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22992019
(2019年确认)
鱼骨井钻井作业技术规程
Drilling technology procedures for fishbone multilateral well
2019—12—05实施
2019—12—05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2299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布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 (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299—2010修改为Q/SY02299—2019 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22992019
目 次
前言
-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准备工作
5
4
5 施工作业
井控、安全和环保资料要求
6 T
....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鱼骨井示意图
....
S
Q/SY02299—2019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雷、喻晨,薛志永、尚宪飞张雪。
0
I
Q/SY02299—2019
鱼骨井钻井作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骨井钻井作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以及鱼骨井钻井作业的准备工作,施工操作以及资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鱼骨井的钻井作业,其他类型的多分支(多底)鱼骨井的钻井作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一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5313 钻井工程术语 SY/T5955 定向井井身轨迹质量 SY/T 6332 定向井轨迹控制 SY/T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Q/SY1002.1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1部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SY/T5313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鱼骨井fishbone multilateral wells(FMW) 又称鱼骨型分支井或羽状井,是分支井的一种,特指在同一储层内具有2个或2个以上分支井眼
的井,参见附录A 3.2
鱼骨井主井眼mainholeof FMW 连通各分支井眼的井段。主井眼如有分支,按照其到井口的距离,依次命名为第一主支(M主
支),第二主支(M主支) 中国中 参见附录A 3.3
鱼骨井分支井眼 branch hole of FMw 在鱼骨井主井眼段(或主支井眼段)上侧钻出的井眼。按照分支到井口的距离,依次命名为第一
分支(Z分支)第二分支(Z分支),第三分支(Z分支),.,第n分支(Z分支),参见附录A。 3.4
前进式钻进方式forward drillingmethod 从前到后的钻进方式,即钻进顺序为主井眼AB段,BC段,Z分支,主井眼CD段,Z分支,
主井眼DE段,Z分支,....,Z分支的钻进方式,参见附录A。 3.5
后退式钻进方式backwarddrillingmethod 从后到前的钻进方式,即钻进顺序为主井眼A/段,Z分支,Z分支,...,Z分支的钻进方式,
1
Q/SY022992019
参见附录A。 3.6
悬空侧钻pending sidetrack 在裸眼井段中某位置,利用定向钻具进行侧向钻进,使钻头前进方向偏离原课眼井段轨迹的定向
施工工艺。 3.7
夹壁墙 intersection between main hole and branch hole 分支井眼和主井眼(或主支并眼)交汇处,两井眼之间的地层。
4准备工作
4.1上部井眼准备
上部井眼应达到SY/T5955的要求,且井深,并斜,方位,井筒尺寸等相关数据满足鱼骨井后续施工的要求。 4.2工具准备
鱼骨井钻井作业中的定向钻井专用工具和仪器应齐全,并满足施工要求。 宜使用LWD,MWD等导向系统。 宜采用具备一定侧向切削能力的钻头。
4.3资料收集
待钻井眼的地层层位、岩性、地层压力、流体性质, 邻井并身轨迹 注水注气等数据,邻井钻具组合、钻井参数、钻井液性能等。 4.4施工方案
根据完井方式,地层岩性和施工条件,选择前进式或后退式两种钻进方式之一进行施工。如果主井眼(或主支井眼)采用非裸眼方式完井 可采用前进式钻进方式。如果主井眼(或主支井眼)采用裸眼方式完井,可采用前进式或后退式钻进方式。 5施工作业 5.1主井眼(或主支井眼)前进式钻进方式 5.1.1主井眼(或主支井眼)AB段钻进
主井眼(或主支井眼)AB段为常规定向钻进,其轨迹控制见SY/T6332。 5.1.2主井眼(或主支井眼)BC段钻进 5.1.2.1预留侧钻段,起点(B点)4 立置应在下一分支(Z分支)井眼起始点(C点)前8m一12m 5.1.2.2调整钻具工具面,人B点开始增斜,控制钻进速度,钻进至C点 5.1.3第一分支(Z分支)井眼钻进 5.1.3.1分支井眼采用定向钻进技术钻进,宜使用导向系统进行井眼轨迹导向跟踪调整。 5.1.3.2通过导向系统调整井底钻具工具面,定向钻进10m~20m,使分支井眼轨迹偏离主井眼(或主支井眼)轨迹,形成分支井眼。 5.1.3.3按定向钻进技术完成分支井眼钻进。分支井眼轨迹质量满足SY/T5955的要求。 5.1.3.4 钻进中可使用导向系统,随时监控调整相关参数,以提高钻进速度和井眼质量。 5.1.3.5 钻到设计井深,大排量循环钻井液,清洗井眼。 5.1.3.6短起钻,钻头起至分支井眼起始点以上50m,再下钻至分支井底,替人储层保护液。 5.1.4主井眼(或主支井眼)CD段钻进 5.1.4.1从C点采用悬空侧钻技术钻进,形成起始段,一般采用造台阶控制钻进等步骤确保主井眼 2
Q/SY02299—2019
(或主支井眼)与分支井眼之间快速形成夹壁墙,之后正常钻进。 5.1.4.2造台阶,将钻头提至B点,反向调整钻具工具面180°,在BC段反复上提下放钻具,利用钻头的侧向切削能力在主井眼(或主支井眼)的低边上划出一定深度的凹槽。将钻头下放到C点位置,反向调整钻具工具面180°,利用并下动力钻具定点钻进,形成台阶。然后控制钻压5kN一10kN,均缓慢地下放钻具,形成主井眼(或主支井眼)的井底模型 5.1.4.3控制钻压10kN~50kN,持续钻进10m,确保主井眼(或主支井眼)与分支井眼之间形成稳定的夹壁墙。 5.1.4.4主井眼(或主支井眼CD段剩余井段按照设计的井眼轨迹正常钻进。 5.1.5其他井眼的钻进 5.1.5.1相邻两个分支起始点距离宜大于50m,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5.1.5.2Z分支,Z分支,*.,Z分支的钻进见5.1.3。 5.1.5.3主井眼(或主支井眼)DE段,EF段,....HI段的钻进见5.14 5.2主井眼(或主支井眼)后退式钻进方式 5.2.1主井眼(或主支井眼)AI段钻进
主井眼(或主支井眼)A/段为常规定向钻进,其轨迹控制见SY/T6332。 5.2.2第n分支(Z分支)井眼钻进 5.2.2.1分支并眼起始段采用悬空侧钻方式钻进,见5.1.4.1,5.1.4.2,5.1.4.3。 5.2.2.2分支井眼剩余井段的钻进, 见5.1.3.35.1.3.4 5.1.3.5,5.1.3.6 5.2.3其他分支井眼钻进 5.2.3.1相邻两个分支起始点距离宜大于50m,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5.2.3.22分支,2分支,
Z分支的钻进见5.2.2
5.3其他主支井眼钻进
如有其他主支,则其主支井眼钻进见5.1,5.2。 5.4钻井液性能
a)体系直选用低固相或无固相钻开报 b)流变性要满足携岩要求,并有利于降低环空压耗 c)具有强抑制性和稳定井壁的功能 d)具有优良的润滑性和减阻防卡功能: e)体系组分与地层有良好的配伍性,有利于保护储层:)减少对钻具和管柱的腐蚀。
5.5完井 5.5.1鱼骨井完井方式可采用分支井眼裸眼完井,主井眼(或主支井眼) 可选择以下方式完井:
a)裸眼完井: b)悬挂筛管完井
5.5.2如采用裸眼完井方式,最后起钻前应充分循环钻并液,清洗井眼,并替人情层保护液。 5.5.3如需下完井管串,则下前应通并并充分循环钻并液,清洗井眼,保证井下状况良好。下完并管申时应平稳操作,在管串通过各个分支起始点C.D.E.·时(参见附录A),下放速度应不大于 0.1m/se
6井控。安全和环保 6.1井控按照SY/T6426的规定执行。 6.2安全和环保按照Q/SY1002.1的规定执行。
3
Q/SY022992019
7资料要求
各种记录齐全,数据准确,应提供以下资料: a)施工参数:钻压、转速、排量、泵压、钻时等: b)钻具组合 c)工具使用记录: d)井眼轨迹数据: e)技术总结报告: f)各分支替人保护液的品种和数量 g)其他相关资料。
AS/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