 5.3.7上起过程中,滚筒钢丝绳缠绕应排列紧密整齐,不粘带液体。当距井口150m处,速度应小于30m/min;当距井口30m处,速度应小于10m/min,人为压紧钢丝直至工具串顶至防喷盒。张力快速增加,应停止上提,可下放活动,不可强行上提。 5.4施工工艺特殊要求 5.4.1测静压、流压作业宜在变径位置以上取4个点,用下停点的方法,每隔300m停1个点,停点时间5min~10min。 5.4.2探液面作业时下到预定位置,平稳上提工具串,每隔100m依次向上取4个点,停点时间 5min~10min。 5.4.3通井工具的外径和长度应与后期钢丝作业工具串的尺寸相匹配,且通井工具串内不应连接柔性短节。井筒内的所有钢丝作业前应进行通井作业,保证井筒通畅。 5.4.4打铅印作业前应明确井筒内的验证位置。选择匹配的铅印,匀速下放震击一次后起出。 5.4.5起下挂片作业时,挂片下到指定位置后,应将防喷盒锁死,剪断保证预留15m钢丝,将钢丝盘好固定在井口。起挂片时将井口预留钢丝与绞车上的钢丝连接,解锁防喷盒,起出工具。 5.4.6投放堵塞器作业时,到达坐落短节位置后根据张力的变化,进行向下振击作业,使堵塞器的锁芯块完全坐人坐落短节内。绞车上提张力快速增加,视为已坐封,进行向上振击作业,使堵塞器与投放工具完全脱离,张力值若小于自由点测试的张力,堵塞器已被投放,起出井口验证。 5.4.7打捞堵塞器作业时,工具下至坐落短节处,观察张力变化。张力下降,视为打捞筒已进人立阀,缓慢上提,张力不断上升则判断已抓住立阀,缓慢上提,用弹簧震击器进行震击,观察张力的具体数值。当工具上提张力值大于自由点测试的张力值,立阀已被捞起,起出井口验证。
6安全控制要求
6.1施工油气井执行SY5225中的规定。 6.2含硫化氢的井执行SY/T6610中的规定。车载式钢丝绞车施工期间应安装防火罩。 6.3施工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标识,无关人员不允许入内,任何人不得跨越人井钢丝, 6.4防喷管连接后总高度超过10m或作业现场有5级以上大风时,应使用3条绷绳固定牢固。
3
Q/SY17692014 6.5 5根据井口高度搭好操作平台,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
5作业结束,确认工具串进入防喷管,关闭清蜡闸门,防喷系统泄压,回收工具。
6.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