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code of produced-water reinjection in gas field
2017—01—01实施
2016-10-27发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01004-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回注层与回注井的选择 4.1 回注层选择 4.2 回注井选择 5回注井建井 5.1 井身结构 5.2 完井方式 5.3 井口要求 5.4 回注井试注 6 气田水预处理 6.1 回注水质基本要求 6.2 回注水质指标 7回注井运行监控与浅层水体监控 7.1运行监控 7.2 浅层水体监控附录A(资料性附录) 试注期间录联试注参数表
2
3
4
Q/SY 0100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
司。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启贵、夏崇双。翁帮华,焦艳军,唐春凌。叶长青,王政、周厚安。陆林峰,谈健康,周丹,唐逸欣,何轶果。卢宏伟,欧阳国强。
1
Q/SY 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田水回注层与回注井的选择,回注井建井,气田水预处理。回注井运行监控与浅层水体监控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手陆上气由采出水的回注,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度水回注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 338 快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SY/T 5329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5431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SY/T 5480 固并设计规范 SY/T 5724 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SY/T6592 固并质量评价方法 SY/T 6646 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SY/T6881 高含硫气田水处理及回注工程设计规范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田水 produced-water in gas field 气井生产过程中的采出水。
3.2
气田水回注produced-waterinjectioningasfield 以保护环境和维护正常生产为目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有监管地向
回注层注人气田水的过程。 3.3
隔离层 containment layers 位于回注层上下方,岩性致密。透水性极弱的能有效封堵注人水的岩层。
1
Q/SY010042016
4 回注层与回注井的选择
4.1 回注层选择 4.1.1 总体要求:回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渗透性,封闭性,横向连通性好,有足够的储集空间,薄是足气由开采期的回注粘求,回注层的水性与注人水的水性有很好的配伍性, 4.1.2 优先选择气活需层或度奔弃层,
区域上无适宜的枯竭层或废弃层。可选新回注层,回注层满足以下要求:
1.1.3
a)可选择区域上大面积分布,沉积岩中碎屑岩与火成岩孔隙度大于或等于10%,沉积岩中碳酸
盐岩与变质岩孔隙度大于或等于6%,渗透率大于或等于10mD的地层。 b)无可利用的矿物质。碳氢化合物或地热能等可采资源。 c)远离纵向上可供利用的含水层下并具有良好的上下隔离层 d)回注气田水波及区域内与浅层或地表无连通的断层,无可利用矿产,无地表露头或出露点。
-
4.1.4对回注层的回注空间、回注量。回注水波及范围。封闭性进行评估。 4.2回注井选择 4.2.1 根据地质论证,回注井应选在合理部位。老气日优先选择储集空间较大的来空井或书站井利用 4.2.2 选择旧并作回注井,应对旧井进行并简完整性评价,选择完并和固并质量好的旧利用,若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考虑重新完井。 4.2.3选择新钻回注井:应确保井简完整性良好。 4.2.4选择的回注井要确保有较好的吸水能力,回注量能满足生产要求,老气田回注井与在用生产井保持有足够的距离。 4.2.5拟选的回注井应按HJ/T338的规定确定隔离范围。
5回注井建井 5.1井身结构
新钻回注井宜由三层及以上的同心管组成:表层套管,技术套管。生产套管和油管。旧井转为
5.1.1
回注井的应至少具有双层套管结构 5.1.2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应符合SY/T5431的规定,表层套管应延伸至最下层伙用含水层之下,生产套管下到回注层项部或底部。 5.1.3固井设计按SY/T5480的规定执行,表层套管。技术套管,生产套管固井水泥应返至地面。 5.1.4固井质量评价方法按SY/T6592的规定执行。各层油。套管环空无槽现象。回注层以上生产套管外连续胶结中等以上的水泥环长度不少于25m。 5.2完井方式 5.2.1套管柱受力分析应采用SY/T5724的计算方法。 5.2.2 套管柱安全系数按SY/T5724的规定执行。 5.2.3应考虑采用套管内封隔器加环空注保护液,油套环空加注氮气或化学软密封隔离等防腐措施保护生产套管。 5.2.4根据防腐方案,对管材进行腐蚀评价试验,腐蚀连率应小于或等于0.125mm/年。
2
Q/SY01004—2016
5.3 井口要求 5.3.1 并口装置材质级别满足防腐要求。 5.3.2 并口装置密封良好,闸门无内漏和外漏现象。 5.4 回注井试注 5.4.1 选择的回注井和回注层在回注工程建设前都应开展试注工作。 5.4.2 试注期间应录取相关试注参数,参见附录A。 5.4.3 试注工作完成后,应编写试注报告。做出分析结论和确定回注规模。
6 气田水预处理 6.1 回注水质基本要求 6.1.1 回注水中机械杂质。有机淤泥。胶体物质和石油类等堵塞类物质含量较低。 6.1.2 回注水质对注水设备和井下油套管的屑蚀性小,不发生严重的结垢堵塞。 6.1.3不同来源的水混合回注时,应首先进行水质分析和配伍性试验,证实其相互之间及其与回注层岩石及地层水之间配伍性良好,不发生明显沉淀,配伍性试验按照SY5329的规定执行。 6.1.4 高含硫气田水应按SY/T6881的规定进行硫化物脱除处理后再进行回注。 6.2 回注水质指标
气田水回注前应进行预处理,其水质指标应满足不同回注井(层)的回注水质要求。气田水回注小质指标宜采用表1中的数据。
表1 气田水回注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6~9 ≤ 0.5 ≤ 100 ≤ 200 # × 104 ≤ 25
pH值游解氧” 石油类,m/L
悬浮物固体含量,mg/L 铁细菌(IB),个/mL
硫酸盐还原菌(SRB),个/mL 注1:“”表示碳铜油管回注井回注预处理工艺控制执行。
注2:1<置<10,水质分析方法参照SY/T5329的规定执行。
7 回注井运行监控与浅层水体监控 7.1 运行监控 7.1.1 回注水质情况应至少半年监测1次,监测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阻值。溶解氧,石油类,悬浮固体含量。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 7.1.2当回注水来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伍性实验。 7.1.3 建立泵注压力。排量,油管压力,套管压力。环空压力,目回注量和累计回注量等资料台账。
3
Q/SY 01004—2016 7.1.4 建立回注井完整性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回注井完整性状况。 7.1.5 发现回注异常,立即停止回注,进行检测和整改。 7.1.6回注井废弃和封堵按照SY/T6646的要求执行。 7.2 浅层水体监控 7.2.1 根据回注井所在地区水文地质资料,宜分别在回注井附近快用含水层上,下游合理布置水质监测点。 7.2.2 监测点可选用现有民井,回注井区域含水层排泄河段,也可新钻或利用老井作为监测井。 7.2.3 监测指标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氯化物和石油类。 7.2.4 监测周期至少不应低于枯、平,丰水期各一次。 7.2.5 回注井在用过程中若浅层水体特征污染物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回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