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12.4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4:34:5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94·
2011No.3 SerialNo.228
China Brewing
微生物繁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苏峰",赵祥颖,张家祥2,韩延雷,刘建军1.2
Research Report
(1.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353;2.山东省食品发醇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13)
摘要: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1株产絮凝剂的细菌菌株X-1,经细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在白杆菌属(Ochrobactrumsp.)。菌株X-1的主要代谢产物通过蛋白质、糖类物质的定性分析初步定性为多糖类化合物.该菌的发醇液对印染
污泥和印染废水均具有较好的絮凝处理效果。关键调:微生物絮凝剂:菌种筛选;鉴定
中图分类号:Q93-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1)030094-03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flocculant-producing strain Ze
(I.School ofFoodandBioengineering,ShandongInstitute ofLight Industry,Jinan250353,China:
2.Shan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FoodandFermentationEngineeringResearch,Jinan250013,China)
eooooaaegadeeosseeooaoei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acteria and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X-1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us Ochrobactrum sp The main metabolic products of strain X-1 were preliminary identified as polysaccharide compounds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rotein and
carbobydrate. The bacteria fermentation liquid had good flocculantion effects on dyeing and printing waste. Key words: microbial flocculant, strain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
微生物累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需赛活性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有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 DNA等。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是新型、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累凝剂间。微生物累凝剂作为一类新型絮凝剂,由于其具有广谱絮凝活性、可生物降解性及使用的安全性,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和发酵工业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国内外新型水处理剂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内。我国微生物累凝剂的开发大多处在菌种筛选阶段,从生产实际出发,能否筛选出微生物累凝剂的高产菌株是现阶段的关键技术之。本研究以筛选絮凝剂高产菌为目的,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产物的初步定性鉴定。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分离材料
采自印染废水厌氧污泥、生活污水站曝气池中活性
污泥、培养厌氧颗粒污泥的上清液等8份样品。 1.1.2培养基
富集培养基:牛肉膏3g/L,蛋白陈10g/L,NaCI5g/L,苯酚0.4g/L,pH7.0~7.2。
平板分离培养基:牛肉青3g/L,蛋白陈10g/L,NaC15g/L,琼脂20g/L.pH7.0~7.2。
斜面保藏培养基:牛肉膏5g/L,蛋白陈10g/L,NaC15g/L,琼脂20g/L.pH7.0~7.2。
收稿日期:2010-11-24
液体种子培养基:牛肉膏3g/L,蛋白陈10g/LNaC15g/L, pH7.07.2。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20g/L,磷酸氢二钾5g/L,磷酸二氢钾2g/L,NaC10.1g/L,硫酸铵0.2g/L,尿素0.5g/L,酵母膏
0.5g/L.pH7.0。 1.2试验方法 1.2.1菌种分离
取1g或1mL分离材料于富集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
24h,适当稀释后涂布于分离平板上,30℃培养1d~2d,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取乳白色且黏稠菌落移接至斜面保藏培
养基中,30℃培养48h后备用。 1.2.2摇床初筛
以1株接1瓶进行摇瓶发酵初筛,摇瓶装液量为 35mL/250mL三角瓶,30℃、180r/min培养3d,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的絮凝活性,以未接种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 1.2.3摇床复筛
以1株接3瓶的方式进行摇瓶发酵复筛,摇瓶装液量为 35mL/250mL三角瓶,30℃、180r/min培养3d,然后测定发酵液的絮凝活性,
1.2.4紫凝活性的测定
在25mL比色管中加入20mL4g/L高岭土悬浊液和 0.5mL1%CaCl,的溶液,然后加0.5mL发酵液,将比色管上下颠倒10次,慢速颠倒10次,静置15min。取上清液于波长 550nm处测吸光度值,用未接种液体培养基代替发酵液作
作者篇介:苏峰(198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刘建军*,教授,通讯作者。 ICS 65.020.20
CCS B 25 15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3861—2025
优质羊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leymus chinensis
2025-01-22 发布
2025-02-22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861—2025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SAM/TC 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正时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国家草业
技术创新中心(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
院、内蒙古中科羊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和浩特分局万家沟
管理站、锡林郭勒盟检验检测中心、呼和浩特市审评查验中心、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内蒙古
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开鲁县草原工作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雅茹、李福柱、聂正英、沈宏燕、李广德、于斌亚、翟其林、刘丽平、红梅、
武自念、王娟、殷国梅、赵逸雯、晔薷罕、义拉勒特、刘亭岐、王召明、刘亚玲、付娜娜、马彩娥、温
丽、刘利、包佳力、张宇琼、陆鑫、梁勇峰、杨艳婷、王晓燕、杨寿仓、赵晨光、张丽平、乌尼尔、诺
民、刘辉、胡振华、崔岩峰。
I
DB15/T 3861—2025
优质羊草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优质高产羊草栽培的环境要求、地块选择、直播(水地直播、旱地直播)和育苗移
栽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东北部草原区、西辽河流域区、沿黄流域区优质羊草高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DB15/T 2584 羊草人工草地种植技术规程
DB15/T 3859 优质羊草产地环境要求
DB15/T 3860 优质羊草品种选择与种子扩繁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优质羊草 high-quality leymuschinensis
禾本科赖草属多年生根茎型禾草,单播种植条件下干草粗蛋白(CP)含量≥7%,干草产量水浇地≥
400 kg/667 ㎡、旱地≥200 kg/667 ㎡。
水浇地 irrigated field with leymuschinensis
有灌溉条件种植羊草的地块。
4 环境要求
按照 DB15/T 3859 要求执行。
5 地块选择
按照 DB15/T 3859 要求执行。
1
DB15/T 3861—2025
6 直播技术
整地
耕深 25 cm~30 cm。沙土地 15 cm~20 cm,盐碱地 25 cm~30 cm,耙平、耱细、压实。
品种选择
按照 DB15/T 3860 要求执行。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 GB 6142 中规定三级以上(含三级)的要求。
水浇地直播技术
6.4.1 播种时间
春、秋季均可播种,早春土壤解冻 10 cm 左右时进行春播,亦可在早霜来临前一个月进行秋播。
6.4.2 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 20 cm~30 cm ;播种量 2 kg/667 ㎡~3 kg/667 ㎡;一般耕地播种深度为 1.5 cm~2
cm,沙地播种深度可为 2 cm~3 cm,盐碱地播种深度为 1 cm~1.5 cm。
6.4.3 水肥管理
6.4.3.1 一般耕地水肥管理
施肥后灌溉,底肥施用磷酸二铵 8 kg/667 ㎡~15 kg/667 ㎡;拔节期增施尿素或复合肥 15 kg/667
㎡;抽穗前灌溉 1 次;刈割后、入冬前、返青期适时灌溉。
6.4.3.2 沙地水肥管理
整地后施用高磷复合肥 30 kg/667 ㎡;在拔节期增施复合肥 10 kg/667 ㎡~15 kg/667 ㎡,抽穗
前增施氮肥 8 kg/667 ㎡~10 kg/667 ㎡,均在施肥后灌溉 1 次;刈割后、入冬前、返青期增施复合肥
15 kg/667 ㎡后适时灌溉。
6.4.3.3 盐碱地水肥管理
羊草适宜在含盐量 0.2%~0.6% ,pH 6.5~pH 9.0 的盐碱地生长。在整地后适当增加盐碱改良剂并
施用含腐植酸或解盐菌的复合肥 20 kg/667 ㎡~30 kg/667 ㎡进行土壤处理;拔节期增施复合肥 15
kg/667 ㎡;抽穗前灌溉 1 次;刈割后增施复合肥或尿素 10 kg/667 ㎡、入冬前、返青期适时灌溉。苗
期若土壤板结较严重或遇雨造成板结需进行中耕作业,并随水增施液态矿源黄腐酸钾 1 kg/667 ㎡。
6.4.4 杂草防控
按照 DB15/T 3860 要求执行。
6.4.5 病虫害防治
按照 DB15/T 3860 要求执行。
6.4.6 切根复壮
2
DB15/T 3861—2025
建植后视羊草生长状况,适时于早春或晚秋划破草皮,结合施肥灌溉。
6.4.7 刈割
播种当年一般不刈割,生长第二年后,抽穗期进行第一次刈割,早霜来临前一个月进行第二次刈割。
6.4.8 刈割后管理
执行该标准 6.4.3 条款。
旱作直播技术
宜选择降水量≥300 mm 的旱地进行直播,直播技术按照 DB15/T 2584,5.2、5.4~5.7、6.2 执行。
7 育苗移栽技术
育苗
采用自动化铺种机械,将羊草种子均匀摆放在规格为 60 cm×90 cm、铺有育苗机基质的育苗盘内,
均匀覆土 1 cm,保证水分的及时供应,培育高密度、盘根成毯的健壮羊草苗,育苗密度 5000~6000 苗
/盘。
移栽
育苗 40 d~50 d 后观测幼苗长势,苗高达 10 cm~15 cm 时即可将幼苗从苗盘中取出放入移栽机
进行移栽。成毯的羊草苗通过栽植机构和纵、横向移送机构将苗毯切成苗块并直接栽插入土,再进行覆
土镇压。移栽行距 30 cm~60 cm ,株距 14 cm~22 cm ,栽植深度 4 cm~6 cm。移栽后的羊草需保持
土壤墒情,及时补充水分,缓苗 1 个月后即可进入正常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按照本文件6.4.3~6.4.7执行。
3
上一章:响应面法优化厌氧细菌产纤维素酶发酵培养基 下一章:微生物甾醇酯酶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烟酸羟基化酶产生菌的快速筛选及催化条件 一株葡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选育及鉴定 酒曲中高蛋白酶产生菌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鱼露中耐盐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比较 蜢子虾酱中度嗜盐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厌氧除磷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功能菌的筛选 耐高温高醇醋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