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5月上第42卷第9期
DOI:10.7672/sgjs2013090001
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造技术综述
陈越
(港珠淡大桥管理局,广东珠海519015)
[摘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是在海上填筑2个人工岛后再建造节段式沉管隧道。通过系统的技术研究,针对120 年设计使用寿命的要求以及工程建设条件,开展系列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工
程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人工岛建造技术与沉管隧道建造技术的应用等。[关键调]桥架工程;人工岛;隧道;建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3)09-0001-05
ReviewonConstructionTechnologyofTunnelandArtificialIslandsfor
HongKong-Zhuhai-MacaoBridge
ChenYue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Authority,Zhuhai, Guangdong519015, China)
Abstract :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 and islands for 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project is filled two artificial islands on the sea and then constructed sectional immersed tunnel. Based on the 120 years designed service life and project conditions, a series of new technologies are studied and applie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inclu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 key
technolo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 and artificial islands. Key words:bridges; artificial island; tunnels; construction
1项目概况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港珠澳大桥起自香港口岸,跨越粤港分界线,下穿拱北口岸,止于南屏镇洪湾,线路总长约为55km。
港珠澳大桥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澳门口岸段)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主体工程长约 29.6km,采用桥隧结合方案,穿越伶红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km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 22.9km采用桥梁方案。为实现桥隧转换和设置通风井,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1个海中人工岛,东人工岛东边缘距粤港分界线约150m,2个人工岛最近边缘间距约5250m。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演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荒(2011bag07b00)
【作者简介】陈越,教投级高级工程师,E-mail:ey@hzmbo.com
【收稿日期】2013-03-28 万方数据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是由人工岛、桥梁、隧道组成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km/h,双向六车道;设计使用寿俞120年:建筑限界,桥面标准度33.1m.隧道 2×14.25m,净高5.1m。设计汽车荷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汽车荷载提高25%用于设计计算,同时满足香港《道路及铁路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的活荷载要求。抗风设计标准: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20年,施工期重现期30年。地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主体结构耐火等级按一级隧道设计,采用RABT标准升温曲线测试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h。
项目建设条件 2
主体结构处于深层软弱地层上,地层分布差异大,基岩埋藏在海床面以下50~110m,抗囊设防标准高,穿越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并处于珠江航
运最繁忙区域。 2.1地质条件
海底标高在-8.000~-15.000m变化,全新世地层包括淤泥、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黏土混合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