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T855柴油机油底壳进水的原因
(1)卸套穿孔
要检查缸套是否穿孔,可拆下柴油机油底壳,将水散热器加满水,慢慢地撬转柴油机,观察汽缸壁是否有水流出或滴落。若有冷却液渗出,则可判定汽缸套已穿孔。另外,若汽缸套阻水圈损坏,冷却液也会进入油底壳内。若发现冷却液从汽缸套外壁滴落,则可能是缸套阻水圈损坏。
在播转柴油机时若十分困难,则可能是处在压缩行程的汽缸内进入了冷却液,此时不可强行撬转柴油机,否则可能将柴油机的连杆或其他部件损坏。
(2)机油散热器损坏
当机油散热器铜管破装或散热器芯两端的密封失效时,冷却液可能经机油道进入柴油机油底壳内。柴油机工作时,机油压力高于循环水的压力,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机油可以经铜管的裂纹进入冷却液中,此时表现为柴油机水散热器中有油。当柴油机停止工作后,由于水散热器的液位高于机油散热器,在此高度差形成的压力作用下,冷却液就会
进入柴油机油底壳内(3)汽缸垫损坏
如果柴油机缸盖或缸体配合面的平面度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势必造成汽缸密封不严,冷却液漏进柴油机油底壳内,另外,如果柴油机缸盖螺栓未按规定拧紧或表面未处理干净,导致汽缸垫不能被压紧,也会造成冷却液泄漏。
(4)汽缸盖损坏
柴油机汽缸盖开裂后,即使只有细小的裂纹,在柴油机工作时冷却液也会万方数据
从裂纹处漏进汽缸和油底壳内。
(江苏南京张鹏程)
道依茨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台配装道依茨BF6M1013EC型发动机的20压路机,工作48h后出现严重烧机油、冒蓝烟现象,并伴随功率下降,用缸压表测量缸压仅为2MPa,明显低于标准值3.0~3.8MPa。由此判断此故障的原因是活塞、活塞环与缸套磨损
拆解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连接管路,发现其内部积聚大量灰尘,拆开空气滤清器,发现滤芯密封面压痕不均匀,密封性差,拆开发动机缸盖,发现进气道存在大量灰尘,缸筒磨损严重。
从拆解结果可以断定,由于空气滤芯密封不严,导致空气未经过滤便进入发动机,从而造成活塞、活塞环与缸套磨损严重。
为避免此故障再次发生,在日常使用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使用高质量的滤芯,绝对不能因贪图便宜而使用劣质滤芯。二是即使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不推荐每天都对空气滤芯进行清理,而应根据其报警器指示信息进行清理,这是因为每清理一次其寿命都会下降。三是在每次减芯清理完成后,都需要对空气满芯的密封面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密封面压痕不均匀、滤纸破损等现象。四是只允许对主滤芯进行清理,绝对禁止清理安全滤芯
(湖南长沙李春林田新红刘战猛)
装载机动臂提升无力的诊断方法
装载机动臂提升无力,最常见故
技术 anholgn
一点通
障部位就是分配阅上的主安全和工作泵。为判定这2个部件中是哪个部件损坏,常用的诊断方法是将这2个部件分别进行拆换,以检验其性能。为改进这一紧琐的诊断方法,我们总结出1种可迅速判定故障部位的方法,
首先,拆下分配阀体一侧的低压回油胶管,使阀体出油口暴露出来,并在阀体出油口下方放置1个接油盆,对于无先导控制的液压回路,其回油管位置一般都高出油箱油面,拆下胶管后不会向外流油,不必将该管堵塞,对于有先导控制的液压回路,其回油管位置略低于油箱油面,胶管可能会向外流油。为防止油箱中的液压油流出,此时应用棉沙将回油胶管油口堵塞。
然后,将动臂阅阀芯推到动肾提升位置,启动发动机并使其急速运转。此时注意观察分配阀回油口,若回油口向外流油,则说明分配阀上的主安全阔损坏,或是分配阀体座孔与阅芯间障过大,若回油口不向外流油,或只是少量滴油,则可判定分配阀完好,故障部位在工作泵。
切记:由于此时回油股管已经拆下,启动发动机之前动臂阀阀芯若在中位,则发动机启动后,分配阀回油口会向外喷油。
(山东青州赵庆松卢传吉)更正
本刊2012年第9期147页《空气滤清器滤芯烧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文作者有误,应为丁亚宁,特此更正。
2012.10CM&M工程机械与维修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