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

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18:02:4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 都市快轨交通·第30卷第6期2017年12月 doi :10. 3969/j. issn. 1672 -6073. 2017. 06. 013
《土建技术
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
张强",2,顾朝杰',宋仕兵",王忠胜",孙鸣雷
(1.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利用青岛地铁R3线井冈山路站一嘉年华站区间的地铁勘察资料,综合钻探、取样、物探、水文、地震、岩石试验等多方面的资料,提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评价因子,建立了青岛地铁地质条件评价的三级层次分析模型,通过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和权重,对青岛地铁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综合研究区地质条件评价
结果,将研究区分为地质条件良好区、中等区、较差区和差区,同时对各区提出了工程风险控制措施。关键调:青岛地铁;地质条件:层次分析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章编号:1672-6073(2017)06-0074-05
文献标志码:A
TheGeologyEvaluationontheLineR3ofQingdaoMetro ZHANG Qiang',2,GU Zhaojie',SONG Shibing',WANG Zhongsheng',SUN Minglei
(1. Qingda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
2.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By using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of the Jinggangshan Jianianhua section of Qingdao metro line R3, and combining the data of drilling, sampling,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hydrology, earthquake, and rock testing, the geological e valuation indexes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cl is constructed. Through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the geology of Qingdao Metro Line R3 i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geology of the studied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 good,moderate, slight ly poor and poor, and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for each grade area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Qingdao metro; geological condi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valuation
1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1研究背景
青岛地区浅部岩层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多期花岗岩及脉岩的侵入使基岩的结构差异较大,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条件等因素导致基岩的风化速度不同,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石的坚硬程度差异较大,各类基岩面起伏大,风化岩石的工程性质差异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而且有不同厚度的第四系土层覆盖,地铁隧道穿越地层条件呈上软下硬土、岩组合地层。因此有必要开展青岛地铁线路沿线的地质条件评估是保证地铁百年工程的重要举措,对地铁施工过程、运行过程的安全间题及早防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树召等[1-2]以广州地铁2号线、8号线为例进行收稿日期:2017-01-16修回日期:2017-02-06
第一作者:张强,男,硕士,工程师,专业方向为工程地质,qddkzq@
163.com
74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地铁地质风险分析,提出6大评价要素,包括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及工程施工条件。邓亚虹等[3]通过对西安市地铁 1号线的研究,提出综合评估定量方法,确定了评价因子确定原则、评价因子权重分配原则、危险等级适宜性原则,采用了定量方法进行地质危险性分析。周宗青等[4] 通过对湖北省段家屋场隧道采用静态风险评估的方法,建立了塌方灾害风险的模糊层次评估模型,划分了塌方地质风险的风险等级,预测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调整施工措施,将潜在地质风险范围缩小,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徐善初等针对椿树垭隧道施工中遇到问题,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椿树垃隧道的评价指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隧道地质灾害进行评价,认为最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岩溶和岩爆,其次是塌方和涌水,针对评价结果,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方案,降低了施工风险[5]。
2研究区概况及评估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本文所研究的井冈山路站一嘉年华站区间,起点位
上一章:国外有轨电车网络货物运输及启示 下一章:北京地铁16号线出入口建筑标准化设计

相关文章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某区间粉细砂地层帷幕注浆效果评价研究 青岛地铁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穿越活动地质断层的技术措施 深圳地铁5号线电力监控系统的结构研究 广州地铁三号线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 广州地铁三号线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拆解段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广州地铁9号线深基坑工程岩溶地质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