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2005—2016
小通径套损井打通道推荐作法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opening up a passage
in little channel casing damage well
2017—04一01实施
2016-12-26 发布
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Q/SY 02005—2016
目 次
前言·
Ⅱ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基础资料井筒情况
3
4
通径检测
5
打通道方法检验确认资料录取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 资料录取表
6
2
7
8
9
Q/SY 0200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井下作业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长城钻探井
下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健搏、张永春、陈壮、李厉、刘士军、谷洪文、李刚、王金树、马昭。
II
Q/SY 02005—2016
小通径套损井打通道推荐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通径不大于 Φ 73mm 套损井打通道的套损检测、打通道方法、资料录取、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套管外径为 Φ139.7mm的直井套损井打通道。其他尺寸套管打通道施工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P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587.5一2004 常规修井作业规程 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筒准备 SY/T6127一2006 油气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规范 SY/T 6228一2010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 SY/T6377—2008 鱼顶打印作业方法 SY/T 6690—2008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3基础资料
资料收集准备按照SY/T5587.5—2004中3.1的规定执行。
4井筒情况
在大修施工过程中发现套损通径小于或等于Φ 73mm,则按照第5章的规定进行通径检测;在施工之前确定套损通径小于或等于 Φ73mm,对上部套管通并后,按照第 5 章的规定进行通径检测。通井施工按照SY/T5587.5—2004中4.5.1的规定执行。
5通径检测
5.1铅模检测 5.1.1准备铅模:准备 Φ118mm 和 Φ 90mm 铅模,铅模柱体及侧面、底面应无伤痕、铅体无夹层。 5.1.2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铅模钻杆(油管)。 5.1.3操作方法:
a)下外径 Φ 118mm 铅模打印。
1
Q/SY 02005—2016
b)起出铅模测量,通径大于Φ 90mm,下外径Φ 90mm铅模打印,确定套损通径和深度;通径
小于 Φ 90mm,进行通井检测。 c)其他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按照SY/T6377一2008中6.1的规定执行。
5.2通井检测
5.2.1通井工具:准备 Φ73mm,Φ60mm,Φ45mm,Φ 30mm,长度为1m ~ 5m的韧性工具。 5.2.2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通井工具钻杆(油管)。 5.2.3操作方法:下Φ73mm通井工具,上提下放管柱载荷变化大于50kN时,选择下一级通井工具,逐级通井。 5.2.4技术要求:
a)工具下至预定深度以上10m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0m/min以内 b)遇阻钻压控制在30kN~50kN。 c)其他技术要求按照SY/T5587.5—2004中4.5.1的规定执行。
6打通道方法
6.1 工具准备
打通道推荐工具及参数见表1。
表1打通道推荐工具及参数
工具类别笔尖类锉铣类磨铣类锻铣类
外径Φ,mm 30 ~ 73 35 ~ 105 65 ~ 120
长度,mm 1000 ~ 9000 1000 ~ 9000 300 ~ 9000
1000
118
6.2冲胀打通道 6.2.1适用范围:适用于通径60mm≤ Φ<73mm 的无落物套损井打通道。 6.2.2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笔尖钻杆。 6.2.3技术方法:
a)下入冲胀工具至遇阻,上提管柱并旋转一定角度,再次下放管柱,反复多次直至找到通道
冲胀工具材质有韧性。 b)上提管柱一定高度,下放管柱冲胀扩径。 c)逐渐增加上提高度,重复执行技术方法b)~c),上提下放无夹持力,管柱能自由旋转。上提
高度应小于冲胀工具的长度。执行第7章的检验确认工序 d)反复冲胀仍有卡阻现象,且管柱不能自由旋转,执行6.3的锉磨铣打通道工序。
6.3锉磨铣打通道 6.3.1适用范围:适用于通径45mm≤ Φ<60mm的无落物套损井打通道。
2
Q/SY 02005—2016
6.3.2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锉铣笔尖钻杆。 6.3.3技术方法:
a)选择合适带引鞋的锉铣工具,分级分段锉铣,级差3mm,引鞋部分长度不大于2m b)根据锉铣结果,选择合适的磨铣工具,磨铣工具引鞋部分长度小于0.5m,工具顺利通过,夹
持力小于20kN,打通道成功;执行6.2的冲胀打通道工序。 c)反复锉磨铣,不能顺利通过,执行6.4 的磨铣打通道工序。
6.4磨铣打通道 6.4.1适用范围:适用于通径30mm ≤ Φ<45mm 的无落物套损井打通道。 6.4.2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磨鞋+短钻链+液压滚珠扶正器+钻链液压滚珠扶正器+钻杆+方钻杆。 6.4.3技术方法
a)下侧印凹底磨鞋磨铣,在套损部位开口。凹底磨鞋向下磨铣长度不应大于5cm。 b)下喇叭口铣头扶正磨铣弯曲井段,切掉弯曲部位套管。喇叭口向下磨铣长度不应超过 5cm。 c)下笔尖找通道,笔尖能插人下断口,执行6.2的冲胀打通道工序,笔尖不能插入下断口,执
行6.5的锻铣打通道工序。
6.5锻铣打通道 6.5.1适用范围:适用于通径小于 Φ30mm 的无落物套损井打通道。 6.5.2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逆向锻铣刀反扣钻杆方钻杆。 6.5.3技术方法 :
a)下钻磨工具,管外向下钻铣2m。 b)测井确定断口深度。 c)下入逆向锻铣刀,向上锻铣掉一定长的套管。锻铣刀应先旋转再打压,锻铣钻压不超过
10kN,锻铣长度不超过1m;起锻铣工具时,应先停止打压,再上提工具串。 d)应用弯笔尖打通道技术找通道,笔尖能插人下断口,执行6.2的冲胀打通道工序。
7检验确认
下Φ73mm通并工具,反复上提下放3次,无卡阻现象,则确认打通道结束。
8资料录取
8.1资料录取参见附表 1。 8.2 其他资料录取按照 SY/T 6127一2006 中第 4 章、第 6 章、第 8 章的规定执行。
9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要求
9.1井场在危险地点应有明显标识的安全标志警示牌。 9.2井场灭火器材的配备按照 SY/T 6228一2010 中 7.2的规定执行。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日期, 要明确标识。 9.3施工中应注意保护植被,不超范围占地。
3
Q/SY 02005—2016
9.4 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各种管线接口密封,阀门灵活好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9.5 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油水落地,确保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9.6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污油、钻井液等污染物质,应进行回收处理。 9.7 修井液应妥善储存,化学添加剂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不应破损,废弃修井液应进行固化及无害化处理。 9.8 施工完成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清除施工场所内废料、废油、垃圾,将井场恢复原貌。 9.9 井控技术要求按照 SY/T 6690—2008 中相关要求执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