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25.080.01 J50 备案号:40677—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585.1--2013 代替JB/T3585.1—1996
感应同步器 第1部分:术语
Inductive synchronizer--Part 1: Terms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3585.1—2013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2.1.产品及结构. 2.2性能参数参考文献
一
JB/T3585.1—2013
前
合
JB/T3585《感应同步器》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第2部分:型式和基本尺寸。
本部分为JB/T358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3585.1--1996《感应同步器·术语》,与JB/T3585.1—199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感应同步器第1部分:术语》;更改术语“感应同步器”定义内容(见2.1.1); -将术语“旋转式感应同步器”改为“角位移感应同步器”并更改了定义内容(见2.1.2);将术语“直线式感应同步器”改为“线位移感应同步器”并更改了定义内容(见2.1.5);更改术语“定尺”定义内容(见2.1.6);更改术语“滑尺”定义内容(见2.1.7);一正文中的“旋转式感应同步器”“直线式感应同步器”分别改为“角位移感应同步器”“线位移感应同步器”;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显装置分技术
委员会、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武汉湖滨仪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清、陈恬生、李振雄、高国栋、张小林、梁顺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3585.1—1984、JB/T3585.1—1996。
II
JB/T3585.1—2013
感应同步器 ·第1部分:术语
范围
1
JB/T3585的本部分规定了与感应同步器有关的专用术语。 本部分适用于涉及感应同步器的各种场合。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产品及结构 2.1.1
感应同步器 inductive synchronizer 能获取位置变换电磁感应信息的电磁转换装置。分为线位移感应同步器和角位移感应同步器两
种。
注:改写GB/T17164—2008,定义9.9.1和9.10.1。 2.1.2
角位移感应同步器angulardisplacementinductive synchronizer 能获取角位移电磁感应信息的电磁转换装置。 注1:角位移感应同步器也称圆感应同步器。 注2:改写GB/T17164—2008,定义9.10.1。
2.1.3
转子 rotor 角位移感应同步器中具有连续绕组的部分。
2.1.4
定子 stator 角位移感应同步器中具有分段绕组的部分。
2.1.5
线位移感应同步器lineardisplacementinductivesynchronizer 能获取线位移电磁感应信息的电磁转换装置。 注:改写GB/T17164—2008,定义9.9.1。
2.1.6
定尺scale 线位移感应同步器中具有连续绕组的部分。定尺也称主尺。 注:改写GB/T17164—2008,定义9.9.1。
2.1.7
滑尺slide 线位移感应同步器中具有分段绕组的部分。滑尺也称副尺。 注:改写GB/T17164—2008,定义9.9.1。
JB/T3585.1—2013
2.1.8
标准型线位移感应同步器standard lineardisplacementinductive synchronizer 定尺宽度为58.40mm的线位移感应同步器。
2.1.9
窄型线位移感应同步器 narrow linear displacement inductive synchronizer 定尺宽度为29.92mm的线位移感应同步器。
2.1.10
带型感应同步器 tape scale linear displacement inductive synchronizer 定尺基板采用钢带的线位移感应同步器。
2.1.11
扇形感应同步器 sector inductive synchronizer 角位移感应同步器的一种特殊型式,其定子和转子外形呈扇形。
2.1.12
平面绕组printedwinding 在平面上分布的绕组。
2.1.13
连续绕组 1 continuous winding 定尺或转子上具有等节距的连续布置的绕组。
2.1.14
分段绕组groupwinding 滑尺或定子上分段交错分布的绕组。
2.1.15
扇形组 sector unit 角位移感应同步器定子分段绕组的分段单元,
2.1.16
扇形距 sector spacing (sector pitch) 相邻扇形组间的角度值。
2.1.17
相扇形距phase sector spacing,phase sector pitch 相邻同相绕组的扇形距。
2.1.18
两相绕组two-phase winding 滑尺或定子上,位置相差(n土1/4)周期(n为整数),也就是电气正交的两组分段绕组。
2.1.19
长距绕组和短距绕组long pitch winding and short pitch winding 采用长节距或短节距的分段平面绕组
2.1.20
导片.conductor 平面绕组中感应有效电势的导电部分。
2.1.21
斜导片inclinedconductor 与可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的导片。
2
JB/T3585.1—2013
2.1.22
耦合变压器 rotary transform 定子、转子上设置的一对作电磁耦合用的环形线圈。
2.1.23
基板 base substrate 贴附平面绕组的基体。
2.2 性能参数 2.2.1
节距pitch 定尺相邻导片间的间距。
2.2.2
极距pole spacing(polepitch)转子相邻导片间的角度值。
2.2.3
极数.number of poles 转子圆周上的导片数。
2.2.4
周期’cycle 2倍节距或极距称为周期。
2.2.5
零位 electrical zero position 两相绕组单向励磁,连续绕组输出,或连续绕组励磁,两相绕组输出时,其输出电压的基波同相分
量为零时,两相绕组和连续绕组之间的相对位置。 2.2.6
零位电压·null voltage 感应同步器处于零位时的输出电压。
2.2.7
初始零位 basic electrical zero position 检测时作为初始零点的零位。
2.2.8
零位误差 electrical error of null position 以初始零位为起始位置,以半周期为间隔进行检测,所测实际值与真值之差。
2.2.9
相零位误差phase electrical error of null position 相绕组的零位误差。
2.2.10
正交误差quadrature error 感应同步器两相绕组间的电气不正交导致的误差。
2.2.11
细分误差subdividederror 电气误差electricalerror 以选定的周期零位为起始位置,测得该周期内实际值与真值之差。
JB/T3585.1—2013
2.2.12
全误差totalerror 全电气误差 overall electrical error 感应同步器全部位移范围内零位误差与细分误差的综合。
2.2.13
峰-峰值peak-to-peak value 感应同步器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2.2.14
间隙airgap 定子、转子或定尺、滑尺两绕组表面之间的距离。
2.2.15
励磁;激磁 excition 数显表给感应同步器的激励信号。
2.2.16
电压传送比voltage transformationratio(VTR)感应同步器在规定间隙条件下,励磁电压的基波分量和最大空载输出的基波分量之比。
2.2.17
电压耦合系数:voltagecouplingfactor(vcF)电压传送比的倒数VCF=1/VTR。
2.2.18
温度敏感度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感应同步器准确度对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2.2.19
抗剥强度 peeling strength 感应同步器平面绕组(或绝缘层)和基板的粘结强度。
2.2.20
感应电气调准法electricalalignmentmeans 根据电气原理调整角位移感应同步器的定子、转子电气同轴度和垂直度的方法。
JB/T3585.1-2013
参考文献
[1]GB/T17164—2008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产品术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