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 第1部分:管理指南

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 第1部分:管理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16:22:50



相关搜索: 管理 指南 能源 部分 09004

内容简介

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 第1部分:管理指南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
第1部分:管理指南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art 1 : Management guides
2018-01—24发布
2018-05-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9004.1—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基本原则管理者
4.
5
5.1 最高管理者 5.2 管理者代表 6 策划 6.1 确定能源管控单元 6.2 成立能源管控团队 6.3 确定能源管控等级目标 6.4 确定能源绩效参数 6.5 核实能源绩效基准水平 6.6 能力与培训实施

7.1 一般要求 7.2 计量级能源管控 7.3 监测级能源管控 7.4 分析级能源管控 7.5 优化级能源管控 7.6 智能级能源管控检查 8.1 能源管控水平评估 8.2 能源管控内部审核 8.3 管理评审参考文献
8
10 Q/SY 09004.1—2018
前言
Q/SY09004《能源管控》分为以下4个部分:
第1部分:管理指南:第2部分:评估指南:第3部分:油气田技术规范第4部分:炼油化工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Q/SY09004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质量安全环保部,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
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龚燕、刘博、王弘历、朱英如、于洪洲、吕正林,余绩庆,王广河、于博生、 马建国。王正元李德鸿。
1I 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
第1部分:管理指南
1范围
Q/SY09004的本部分规定了能源管控的策划、实施和检查的基本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生产、炼油化工、销售、长输管道、工程技术等业务领域,其他业务领域可参
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Q/SY61节能节水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Q/SY1066 石油化工工艺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Q/SY121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3331—2012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能源管控 energy management & control 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有效管理的活动,注:能源管控是针对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等过程,以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为手段,通过能源计量和在线监测
运用对标分析和系统优化的方法。对能源利用实施动态监控和有效管理,促进能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活动。该活动主要包括在选取的能源管控单元中建设能源管控系统和运行能源管理体系。
3.2
能源管控单元 unit of energy management & control 实施能源管控并具有清晰管理界区的对象。
3.3
能源绩效参数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 可量化能源管控单元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改写GB/T23331—2012,定义3.13] 注:能源绩效参数可由简单的量值。比率或更为复杂的模型表示。
3.4
1 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系统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由计量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能源管控信息平台等构成的所有软件和硬件。
3.5
组织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企事业单位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
理的一部分,可以是能源管控单元,也可以是它的上级。
[改写GB/T23331—2012,定义3.22]
3.6
最高管理者 top management 在最高管理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人员。 [GB/T23331—2012,定义3.28]
3.7
管理著代表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由最高管理者指定的负责组建能源管控团队:协调推进能源管控的人员。
3.8
能源管控团队 energy management & control team 负责实施能源管控工作、运行能源管控系统并实施能源绩效持续改进的人员所组成的队伍。
4基本原则
4.1组织应按照设定的能源管控等级目标实施能源管控,并基于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的持续完善模式,使能源管控融人组织的日常活动中。
能源管控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策划
持续改进
实施
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
检查
平评估
图1能源管控工作流程图
4.2能源管控分为计量级,监测级,分析级,优化级和智能级5个等级,并由计量级向智能级发展。 其中,计量级应实现能源的有效计量,监测级应实现能耗状况的实时监测。分析级应实现能效水平的有效分析和主要用能问题的合理解决,优化级应实现能源消耗目标的科学设定和优化方案的在线计算,智能级应实现能源使用全过程的闭环优化管理。
能源管控等级的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
4.3能源管控应与组织的生产运行。科技研发。信息化建设等紧密结合,在其他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管控的实施要求,避免重复建设。 2 Q/SY09004.1—2018
智能级能源管控
优化级能源管控
分析级能源管控
监测级能源管控
计量级能源管控图2能源管控等级的发展过程图
5管理者 5.1最高管理者
最高管理者除了承担GBT23331规定的管理职责外,还应承诺支持能源管控工作和能源管控单
元用能水平的持续改进,具体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
a)针对能源管控单元核准能源管控的深度,确定能源管控等级目标。 b)批准组建能源管控团队,协调相关人力资源。 C)提供能源管控工作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推进所需的其他资源。 d)对管理者代表和能源管控团队提出的能源管控流程建议进行审核和批准。 e)实施管理评审,制定能源管控的新目标。 f)在长期规划中考虑能源绩效问题,并推动能源管控工作逐步向最高等级发展。
5.2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具有相应技术和能力的人员担任管理者代表,该人员宜为组织中协助最高管理者管理节能工作的相关领导,其职责权限除了GB/T23331规定的管理职责外,还应包括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控工作。 b厂指定相关人员组成能源管控团队:共同建设和推进能源管控工作。 C)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控工作实施进展、效果和问题。 d)制定能够确保能源管控系统有效运行和能源管控工作有序推进的管理流程及管理制度,并向
最高管理者提出建议。 e根据最高管理者制定的新自标,组织落实和推进能源管控工作。 提高全员对能源管控的认识。
6策划 6.1确定能源管控单元 6.1.1组织应确定能源管控单元。能源管控单元可以是组织本身,也可以是组织的下级机构。 6.1.2能源管控单元应能够代表该业务领域的主要生产过程和主要的能源使用方式。宜选取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数据远传基础较好的行政管理单位作为能源管控单元。 6.1.3油气田企业宜选取采油厂或下属的作业区(站队)作为能源管控单元,炼化企业宜选取企业本身或下属的分厂(车间/装置)作为能源管控单元,钻探企业宜选取钻井队作为能源管控单元。
3 Q/SY 09004.1—2018
6.2成立能源管控团队
由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代表作为团队领导者组建能源管控团队,团队成员可以由能源管控单元行政管理范围内的节能,生产,技术,计量,设备,信息等部门管理与技术人员组成,也可以由其上一级人员组成。
能源管控团队的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a)按照设定的目标和分工,策划并组织开展能源管控建设工作,包括组织配备能源计量器具。
实现能源计量数据远传,建设能源管控信息平台等。 b)按照分工持续应用和维护能源管控信息平台,包括补充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及数据远传设备。
能源绩效参数基推值设定与更新,能源管控单元模拟模型更新等。 c)履行相应的能源绩效参数统计监测与追潮管理,能源绩效参数对标分析,节能增效优化建议
的监督与管理等能源管控流程。 d)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和能源使用过程的变化,及时完善能源管控信息平台。
6.3确定能源管控等级目标
组织应根据能源管理的现状等确定能源管控等级目标和实施计划。等级目标可以从计量级能源管控开始,也可以是更高等级的目标。 6.4确定能源绩效参数
能源绩效参数由能源管控团队选取,应能反映能源管控单元实际用能水平且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宜从能耗统计指标。影响能耗水平的关键操作参数。重点耗能设备运行参数等方面选取,且应根据能源管控单元的管控深度要求,选取不同管理层次下具有关联性的多个指标或参数作为能源绩效参数。 6.5核实能源绩效基准水平
开展能源管控建设前,应对能源管控单元的关键能源绩效参数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能源管
控工作前后能源绩效的变化情况。关键能源绩效参数应为不同客观生产条件下反映能源绩效水平的可比参数。 6.6能力与培训
组织应确保和能源管控建设与运行相关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要求的能力。能源管控团队应制定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对能源管控建设与运行涉及的人员进行培训,对于以项目形式实施的能源管控,可以项目实施方为主制定培训计划和开展培训。
7实施 7.1一般要求 7.1.1能源管控团队应按照确定的能源管控等级目标及其建设与运行的具体要求开展工作。 7.1.2建设高一等级能源管控的过程中,可继续完善之前各等级能源管控的建设。 7.1.3建设目标完成后,应按照第8章的要求完成实际能源管控水平的检查。 7.1.4建设与运行应以建成能源管控信息平台、形成和完善能源管控流程为目标,并最终实现能效改进。 4
上一章:Q/SY 09004.2-2019 能源管控 第2部分:评估指南 下一章:Q/SY 09003-2017 油气田用加热炉能效分级测试与评价

相关文章

Q/SY 09004.2-2019 能源管控 第2部分:评估指南 Q/SY 09004.6-2020 能源管控 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 Q/SY 09004.5-2019 能源管控 第5部分:油气田能效对标指南 Q/SY 09004.7-2021 能源管控 第7部分:钻井作业技术规范 Q/SY 09004.4-2018 能源管控 第4部分:炼油化工技术规范 Q/SY 09004.3-2018 能源管控 第3部分:油气田技术规范 Q/SY 08002.3-202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 Q/SY 1002.3-2015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3部分:审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