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09004.6-2020 能源管控 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

Q/SY 09004.6-2020 能源管控 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16:12:57



相关搜索: 指南 能源 炼油化工 能效 部分 09004

内容简介

Q/SY 09004.6-2020 能源管控 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09004.6—2020
能源管控
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
Part 6 : Refining & petrochemical 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ing guideline
2020-07—30发布
2020-10-12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 09004.6—202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能效对标工作流程
1
能效对标工作内容 5.1 能效现状分析 5.2 能效标杆选择及对标分析 5.3 制订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5.4 落实能效改进措施 5.5 能效对标工作评估 5.6 持续改进能效对标技术要求
5
6
6.1 能效标杆选择的技术要求 6.2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技术要求 6.3 数据收集及校验技术要求 6.4 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技术要求 6.5 能效对标分析技术要求能效对标管理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 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标计算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 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案例参考文献·
H Q/SY09004.6—2020
前言
Q/SY09004《能源管控》分为7个部分:
第1部分:管理指南:第2部分:评估指南:第3部分:油气田技术规范第4部分:炼油化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油气田能效对标指南: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第7部分:油田技术服务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Q/SY09004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油与化工分公司。辽阳石化分公司。大庆炼化分公司。
锦州石化分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如强。郭彦。王正元。马刚、刘富余、陈宝玺、王东东。黄明富、杨树林、 王弘历、陈雪、叶琳。
1I Q/SY 09004.6—2020
能源管控
第6部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指南
1范围
Q/SY09004的本部分给出了炼油化工能效对标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指南。
本部分适用于炼油化工企业各级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弓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250乙烯装置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30251 炼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31343炼油生产过程能量系统优化实施指南 Q/SY61节能节水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Q/SY 1066 石油化工工艺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Q/SY 09001 燃煤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Q/SY09007 催化裂化再生烟气能量回收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Q/SY09210 合成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 Q/SY09347 石油化工工艺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671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3671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能效对标 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ing 用能单位对其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利用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并与先进能效水平进行对比分
析。确定能效标杆,寻找差距。制订改进方案。实施改造,评估,持续改进的实践活动。
[GB/T36714—2018,定义3.2]
3.2
能效标杆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 用能单位在某一时期选定的要达到或超越的能效水平。 [GB/T36714—2018,定义3.1]
I Q/SY 09004.6—2020 4能效对标工作流程
炼油化工能效对标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形式参见图1。用能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合理设计能效对标步骤和内容。
成果形式
工作流程
能效对标工作计划”
能效现状分析
“能效对标分析报告”
能效标杆选择及对标分析
“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制订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落实能效改进措施
“能效对标工作评估报告”
能效对标工作评估
下一阶段“能效对标工作计划”
持续改进
图1能效对标的工作流程和成果形式
5能效对标工作内容 5.1能效现状分析 5.1.1选定能效对标单元,确定能效对标的边界。能效对标单元可以是炼油厂。炼油化工装置或公用工程系统。 5.1.2结合能效对标单元能源消耗统计资料、能源审计报告、节能监测报告、标定报告和企业节能规划,以及生产运行、节能管理信息系统等,对能效对标单元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确定能效对标单元的能源消耗量和能效对标指标,初步确定能效对标重点环节和目标。 5.1.3编制“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宜包括:
a)工作目标。 b)能效对标单元概况。 C)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 d)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e)数据来源及数据收集模板,包括数据收集条件、统计计算和处理方法、可采用的数据库、数
据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 Q/SY 09004.6—2020
f)成果要求(成果形式。成果报告模板等)。 5.2能效标杆选择及对标分析 5.2.1企业可自行或依托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节能节水管理系统建立和维护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 5.2.2根据建立的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节能实践库,初步选取若干个候选能效标杆单位。 5.2.3对候选能效标杆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比,结合能效对标单元的生产工艺和用能特点,选定能效标杆。 5.2.4开展对标分析,找出能效对标单元在节能管理。工艺技术或设备运行等方面与能效标杆单位之间存在的差距,必要时利用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能效对标单元模型,炼油生产过程可参照GB/T31343 开展能量系统优化,分析差距及原因,确定能效改进潜力及方向。 5.2.5编制“能效对标分析报告”。宜包括:
a)原油物性、加工流程。产品结构、生产装置及其工艺、生产装置原料物性。耗能设备、蒸汽
动力系统等。 b)能源消耗总量。单位能耗指标,节能目标及已采取的节能措施等。 c)选定的能效标杆单位的生产及能耗指标情况。 d)对标分析的结果:包括和能效标杆之间存在的差距及产生的原因等。 e)能效改进潜力及方向。
5.3制订能效改进实施方案 5.3.1依据能效对标分析结果,识别节能机会,提出能效改进措施,制订能效改进实施方案,确定能效改进目标值。 5.3.2编制“能效改进实施方案”,宜包括:
a)能效改进目标。 b)责任目标和责任人。 C)实施时间和进度安排。 d)能效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宜说明措施的基本情况、节能效果及效益分析、实施建议和风
险分析与对策等)和管理措施(如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用能设备管理。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等)。 e)保障措施等。
5.3.3企业按照内部管理程序进行“能效改进实施方案”审批。 5.4落实能效改进措施 5.4.1将能效改进目标和能效改进措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5.4.2按照“能效改进实施方案”的计划进度进行落实,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动态调整实施方案。 5.4.3实施过程要满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要求。 5.4.4方案实施完成后,应开展运行标定或效果评估,对比方案实施前后能效指标变化情况,分析总结实施效果。 5.5能效对标工作评估 5.5.1应对能效对标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组织评估验证。审核能效对标的成果,检查各项能效指标是否达到能效目标值。 5.5.2编制“能效对标工作评估报告”,宜包括:
2 Q/SY09004.6—2020
a)能效对标工作成效评估,包括各项能效指标的达标情况。 b)能效对标管理机制评估。 c)能效对标实施情况评估。 d)能效对标过程的经验及启示。
5.6持续改进 5.6.1 总结并提炼能效对标实践过程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制度,及时更新能效对标数据库。最佳节能实践库。 5.6.2 及时变更工艺指标要求,适时修订工艺卡片和操作规程,持续保持能效改进方案实施效果。 5.6.3 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能效对标工作计划”,将能效对标活动深入持续开展下去。
6能效对标技术要求 6.1能效标杆选择的技术要求
企业宜选择与能效对标单元具有相似分类信息的炼油厂、炼油化工重点耗能装置或公用工程系统进行能效对标。炼油厂、炼油化工重点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分类信息参见表1。
表1炼油厂,炼油化工重点耗能装置和公用工程系统的分类信息
能效对标单元类型
分类信息
序号 1 2 3
炼油厂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催化重整装置加氢裂化装置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装置类型,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原料硫含量。反应器压力
原油加工能力,炼厂负荷率,加工类型。加工原油密度装置类型、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加工原油密度。总拔出率装置类型。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新鲜原料残炭液化气收率装置类型。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原料环烷烃含量。原料芳烃含量,生成油 RON 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新鲜原料密度。重石脑油收率。航煤收率。尾油收率
4
6 7 8 9 10 11 注1:芳烃联合装置包括涉及芳烃生产的催化重整预加氢。催化重整。芳烃抽提、歧化及烷基转移、苯一甲苯分
装置类型、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新鲜原料密度、循环比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裂解炉类型、原料轻烃比例、原料石脑油比例
延迟焦化装置乙烯装置芳烃联合装置 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原料类型、异构化催化剂类型合成氨装置
装置原料类型,装置规模,装置负荷率燃料种类及比例热电比、蒸汽等级电力负荷、热负荷
蒸汽动力系统
离,吸附分离。异构化。二甲苯分馏等单元。
注2:炼油厂加工类型为燃料型。燃料一化工型,燃料一润滑油型。 注3:常减压等炼油重点耗能装置的装置类型参见GB30251
6.2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技术要求
6.2.1 1遵循完整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6.2.2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能反映出能效对标单元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水平,涉及重点耗能装 4
上一章:Q/SY 09005-2018 炼油化工泵机组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下一章:Q/SY 09004.5-2019 能源管控 第5部分:油气田能效对标指南

相关文章

Q/SY 09004.5-2019 能源管控 第5部分:油气田能效对标指南 Q/SY 09004.4-2018 能源管控 第4部分:炼油化工技术规范 Q/SY 09004.2-2019 能源管控 第2部分:评估指南 Q/SY 09004.1-2018 能源管控 第1部分:管理指南 Q/SY 09004.7-2021 能源管控 第7部分:钻井作业技术规范 Q/SY 09004.3-2018 能源管控 第3部分:油气田技术规范 T/CIAPS 0028-2023 电池行业能效对标实施指南 第5部分:隔膜 T/CIAPS 0027-2023 电池行业能效对标实施指南 第4部分: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