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质量成本管理在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质量成本管理在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27.1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08:45: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质量成本管理在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前沿Front
质量成本管理在检测机构中的应用 O文/朱海峰耿雷
质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国质量专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我国标准的定义,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从定义上来看,质量成本的概念内容偏重于有形产品。但这并不妨碍质量成本在检测机构中的适用性。
质量成本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
质量成本及其相关活动进行有效规范的一种管理行为。检测机构的质量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以检测为目的所发生成本的收集、整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且执行降低质量成本的一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通过降低质量成本,提高检测机构的质量效益。请注意是质量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通常情况下,质量成本的降低,往往同时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质量成本管理在我国检测机构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我国在检测机构中大力推行有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认证认可制度,质量成本管理在各种管理体系中也逐渐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质量成本管理在检测机构中的 AD
(认证技术》2013·10 方方数据
实际应用不容乐观,缺位相对比较严重。检测机构更多在国家的要求和建议下,分别执行了实验室资质认定与国家认可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对质量成本管理并没有认真研究甚至闻所未闻,这对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质量管理体系通常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宏观抽象,而质量成本管理则较具体实在,质量成本管理是一种最贴近检测机构效益的管理手段。
二、检测机构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活动更多把重心放在了检测技术方面,比较重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客观性。然而,在确保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的状况下,对质量成本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提出并实施应对措施,不但可以消除或降低生产成本高的因素,促进检测效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合理配置质量管理人财物的需要,从而对检测机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除此之外,在检测机构中实施质量成本管理还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丰检测机构的管理手
段。
找出检测机构质量效益最
编辑/徐航
佳平衡点,亦即,质量方面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比例,据此可以确定本机构所能提供的最大质量服务,避免盲目接单过量造成检测结果质量的下滑,进而影响客户源。
使财务人员进入到质量管
理体系中,这在通常的实验室资质认定以及国家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同时也会使检测技术人员增加经济观念,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检测机构的的管理水平,增强机构的品牌竞争力。
三、检测机构质量成本的
构成
质量成本的构成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则有不同的组成,传统的质量成本基本包括上文中所提到的四个部分,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这种分类方法实际上排除了一些隐性的质量成本。但对于检测机构,国家标准中提及的鉴定成本显然并不适合,实际上,检测机构的质量成本中除了包括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外,还包含的应该是验证成本。
检测机构的质量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不满意检测结果所支付的费用,基本包括培训费、仪器检定
上一章:中外苹果农药残留标准比较与展望 下一章:有机茶知识问答

相关文章

声波反射技术在锚杆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组织机构代码在政府质量监管中的应用研究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ERP质量管理系统在氯碱企业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油气产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ISO9000族标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探地 雷达在地下混凝土排水管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