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年9月出版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克里摩里组沉积微相特征
潘博12张成号12陈安清12杨师12岳强3刘懿锋4
(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2."油气激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室·成都理工大学
3.北京地质矿产研究院4.中国人民解放军95661部队后勤部)
摘要目前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下奥陶统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组合特征方面的研究尚薄弱。为此以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显微薄片鉴定,对那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主要发育局限台地相、开阐台地相、台地边缘相、深水陆棚-盆地相及相应的沉积微相组合,编制的沉积微相图揭示了不同时期的况积微相展布规律;②克里摩里组沉积期,由于受加里东运动的强烈影响,南北秦龄和兴蒙洋壳加速俯冲挤压,造成了鄂尔多斯地块快速抬升,研究区东部成为剥蚀区,西部沉积区的相带呈南北向带状展布,相带由东往西依次为以云岩沉积为主的局限台地环境、以石灰岩沉积为主的开阔台·地环境、以礁滩组合构成的台地边缘环境及深水陆棚-盆地环境;③研究区克里摩里组时期礁灌相带的分布从克1 段至克3段受水体能量增强及生物丰度增加的影响其规模逐渐扩大,且由南向北逐渐扩展。结论认为,研究区克3段的礁滩相带可能是该区下一阶段的有利油气勘探目标。图5参16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
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沉积微相
0引言
从近年来的油气发现来看,碳酸盐岩仍然是全球发现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重要领域,海相地层已成为大油气田发现的最主要场所川。研究碳酸盐系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展布特征是分析沉积演化和预测有利储层相带分布的基础。因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2-]。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盆地西北缘具有与盆地中北部相似的成菱条件,天然气资源丰高,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围。本区油气勘探较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天环坳陷的勘探,但总体来说,勘探程度较低。受苏里格气田的发现以及四川碳酸盐岩礁灌相气藏勘探的启示,2008年于棋探1井奥陶系克里摩里组发现礁滩相的亮晶砂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藻黏结灰岩,显示了该区良好的勘探前景。
本项研究通过对老石旦剖面的实地考察以及棋探1井、余探1井大量显微薄片的观察,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下奥陶统克里摩里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分析,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的深入研究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并找出该地区下一阶段的有利勘探目标。
1地质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处于中国东部稳定区和西部活动带之间的结合部位,兼受其东滨太平洋构造域和其西南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构造域的影响,是一个整体沉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按照现今的构造形态,鄂尔多斯盆地可划分为六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别为:晋西扰褶带、伊陕斜坡、天环坳陷、西缘逆冲带、渭北隆起及伊盟隆起。现今盆地的整体形态上为一个不对称的矩形向斜盆地16-8。而研究区则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北至鄂托克旗,南至定边,西侧位于西缘逆冲带内,东至靖边气田西部。地跨天环坳陷北段及伊陕斜坡西北部区域和西缘逆冲带部分区域(图1)。
盆地西北缘在早奥陶世遭到抬升,地层受到剥蚀,随后没入贺兰海槽,蛇山期开始继续接受沉积鄂尔多斯盆地内部逐渐隆起,西北缘迅速沉降,并具有劫拉槽性质。中奥陶世后,加里东运动使海槽逐渐消失,隆升为陆,海水由西南退出。
在研究区奥陶系地层由下向上依次为:三道坎组、桌子山组、克里摩里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和蛇山组。其中奥陶系下统克里摩重组是
(20050X28002)
作者第介潘博,男,1992年出生,项士研究生,主委要从事储层地质学研究。地址(610059):四月省成都市成都理工大学况积地质研究院。电 it;15881065216。Email:panspiritboqq-com
.6.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