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8—2016
大斜度分层注水井偏心钢丝测调及同心直读测调分注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ccentric measuring-adjusting
by steel wire and concentric direct-reading measuring-adjusting
in highly deviated separate layer water injection well
2016—10-27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1008-2016
目 次
前言· 1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分层注水工艺选择原则分注管柱组配及工具选择
4
2
5
6 分注作业施工要求
分层测试调配技术要求 8 分注井管理要求
7
-
健康,安全与环保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 偏心钢丝测调分注管柱示意图附录B(资料性附录) 同心直读测调分注管柱示意图
9
A
Q/SY 0100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冀东油田分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起草人:李良川,张立民,肖国华。王瑶。宋显民,胡慧莉。宋利彬。联海涛。孙守国。
裴装晓含。
Q/SY01008—2016
大斜度分层注水井偏心钢丝测调及同心直读测调分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斜度分层注水井偏心钢丝测调与同心直读测调分注工艺的选择原则。管柱组配及工具选择,作业。验封,测试调配。营理及安全环保要求。
本标准适用手大斜度注水分层注水工艺的工艺设计,以皮安全作业和划配管理等施工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29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5372一2005注水井分注施工作业规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SY/T5587.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4部分:找申漏,封串堵漏 SY/T5587.5一2004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5部分:井下作业井简准备 SY5726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范 SY/T5733 注水井偏心配水管柱分层测试调配规程 SY/T 5734 分采,分注井井下封隔器验封测试规程 SY/T 6228 油气开钻开及修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作法 SY/T 6610 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SY/T 6690 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料度分层注水井highly deviated separate layer water injection well 井斜角大于30"且小于60°的分层注水井。
3.2
同心直读测调分层注水工艺 concentric direct-reading measuring-adjusting separate layer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利用测调仅在井下与配水器同心对接,电机驱动旋转调节机构,边测试边调配水量的分注技术。
4分层注水工艺选择原则
4.1大斜度井分注工艺应满足高效,安全。经济的原则。
大斜度井分层注水工艺选择见表1。
4.2
1
Q/SY010082016
表1大斜度井分层注水推荐工艺注水压力,MPa
井斜,(")
分注工艺偏心钢丝测训同心直读测训偏心钢丝测调同心直读测调偏心钢丝测调
分段数,段
≤ 30 ≤ 30 > 30 ≤ 30 > 30
≤3 >3 一 >2 ≤3
30 - 40
40 ~ 60
大斜度井分注工艺管柱及选择参见附录A。附录B
4.3
分注管柱组配及工具选择
5
5.1 分注工艺普柱应滑足注水。洗井,验封和测试调配的要求。 5.2 分注油管应采用防屑油管,下井工具的零件表面应进行防腐处理。 5.3 分注管柱长度计算及组配应按SY/T5372—2005中6.3.2的规定执行。 5.4 封隔器卡点位置宜避开射孔段。套管节箍和套管损坏部位。 5.5 管柱完井深度宜在射孔底界以下5m~15m,当井底口装不足时,可适当调整。 5.6 射孔井段顶界以上10m左右位置,应使用保护套管用的封隔器。 5.7 分层注水管柱或工具应有锚定。扶正及分级解封技术措施。 5.8 当分注段井斜小于30"时,偏心配水器宜与上部封隔器的间隔不小于8m:当分注段井斜在30°~ 40"时,偏心配水器宜与上部封隔器的间隔不小于12m:当分注段井料大于40°时,偏心配水器宜与上部封隔器的间隔不小于20m:且均与下部封隔器的间隔不小于2m。 5.9 同心直读测调配水器宜与上部封隔器的间隔不小于2m。
心 分注作业施工要求
6.1 分注作业前应充分洗井,洗井按SYT5587.5一2004中4.4的规定执行, 6.2并控要求应按SY/T6690的规定执行。 6.3 分注管柱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下人:分注井作业施工应按SY/T5372的规定执行。 6.4 管柱应勾速下人,不同井斜角下人速度:井斜角不大于40"时,下人速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m/min:并新角大于时,下人速度应控制在不大于4m/min:当封器通过射孔开时,下放速度应控制在不大于3m/min 6.5 通井应按SY/T5587.5一2004中4.5.1的规定执行:井斜角大于40°时,宜选用撤榄形通井规, 6.6 刮削套管应接SY/T5587.5—2004中4.5.2的规定执行。 6.7 分注井串请不明确时,宜进行验串,验申按SY/T5587.4的规定执行。 6.8 管柱下到位后应进行醛定位校深。 6.9 封隔器坐封应按SY/T5372—2005中6.4的规定执行。 6.10 分注井应进行验封。偏心钢丝测调工艺验封按SY/T5734的规定执行。 6.11 同心直读测调注水井验封工作步骤如下:
a)施工前的准备:
1)根据设计书的要求,了解验封井的技术状况,井下管柱结构清楚,数据准确,验封层位明确。
2
Q/SY 010082016
2)配水器工作筒内水嘴全部打开至最大。 3)验封仅密封段皮碗应无磨损,无毛刺,无老化。 4)验封仅应与测试车电缆连接调试合格。
b)下验封仪
1平望慢下放验封仅通过防喷管及井口阅门,再以不超过00m/min的连度平稳下放 2在器下放过程中,注意现亲电镜张力,及时排除出现的异带间题。 3)仅器下至距配水器50m左右处应减速至20m/min下放,直至底部洗井阔位置。仅器下放
过程中重新校核工具位置。 4上提验封仅至最下一级配水器,打开仅器支菲件:下放对接配水器后开始验封 5)控制系统控制验封上的皮碗坐封:地面注水打压,压力升高5MPa~10MPa,稳压
5m证,在控制系统软件界面读职套压和油压数据,观亲两者压力山线变化规律,者套压上升幅度小于油压10%,则验封合格,解封皮碗,收回位器支掉性,验封完成:若验封不合格,则按照6.11b)5)重新验封。
6)上提验封仅至上一级配水器,按照6.11b)5)进行逐级验封,完成全井验封。
7分层测试调配技术要求 7.1偏心钢丝测调分注测试调配操作规程 7.1.14 偏心钢丝测调分注管柱测配操作规程应按照SY/T5733的规定执行。 7.1.2并斜角大于30°,宜采用滚轮加重杆加重,具体质量参照公式(1)计算:
G=Papa
(1]
A
...
g
式中: G—加重杆质量,kg!元一 周率,取3.14: P 测试钢丝半径,mm: P 井口注人压力,MPa: 8——重力加速度,取9.8m/s*:周——安全系数,取1.2~1.5。
7.1.3试注时偏心工作简内应投人空水嘴或定量水嘴。
同心直读测调测试调配操作规程
T.2
7.2.1施工前的准备:
按照测试任务书和施工设计书的要求,收集注水井的音柱结构和封隔器,配水器技术参数 b)收集本井的泵压,油压。套压和分层注水量。 C)测调仪应与测试车电缆连接调试合格。
7.2.2下测调仪步骤:
a)下放测调仪,下放过程参照6.11b)的相关要求。 b较对各级配水器位置 c)测调仅下放至底部洗井阅后,上提至最下一级配水器上部3m一5m,停止电缆起下,打开仪
器支撑臂,下放测调仪并与配水器对接后开始测调。
3
Q/SY010082016
7.2.3 测试调配步骤:
a)观案地面控制系统软件界面的流量,压力和温度数据。当测试流量值大于配注量时,调节开度
遥渐或小,直至配注合格:当测试流量值小于配注量时,调节开度遥新增大,直至配注合格。 b)收回支撑肾,上提测调仅至上一级配水器,按照7.2.3a)进行逐级测调。 c)各层段测调完毕后,将仪器提至注水层段上部50m处,测得全井稳定注水量。 d 验测各段流量。若达配注,则调配完成,若不达配注,则按照7.2.3a)重新调配。
8 分注井管理要求
8.1 注人水水质接SY/T5329的规定执行 8.2 分注并不宜无控制放喷。 8.3 分注管柱不宜用于调剖。调驱作业。 8.4 注水井应定期洗井。 8.5 新投注水井和转注井,宜在洗井合格后开始试注:获得吸水指数。油层注水启动压力等重要参数,码 确定油层的吸水能力。 8.6 分注井测试。调配时间间隔不宜超过3个月。 8.7 分注管柱检查周期不应超过3年。 8.8 分注井每3个月应测一次分层注水指示曲线。
9 健康, 安全与环保要求
9.1 现场施工的健康。安全,环境要求应执行SY/T6228的相关规定。 9.2 遇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施工时:应执行SYT6610的相关规定。 9.3 测试过程应按照SY5726的安全规定执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