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97.4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2 16:01:3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第34卷第6期 2017年6月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T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7)06-0009-03
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
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于丽颖,罗亚楠,张跃伟,李延春(吉林化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Vol.34 No.6 Jun.2017
摘要:为满足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需求,阐述化学课程群建立的必然性,从化学课程群的教学理念建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手段改革和师资队伍打造儿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现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满足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课程群;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06-1
文献标志码:A
DOl:10.16039/j.cnki.cn221249.2017.06.003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人才培养的过程与效果归根结底要注重课程及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完善1。近几年,我校确定了化工类专业在我校的重要地位,明确我校为化工类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目标,为一些工科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校工科化工类专业所学化学课程主要包含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其相应的化学基础实验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然而,以往化学课程所进行的革新与整合大多停留在单门课程基础之上,忽略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作用,从而使化学各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合力作用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培养优势不突出,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提高[2]。为着重强调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工程能力的重要性,以化学课程实验教学为纽带,将化学课程串联起来,通过对多门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与教师科研积极联系,培养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对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满足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专业本科培养目标3]。通过各方面的协调,我们努力建立专门的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研究小组,打破原有四
收稿日期:2017-03-3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H13464)
大基础化学教学现状,将各门课程进行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推动高层次、专业化、应用型教学理念,开展了用内容精简、重点突出、工科特色鲜明的化学课程培养现代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推进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4]。
一、课程群教学理念的建立
课程群研究小组教师瞄准化工类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及定位,按照“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强化应用,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将化学各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为首要目标,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手段革新作为主要内容,对原有教学体系中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努力构建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课程群建设不仅考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向应用型转变,更加注重了课程群内教师科研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课程群内教师工科背景,提高教学层次。通过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着重致力于建立同时具有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双技能人才”的课程群教学
作者简介:于丽颖(196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及精细化学品加工方面
芳芳数据究。
上一章:干熄焦装置应用β-碳化硅砖的节能效果 下一章:欧洲6。25 m捣固焦炉护炉铁件改进分析

相关文章

地方本科院校电气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化学化工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 高职院校BIM与建筑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 医药院校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组,四川大学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编] 2011年版 高职院校食疗与烹饪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