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地方本科院校电气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地方本科院校电气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4:33: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地方本科院校电气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科技论坛
地方本科院校电气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苏宝林
(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 31 -
摘要:分析了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绥化学院为例,首先介绍了本校的实验条件,实验室资源。然后指出了本校电气工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儿个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电气工程学院国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制定三个层次,四个平台"实践教学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Abstract:Analyzed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electr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local colleges, that is suihua college, for example, firstly introduce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laboratory resources, then, points out the several problems of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practical teaching. Finally discussed around the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cultivation core de-partment formulate "three levels, four platforn" practice teaching mode, Practice shows that opennes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etter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Key words: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Applied talent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1概述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有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多年来,我院根据学校的“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和“立足绥化,面向龙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的办学目标,绥化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2我校现有的电气信息类实验条件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于2005年7月,是在原有大学物理实验室、模拟/数字电路实验室、单片机/微机接口实验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形成能满足电气电子类学科实验教学和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实验教学中心。2009 年7月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拥有电路分析实验室、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单片机
的不断推进,“四级办”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广播电视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各地形成了一定差异。应急广播体系需要统一的调度管理,如何适应“四级办“的管理体制,需要进行
原理实验室、ARM/DSP实验室、EDA/PLC实验室、电子制作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室,工厂供配电等20多个专业实验室。中心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达1000台件,设备总值达500多万元。主要承担着全校理工科8个专业的学生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多门电工电子类、计算机类实验课的教学任务,并承担毕业设计实验,开放性实验任务等。年接纳学生实验2500人左右,完成学生实验人时数约12万。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资源共享,实验教学中心和实验技术人员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全面对学生开放,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人员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中心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科技训练,对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进行培训,2010年在黑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三等奖两项,在毕异杯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大赛获得唯一一个特等奖的好成绩。
(转下页)
视的体制机制以及管理方式相结合,做好项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各地利用现有的有线、无线、卫星、网络等资源,快速实现应急
广播体系的运行,并根据未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向,超前规划应
特殊的考虑。
3.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2007年11月1 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发布紧急警报的主体:关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国办函[2007168号)规定,气象局负责预募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并为各部门提供预警信息发布服务。广播电视作为应急信息一个重要的发布渠道,要与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气象部门建设的应急信息发布平台实现联通。自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急广播体系的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有可能仅对某个区域造成影响,应急广播建设时必须考患分级别、分区域响应设计。与此同时要兼顾平战结合,规划好非应急状态下应急广播体系的运行模式,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开展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可以看出,开展应急
气象部门均已与广电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视/广播即时
广播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针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既然不能制止,就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
插播制度,
3.1.3纵观关国、日本的应急广播系统,基本都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之上的.例如日本是采用叠加字幕信号,在正常画面上益加应急信息字幕。我国由于广播电视数字化起步较晚,目前数字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大多仍收看模拟电视,因此建设我国应急广播体系时,一定要考患这一点,利用现有资源提供服务,并要采用新的手段,兼容未来的发展
3.1.4我国应急广播起步较晚,相关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经验比较匾乏。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自身的后发优势,可以利用较高的技术起点,吸取各国经验,综合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技术和资源,实现功能更强的应急广播。
3.2建设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应考患的间题
建立我国应急广播技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和我国目前广播电
此基础上,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应急广播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的部分,可以不断促进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得更加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孔彬,表丽华,李调,房磊.亚太地区紧急广络系统发展现状调查[J]广据与电视技术,2008(5)
[2]王埃.对应急广播在南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的思考[J]天津科技,2013(3)
[3]柱国柱.应急广播体系技术方案介绍J].卫星与网络,2013(3)
[4]房磊,表冠村.日本、尼泊尔紧急预警广播系统探究[]]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7).
上一章:环保产业与大学生创业分析 下一章:浅谈天然更新在更新造林中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化工类地方工科院校化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加工中心实践教学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兖矿集团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报告 因类制宜-构建企业薪酬体系 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初探 高电压技术/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