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2006—2016
PVT取样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VT sampling operation
2016-12 -26 发布
2017-04-01实施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 02006—2016
目 次
前言·
I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取样设计
4
取样准备取样程序
5
6
样品的存储和运输 8 资料的录取要求 9 安全环保要求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储层流体类型划分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油井调整期间参数测量要求附录C (资料性附录) 井下取样器的选择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资料表格
7
4
L
6
Q/SY 0200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
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显文、方洋、刘海江、黄生松、张运科、曾小军、王欣峰、代磊、王鑫、 崔震、程欣、纪金峰、张伟、唐欣、刘万里。
II
Q/SY 02006—2016
PVT 取样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PVT取样设计、取样准备、取样程序以及样品的存储和运输,资料的录取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原油、挥发油、凝析气、湿气及干气藏流体的取样。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972.2一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 油气开采中用于含硫化氢环境的材料 第2部分:抗开裂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
SY/T 5154—2014 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 SY/T 5587.5—一200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Q/SY 1650—2013 含硫化氢井测试安全技术规范 Q/SY1769—2014 油气井常规钢丝作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泡点压力bubble point pressure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
3.2
露点压力dew point pressure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开始从气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3.3
凝析 fcondensation 液体从气相当中析出的现象。
3.4
饱和液体saturated liquid 在某一给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与气体相平衡的一种液体。
3.5
饱和气体saturated gas 在某一给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与液体相平衡的一种气体。
Q/SY 02006—2016
3.6
饱和压力 J saturation pressure 在密闭空间里,原油在不同的特定温度下液相与气相原油分子交换达到平衡,压力不再上升,此
时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 3.7
不饱和液体 unsaturated liquid 在某一给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气体还能继续溶解时,此状态的液体称为不饱和液体。
4取样设计
4.1取样井 4.1.1 能够把井底压力调整到高于预计的原始泡(露)点压力工况下进行生产的井。 4.1.2 产水率或原油含水不超过 5%。 4.1.3 井口量油测气设备齐全可靠,流程符合取样要求。 4.1.4水泥封固井段层间无窜槽。 4.2 取样时间 4.2.1 取样时间应选择在取样点的流动压力高于流体饱和压力之后。 4.2.2在干气或湿气藏中,可随时取样。 4.3 ,取样方法 4.3.1 ,取样方法主要考虑地层流体类型和井场条件,储层流体类型划分参见附录A。 4.3.2 井下取样应满足以下条件:
井底出现单相流时;取样点的压力高于泡点压力。
4.3.3以下井况宜采用分离器取样:
-产水量较大的油井; -井下取样困难的油井; -凝析气井; -湿气井;干气井。
4.4取样位置 4.4.1 井下取样 4.4.1.1 1根据压力梯度曲线确定井底油水界面,且取样点应在油水界面以上。 4.4.1.2取样点压力应高于泡点压力 2MPa ~3MPa。 4.4.2 分离器取样 4.4.2.1 取油样,宜选在分离器中液相较为稳定且不含游离气泡时,从分离器油取样口取样。 4.4.2.2取气样,宜选在分离器中气相较为稳定、不带有雾状液体时,从分离器气取样口取样。
2
Q/SY 02006—2016
4.5设备要求 4.5.1含硫井作业时,取样设备应满足 GB/T 20972.2一2008 的防硫要求。 4.5.2取样设备应满足Q/SY 1769—2014的相应压力温度等级要求。 4.5.3取样器及样瓶数量和容积应满足设计要求。 4.5.4井下取样时,井口防喷装置压力等级应不小于井口最大关井压力的1.2 倍。
5取样准备
5.1 取样井准备 5.1.1取样井应调整到气油比稳定。 5.1.2取样井调整时间应在一周内完成 5.1.3取样井调整期间应测量油压、套压、油气水产量、分离器温度、压力以及井底流压、流温。调节期间参数测量内容参见附录 B。 5.2设备准备 5.2.1井下取样器 5.2.1.1根据井深、流体黏度、井斜以及油井生产过程中是否发生严重结蜡等现象选择井下取样器类型,参见附录C。 5.2.1.2取样前准备好三支以上取样器。 5.2.1.3检查取样器所有的密封组件,擦洗干净,确认控制机构有效和灵活。 5.2.1.4按设计要求设置预置压力。 5.2.2井口装置、绞车
井口装置、绞车的准备及操作要求应按Q/SY1769一2014 的规定执行。 5.2.3分离器取样
分离器取样所需设备要求应按 SY/T 5154—2014 的规定执行。 5.2.4样瓶 5.2.4.1检查所有的密封组件,确认阀门有效、灵活。 5.2.4.2试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稳压 10min 为合格 5.2.5转样装置 5.2.5.1 准备转样配接接头。 5.2.5.2转样装置整体试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稳压10min为合格。 5.3人员准备 5.3.1取样人员应接受过取样、转样等技术培训,具有相适应的操作技能。 5.3.2取样人员应持有有效的压力容器操作证书。 5.3.3含硫化氢井取样,取样人员应持有硫化氢防护培训合格证书。
3
Q/SY 02006—2016
6取样程序
6.1井下取样 6.1.1取样前应先进行通径,按 SY/T 5587.5—2004 的规定执行。 6.1.2低产含水井应测压力、温度梯度。 6.1.3检查取样器。 6.1.4设定预置控制程序,检查及安装取样器控制机构。 6.1.5连接取样器与钢丝(电缆)绳帽并装入防喷管,防喷装置应试压至预计最高关井压力,稳压 10min 为合格。 6.1.6下取样器到预定取样位置。操作程序应按Q/SY 1769一2014 的规定执行。 6.1.7停留 10min ~ 40min,启动控制器。 6.1.8达到预置时间 15min 后上提取样器。 6.1.9从防喷管内取出取样器。 6.1.10 检查取样器内样品质量。 6.2 分离器取样 6.2.1连接取样流程,试压到分离器压力,稳压不少于 5min 为合格 6.2.2对取样流程进行不少于 3 次吹扫。 6.2.3连接样瓶,取气样操作方法按SY/T 5154一2014 中8.4的规定执行,取油样操作方法按 SY/T 5154—2014中8.5的规定执行。 6.3取样器转样 6.3.1转样时宜采用闭路转样。 6.3.2 连接转样泵、样瓶及取样器,将系统压力升高至取样压力的1.25 倍,打开取样器,记录开启压力。 6.3.3打开样瓶阀门转样。 6.3.4在转样过程中,观察泵进出口压力并记录泵冲数,若压力突然下降或升高,泵冲数达到使用说明中的相应要求时,转样完成。 6.3.5关闭样瓶阀门,释放管线内的压力,取下样瓶及取样器,清洗设备及管线。
6.4样品检查 6.4.1井下样品检查 6.4.1.1 含水量检查 :
a)随机抽取1支取样器。 b)从取样器中缓慢放出样品,检验含水量,含水量高于5%时重新取样。
6.4.1.2泡点压力检查:
a)用转样泵将样品压力升高至地层压力。 b)每次释放出2mL预置液,逐级降低压力,每级降压都应摇样。 c)记录样品每级降压时的平衡压力。 d)从累积次数与压力的关系曲线上确定泡点压力,参见附录D.3。 e)对所取的每支样品都应进行泡点压力检查。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