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扬子地台北缘南郑马元-宁强阳平关沉积盆地沉积构造事件与海平面变化响应

扬子地台北缘南郑马元-宁强阳平关沉积盆地沉积构造事件与海平面变化响应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6:36:5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扬子地台北缘南郑马元-宁强阳平关沉积盆地沉积构造事件与海平面变化响应 第38卷第1期 2011年2月
中国地质 GEOLOGY IN CHINA
Vol.38,No.1 Feb.,2011
扬子地台北缘南郑马元一宁强阳平关沉积盆地
沉积构造事件与海平面变化响应
唐永忠1石尊应1高荣虎1朱增伍1刘利民2马林3
(1.陕西地质调查院,陕西西安710054;2.陕西地质一队,陕西安康725000;3.陕西旬阳国土资源局,陕西自阳725700)提要:位于扬子地台北部被动边缘的南秦岭南郑一阳平关一带古生代沉积盆地,发育一套早古生代一中生代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沉积,沉积构造及岩相清晰。通过对区内沉积盆地地层特征及侧向变化分析,初步划分出了6个层序,识别出若干个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体制、区域性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构造活动控制了海平面变化。近几年来,在南郑马元一带震且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发现了近百干米的"马元型"铅锌矿带,因此,通过区域地层格架分析和层序地层学研究,进一步研究区域构造活动历史,恢复海平面变化细节,建立岩石地层格架,从微观上准确了解区城海平面敏感变化,从面更好地预测沉积矿产。
关键调:扬子地台北缘;沉积盆地;构造活动;海平面变化;马元铅锌矿
中图分类号:P5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1)010052-13
南秦岭南部南郑马元一宁强阳平关一带古生代沉积盆地位于扬子地台北部被动边缘,主要由区域性阳平关一勉县断裂以南、汉南弯降以北的南郑一宁强古生代沉积盆地构成,主要发育一套早古生代一中生代碳酸盐岩夹细碎屑岩沉积,其沉积建造稳定,沉积构造清晰,是研究海平面变化与沉积响应较为理想的地区(图1)。前人对该区域有关的地质及矿产资源进行过一些研究-1,本文试图从沉积盆地的沉积构造事件与海平面变化响应方面做一些探讨,从而更好地预测沉积矿产。
1区域古构造古地理格局
扬子地台在近25亿年覆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前南华纪基底形成演化阶段、南华纪至中三登世地台陆表海演化阶段以及晚三叠世以来的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原始陆核生长和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形成的最古老岩石是后河岩组、
鱼洞子岩群、佛坪岩群。主体是一套以表壳岩为主部分具有TTG岩套和少量孔兹岩特征的岩石建造类型。在古元古代末期(1800Ma左右)吕梁运动,这些孤立地块及其增生沉积物可能经历了以高地热梯度为特征的高温塑性流变、区域动力热流变质、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等构造热事件。使分散的陆核(地块)相互连接并与华北地壳粘连在一起,形成不稳定的统一的原始薄陆壳(华南板块结晶基底)。
在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平行于扬子陆块西北缘经历了北东向的裂解扩张、俯冲闭合完整的板块构造活动过程。碧口岩群,盐边岩群、黄水河岩群这三套岩群代表了当时存在于扬子陆块西北缘地区的海槽系统。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的都是裂解扩张的裂谷系统,随着裂解深度加深,扩张幅度加大,裂解海槽洋盆化,其中以碧口岩群、盐边岩群所代表的海槽最为典型,规模最大,裂解最深,构成龙门一红河洋盆的主体。并斜贯于扬子陆块西北缘,成为分隔上扬子陆块与木里一若尔盖陆块的主
收稿日期:201006-01;改回日期:201009-03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陕西喜神坝一大河坝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矿调(2004)9-3号、1212010781067)资助,作者简介;唐永患,男,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期查及盆地研究工作;E-mail;625879916@qq.com。
万方数据
上一章:浅谈复合土钉墙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下一章:同构造沉积速率对先存被动盐底辟挤压变形的影响:库车坳陷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盐构造分析及物理模拟

相关文章

沉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及应用:以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孔雀河地区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克里摩里组沉积微相特征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沉积格架 全球沉积盆地结构与构造演化背景——洲际经向超长构造剖面对比 中国及邻区沉积盆地群结构与构造演化探讨——来自长剖面的研究对比 云岗盆地晚中生代沉积-火山充填序列及其构造意义 珠琼运动的厘定——来自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构造沉积特征的启示 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以渤海湾盆地霸县凹陷岔河集构造带沙一上亚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