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YS/T 426.6-2021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YS/T 426.6-2021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1-17 16:18:54



相关搜索: 化学分析 光谱 等离子体 原子 电感 测定 发射 耦合 芯块 氧化铍 耦合

内容简介

YS/T 426.6-2021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 光谱法 ICS 77. 120. 99 CCS H 1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426.6—2021 代替YS/T426.6—2000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ntimony-beryllium pellets-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beryllium oxide content-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2-04-01实施
2021-12-0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426.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S/T426《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的第6部分。YS/T42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氟化钾滴定法测定铍量;第2部分:溴酸钾滴定法测定锑量;第3部分:8-羟基喹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铝量;第4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铁、锰、镁量;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7部分: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量。
-
本文件代替YS/T426.6--2000《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溴甲醇法测定氧化铍量》,与YS/T 426.6一200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测定方法,由分光光度法修改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b) 更改了测定范围,测定范围由0.010%1.00%修改为0.0050%~2.00%(见第1章,2000年版
的第1章); c)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d)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e) 增加了样品条款(见第7章); f) 增加了精密度条款(见第10章);
增加了试验报告条款(见第11章)。
g):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北方
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晖、刘军、王佳丽、马肖、陈岚、袁翠宏、张新辉、陈红、邱冬宇、陈雪旭。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426.6—200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YS/T426.6—2021
引 言
锑铍芯块作为核工业用二次中子源部件及压水堆燃料元件,芯块中化学成分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影响芯块质量的重要控制指标,因此精确控制其含量是保证锑铍芯块产品质量的关键。YS/T426拟由七部分构成:
-第1部分:氟化钾滴定法测定铍量;第2部分:溴酸钾滴定法测定锑量;第3部分:8-羟基唑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铝量;一第4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铁、锰、镁量;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第7部分: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量。
-
本文件为提升铍芯块在核工业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对YS/T426.6的修订,重点考虑了YS/T426.6一2000的方法适用性,明确了该方法标准采用
仪器分析法,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进一步提升该方法检测能力。
Ⅲ YS/T426.6—2021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氧化铍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警示一一锑铍芯块样品有全身性毒作用。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经验。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有关国家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锑铍芯块中氧化铍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锑铍芯块中氧化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50%2.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用溴-甲醇溶解,过滤分离出氧化铍。用硝酸-硫酸混合酸溶解处理后,在稀盐酸介质中,以氩等离子体为离子化源,直接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
5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符合GB/T6682的实验室二级水。 5.1无水硫酸钠。 5.2甲醇(质量分数不小于99.95%)。 5.3溴-甲醇:50mL甲醇中加入7mL溴素。 5.4盐酸-甲醇:用甲醇将4mL盐酸(p=1.19g/mL)稀释至50mL。 5.5硝酸-硫酸混合酸:于70mL硝酸(p=1.42g/mL)中边搅拌边缓慢加人30mL硫酸(p=1.84g/mL),混匀。
1 YS/T426.6—2021
5.6盐酸(1+十9)。 5.7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9.6418g优级纯硫酸铍(BeSO4·4H2O)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硝酸(1+ 9)移人1000mL聚乙烯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mg铍。 5.8铍标准溶液A:移取10.00mL铍标准贮存溶液(5.7)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5.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铍。 5.9铍标准溶液B:移取10.00mL铍标准溶液A(5.8)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5.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μg铍 5.10氩气(体积分数不小于99.99%)。
6仪器设备
6.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辨率小于0.008nm(200nm处)。 6.2推荐分析线波长:234.861nm、313.042nm或313.107nm。
7样品
样品呈碎屑状或粉状,粒度一般不大于75μm。
8试验步骤
8.1试料
称取0.20g样品,精确至0.0001g。
8.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8.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8.4分析试液的制备 8.4.1将试料(8.1)置于150mL烧杯中,加人10mL甲醇(5.2),分次缓慢加人50mL溴-甲醇(5.3),每次1mL2mL,剧烈反应停止后,在70℃水浴中加热至大部分金属溶解。加人50mL盐酸-甲醇(5.4),继续加热至金属完全溶解。 8.4.2以双层慢速滤纸过滤,用甲醇(5.2)洗涤烧杯及滤纸至无溴为止。 8.4.3将滤纸与残渣放入原烧杯中,烘干后,加入10mL硝酸-硫酸混合酸(5.5)先低温加热,后高温加热,滴加硝酸-硫酸混合酸(5.5)至消解完全。加热至冒白烟,取下,稍冷,加人0.3g无水硫酸钠(5.1),继续加热蒸干,冷却。 8.4.4用少量水冲洗杯壁,加入5mL盐酸(5.6),加热溶解盐类,取下,冷却,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2 YS/T426.6—2021
8.5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于一组1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mL、1.00mL、5.00mL铍标准溶液B(5.9)、1.00mL、5.00mL、 10.00mL铍标准溶液A(5.8),各加人5mL盐酸(5.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8.6测定
仪器优化后,按推荐的分析线,浓度由低到高测量标准工作溶液(8.5)中被测元素的发射光强度。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分析线发射光强度为纵坐标,计算机自动绘制工作曲线。当工作曲线的线性关系达到0.999以上时,测量空白溶液(8.3)与分析试液(8.4)中被测元素的发射光强度,计算机自动由工作曲线计算出氧化铍的质量浓度。
9试验数据处理
氧化铍含量以氧化铍(BeO)的质量分数WBo计,按公式(1)计算:
wpo =(e=) : VX2. 775 10- ×100%
·(1)
m
式中: p1 Po V 2.775铍换算为氧化铍的系数;
试液中铍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一空白溶液中铍元素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一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当WB0<1.00%时,所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WBo≥1.00%时,所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数值修约按GB/T8170规定执行。
10精密度
10.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1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1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精密度原始数据参见附录A。
表1重复性限
UB0/% r/%
0.0063 0.0015
0. 10 0. 01
0. 90 0. 07
10.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精密度试验数据见附录A。
3 YS/T426.6—2021
表 2 允许差
允许差 % 0.0030 0.020 0. 08 0.15 0. 20
eB-0 /% 0.0050~0.010 >0.010~0.10 >0. 10~0. 50 >0. 50~1. 00 >1.00~2.00
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验对象;本文件编号;结果;观察到的异常现象;试验日期。
4
上一章:YS/T 426.5-2021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下一章:YS/T 408.3-2021 贵金属器皿制品 第3部分:金器皿制品

相关文章

YS/T 426.5-2021 锑铍芯块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1057.3-2022 四氧化三钴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硅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252.6-2020 高镍锍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铅、锌和砷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252.6-2020 高镍锍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锌和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1046.6-2015 铜渣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三氧化二铝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1057.4-2022 四氧化三钴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钾和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341.6-2022 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金、铂和钯含量的测定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 1489.6-2021 钴铬钨系合金粉末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铁、锰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