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Y/T 5819-2016 陆上重力磁力勘探技术规程

SY/T 5819-2016 陆上重力磁力勘探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7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01 15:07:00



推荐标签: 规程 技术 重力 勘探 磁力 陆上 5819

内容简介

SY/T 5819-2016 陆上重力磁力勘探技术规程 ICS 75.180.10 E 11 备案号:57642—2017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8192016
代替SY/T58192010,SY/T5771—2011
陆上重力磁力勘探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nd gravity and magnetic surveys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81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819—2010《陆上重力勘探技术规程》和SY/T5771—2011《地面磁法勘探技术规程》。本标准以SY/T5819—2010为主,整合了SY/T5771—2011的内容,与SY/T5819—2010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测点密度的规定(见4.2.2); -删除了三重循环观测法(见2010年版的4.5);增加了重力仪读数稳定的衡量标准(见5.1.2.2);一增加了基点重力值计算的步骤(见5.2.4);一删除了手工读数重力仪检查观测的特殊规定(见2010年版的5.3.1);增加了双程往返观测法(见附录B)。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处。 本标准起草人:杨战军、王春玉、商亮、齐保智、刘泽彬。 本标准代替了SY/T58192010和SY/T57712011。 SY/T5819—201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SY/T5819—1993,SY/T 5819—2002。 SY/T5771—2011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771—1995,SY/T5771—2004。
II SY/T 5819—2016
陆上重力磁力勘探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重力、磁力勘探的工程技术设计、仪器准备、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和成果报告编写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重力、水下重力测量方法、借助高脚架的水上重力测量方法和地面磁力测量等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 SY/T6055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编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连接点jointstation 相互连接的重力基线臂上的公共测点,或重力普线多日工作单元内用于消除夜间零漂的当日工作
后与次日工作前重复观测的公共测点。 3.2
非独立增量dependentincrement 采用双程往返观测法观测时,一台重力仪在相邻两个重力点间往程或返程的重力差值。
3.3
独立增量independentincrement 采用双程往返观测法观测时,一台重力仪在相邻两个重力点间往程和返程重力差值的平均值。
4工程技术设计 4.1设计准备
工程技术设计前应做如下准备工作: a)收集工区及邻区已有的地质、井简、物化探、物性及测绘资料。 b)根据工区地质情况和研究目标建立密度、磁化率模型,进行正演分析,论证应采用的技术参
数和可能达到的地质效果。 c)了解工区地形、水系、气候、人文、交通等地理条件,调查磁干扰源类型及分布情况。
1 SY/T 5819—2016
表2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分项精度调配表(适用于平原、丘陵)异常 布格重力异常 测点重力值 布格校正 地形校正 正常场校正等值线距
比例尺
总精度 10-′m° s-2 10-5m - s-2 10-5m s-2 10-'m - s-2 10-'m s-2 ±0.800
精度
精度
精度
精度
10-5'm ° s2 2.000 1.000 0.500 0.250 0.200 0.100
1 : 500000 1 : 200000 1:100000 1: 50000 1 : 25000 1: 10000
±0.300 ±0.220 ±0.120 ±0.050 ±0.040 ±0.030
± 0.400 ±0.220 ± 0.120 ± 0.070 ± 0.050 ± 0.010
± 0.100 ± 0.050 ±0.030 ± 0.020 ±0.010 ± 0.010
±0.600 ±0.250 ±0.100 ±0.050 ±0.040 ±0.020
±0.400 ±0.200 ±0.100 ±0.080 ± 0.040
表3 3布格重力异常总精度及分项精度调配表(适用于山区 、水下)异常 布格重力异常 测点重力值 布格校正
地形校正 正常场校正精度
比例尺
等值线距 10"m*s2 10-'m s-2 10'm °s 2 10-sm ° s-2 10°m -s-2 10 'm*s-2 5.000
总精度
精度
精度
精度 ± 0.160 ± 0.120 0.060 ±0.040 0.020
1: 500000 1 : 200000 1 : 100000 1:50000 1 : 25000
±2.000 ±0.800 ± 0.400 1 0.200 ±0.130
±0.500 t 0.300 ±0.160 ± 0.120 0.050
± 1.400 ±0.500 10.140 ± 0.080 ±0.050
±1.200 0.500 ±0.330 :0.130 ± 0.100
2.000 1.000 0.500 0.400
表4 磁力△T异常总精度及分项精度分配表
磁力AT异常
检查观测精度
日变站联 正常场平面改正测精度
高度改正精度 nT ± 1.0 ± 1.0 ± 0.7 ± 0.4 ± 0.2
比例尺
总精度 nT ± 7.0 ± 5.0 ± 3.0 ±2.0 ± 1.0
精度 nT ± 1.0 ± 1.0 ± 0.7 ± 0.4 ± 0.2
nT ± 6.0 ± 4.0 ± 2.5 ± 1.5 ± 0.9
nT ± 2.5 ± 1.8 ± 1.0 ± 0.5 ± 0.3
1 : 200000 1:100000 1:50000 1:25000 1 : 10000
4.2.5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按SY/T5171的规定执行。 4.2.6 设计编制
工程技术设计书的结构参见附录A。 工程技术设计附图编制按SY/T6055的规定执行。
3 SY/T5819—2016
5重力资料采集 5.1重力仪准备 5.1.1重力仪检查与调节
在性能试验和格值测定前,应按照重力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仪器检查与调节。 5.1.2静态试验 5.1.2.1每台仪器在开工前应进行静态试验,试验宜在附近无振动干扰、温度变化较小的室内进行。 5.1.2.2试验应在仪器零点漂移趋于稳定后进行,以15min内读数变化不大于0.015×10-5m·s-2 为宜。 5.1.2.3 3试验过程中,重力仪应保持开摆状态;自动读数仪器采用循环测量模式。 5.1.2.4试验应持续24h以上,读数时间间隔宜30min左右。 5.1.2.5静态观测数据经固体潮校正后,作出静态零点漂移曲线,画出静态观测首、末时刻零漂值的连线,各零漂值与该连线的最大偏差应不大于设计测点重力值精度。 5.1.3动态试验 5.1.3.1每台仪器在开工前应进行两次动态试验。收工后或仪器受震,检修后应进行次动态试验。 当野外工作时间超过6个月时,施工期间应增加-一次试验。 5.1.3.2试验采用双程往返观测法进行,见附录B,观测点以8~10个为宜,相邻试验点间的重力差应在2×105ms-2以上,试验时间不少于8h。 5.1.3.3零点漂移校正系数用公式(1)计算,动态观测精度用公式(2)计算:
Ag,At; At

(1)

式中:
-零点漂移校正系数,单位为毫伽每分钟(10-5m"s2/min); △g一第i点前、后经固体潮校正后的观测值差(=1,2,,t),单位为毫伽(10-5m·s-2) △t一一第i点前、后观测时间差,单位为分(min);
k
重复观测的点数。
? / (m-n)
(2)
ED=
式中: p动态观测精度,单位为毫伽(10-5m·s-2); V 第i个相邻点间单个增量与平均增量之差(=1,2,,m),单位为毫伽(10-5m·s-2); m 增量总数; n观测的边数。
5.1.3.4仪器动态观测精度应不低于设计测点重力值精度。 5.1.4一致性对比试验 5.1.4.1同一工区内使用两台(含两台)以上仪器工作时,应进行一致性对比试验。 4 SY/T 5819—2016
5.1.4.2试验采用双程往返观测法进行,试验点数以8~10个为宜,相邻点间重力差在2×10-5m·s-2 以上,所有仪器按相同的测点次序进行观测。 5.1.4.3仪器一致性精度用公式(3)计算:
F
2/(m-n)
EY
(3)
-
式中:
仪器一致性精度,单位为毫伽(10-5m·s-2):
入一—某仪器在某相邻点之增量与各台仪器平均增量差(i=1,2,,m),单位为毫伽(10-5m·s-2)。 5.1.4.4仪器一致性精度应不低于设计测点重力值精度。 5.1.4.5当动态试验的条件满足一致性对比试验的要求,且每台仪器的动态观测精度均合格时,可用动态试验数据计算仪器的一致性精度。 5.1.5格值标定与校验 5.1.5.1不带格值表的重力仪开工前应在国家级格值标定场(标准点)上求取格值,自带格值表的仪器,应每年进行格值校验。 5.1.5.2采用双程往返观测法进行标定,见附录B,两标准点之间读格差互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 0.02 × 10 -5m s-2。 5.1.5.3相邻标准点间取得的合格读格差应不少于10个,不合格的读格差不多于3个。 5.1.5.4格值用公式(4)计算:
C= AG AS
(4)
式中: C一仪器格值,单位为毫伽每格(10-5m*s-2/格); AG两标准点间已知重力差值,单位为毫伽(10-5m*s-2): AS-- 一平均读格差,单位为格。
5.1.5.5格值相对均方误差用公式(5)计算,并应不大于0.03%。
Z /[n (n。 - 1)
(5)
x100%
n=
AS
式中: n -格值相对均方误差:
某次读格差与平均读格差之差(1,2,,n),单位为格; n— 独立读格差的数量,单位为个。
V
5.1.5.6格值的相对变化大于0.05%时,应求取校正系数并对格值进行校正。 5.2重力基点网的布设、联测和平差 5.2.1重力基点网布设
重力基点网的布设遵从以下原则: a)普线开工前应先建立重力基点网,并与国家重力基点进行联测。
5
上一章:SY/T 5851-2016 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下一章:SY/T 5806-2012 油(气)层层位代码

相关文章

SY/T 5819-2010 陆上重力勘探技术规程 SY/T 6055-2019 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编制规范 SY/T 7615-2021 陆上纵波地震勘探资料处理技术规程 SY/T 6957-2013 海洋重力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SY/T 6589-2016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采集技术规程 SY/T 7073-2016 陆上可控源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SY/T 5314-2011 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 SY/T 7373-2017 陆上地震勘探数字检波器通用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