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一株耐高乙醇和低pH己酸产生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pBE 3-ep-SigB的构建

一株耐高乙醇和低pH己酸产生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pBE 3-ep-SigB的构建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4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1:33:4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一株耐高乙醇和低pH己酸产生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pBE 3-ep-SigB的构建 ICS 65.120
CCS B 46 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1758—2024
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酶烯酮
污染控制指南
2024 - 12 - 17 发布
2025 - 03 - 17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 1758—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盛欣、侯亚莉、朱英才、张毅、陈忠琼、彭强、胡健、向梦玲、陈小花、孟丽
娜。
I
DB50/T 1758—2024
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酶烯酮
污染控制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控制的原料采购与查验、包装运输、存储、加工、
检验与处置、记录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玉米赤酶烯酮污染的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7890 饲料用玉米
GB/T 19540 饲料中玉米赤酶烯酮的测定
GB/T 19541 饲料原料 豆粕
GB/T 20411 饲料用大豆
GB/T 23736 饲料用菜籽粕
GB/T 28716 饲料中玉米赤酶烯酮的测定 免疫亲和柱经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43745 饲料原料 发酵豆粕
NY/T 207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料采购与查验
产地调查
采购前对产地原料的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水平进行调查评估,查验产品检测报告。优先选择信誉和质
量较好、抽检合格的厂家采购。
感官检查
采购植物性饲料原料时首先检查其外观性状,确保无发酵、结块、霉变、虫蛀和异味。
水分含量
1
DB50/T 1758—2024
植物性饲料原料水分含量符合GB/T 19541、GB/T 43745、GB/T 20411、GB/T 17890、GB/T 23736等
饲料原料标准的要求。
玉米赤酶烯酮含量
玉米赤酶烯酮含量不超过GB 13078规定的限量要求。
5 包装运输
选择清洁、干燥、防霉性能较强的包装材料。
运输前做好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运输过程中做好防雨、防潮、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
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避免受到污染。
6 存储
仓库环境与卫生
仓库环境保持干燥、通风、整洁,做好降温、防雨、防潮、防虫、防鸟、防鼠措施。
储存管理
6.2.1 按照原料特点、原料标签标识、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植物性饲料原料分类储存、标识清晰,
做到堆垛离墙、垫高,垛与垛之间留适当空间,确保良好通风。
6.2.2 根据原料种类、库存时间、保质期及仓库环境温湿度变化等因素对原料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6.2.3 原料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原则,缩短原料存放时间。
7 加工
厂区环境
生产车间与生活、办公等区域分开,保持通风、干燥、清洁。
设备清洁
定期清理投料口、传输提升设备、永磁筒、混合机、除尘装置和料仓等关键设备中的残余生产物料
和粉尘污垢,确保设备干净整洁。
交叉污染控制
生产现场的各类物料分类存放,器具或包装物明确标识,不得交叉混用。含水量差异较大的植物性
饲料原料应分开加工。生产不同饲料产品时,对所用的生产设备、工具、容器进行彻底清理。
8 检验与处置
检验
8.1.1 根据《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水分和玉米赤霉烯酮检验计划,在原料储存
2
DB50/T 1758—2024
和加工等环节抽样检测。
8.1.2 水分测定按 GB/T 6435 的规定执行。
8.1.3 玉米赤霉烯酮测定按 GB/T 19540、GB/T 28716 或 NY/T 2071 的规定执行。
处置
8.2.1 在储存和加工环节检测出水分和玉米赤酶烯酮含量超过限值时,将污染批次及时隔离,立即查
找原因,防止交叉污染。
8.2.2 水分含量超过限值时可采取加热干燥措施,将水分含量降至 GB/T 19541、GB/T 43745、GB/T
20411、GB/T 17890、GB/T 23736 等植物性饲料原料标准的要求。
8.2.3 玉米赤酶烯酮含量超过限值时可采用物理吸附、化学降解等方式进行脱毒。当玉米赤酶烯酮含
量无法降至 GB 13078 的限量要求时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9 记录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含但不限于原料购买和使用记录、饲料产品生产记录、水分和玉米赤霉烯
酮检测记录、温度和湿度监测记录等。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两年。
3
DB50/T 1758—2024
参 考 文 献
[1]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农业部令2014年第1号、2017年第8号修订)
4
上一章:响应面法优化桑黄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下一章:茅台酱香型酒糟和酒曲脂溶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相关文章

一株葡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选育及鉴定 一株褐藻酸裂解酶高产菌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耐高温高醇醋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烟酸羟基化酶产生菌的快速筛选及催化条件 温度、pH对橡子粉浸提液转化乙醇影响 基于仿双酶原位产生共反应试剂而构建的超灵敏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