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汽车式起重机前梁改进探讨

汽车式起重机前梁改进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01.0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5: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汽车式起重机前梁改进探讨 Structure Improvement
结构改进
汽车式起重机前梁改进探讨委晚冬刘伟
胜利油田的汽车式起重机主要用于在油田钻井,其工位与公路之间地质松软,多为沼泽地带。冬季以外的季节,起重机进、出工作现场极为困难。特别是雨季,地面承载力极低,起重机轮胎常被泥浆淹没,导致起重机难以自行移动,需要使用其他机械拖拽。这对起重机进入和离开沼泽地带的能力,特别是前梁结构强度提出了特殊要求。
1.起重机前梁的特点及特殊要求
(1)前梁受力特点
一般工况下,汽车式起重机的前梁主要起承载作用,承受驾驶室、发动机质量和车辆行驶所受的地面反力。前梁一般设计成等强度梁,拖动在硬化路面或作业的起重机时,轮胎为滚动状态,路面对轮胎的摩擦力和支撑力与正常行驶时相差不大,且几乎无冲击载荷,因此前梁强度能满足拖动整机质量要求且有必要的安全系数即可。非正常工况下拖拽底盘时,应根据受力
压油置换出来,散热器并没有发挥出最佳的冷却作用。
对散热器改进如下:将散热器更换成图3b形式,此种散热器为整体结构,由分成2层的25根(直径18mm、绕有外径40mm翅片)散热管首尾连通,液压油进入散热器后,由左至右逐个通过里层散热管后,又由右至左通过
174工厚势嫂携修CMM2010.09
的不同,前梁截面也应不同。
(2)前梁设计特点
根据起重机驾驶室的形式不同,分为偏置式和全置式2种。因用户对起重机的舒适性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的全置驾驶室逐步成为主流形式。全置驾驶室由于受
底盘布置等因素影响,前梁出现了驾驶室承载部分与悬挂承载部分分离的情况。图1为某型号汽车式起重机的前梁示意图。由于受驾驶室布置因素影响,小前梁2与中前梁3产生了分离。为了减轻质量,小前梁设计成槽形截面,只承受驾驶室质量和在一般路面拖动整机时的拉应力。经过使用验证,此型小前梁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时的要求。
(3)特殊工况下对前梁的要求由于油田施工环境恶劣,起重机
经常陷入沼泽泥泞中无法行驶,只能对起重机采取强行拖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前梁必须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前梁不会损坏。
外层散热管,在管内经过2次有效的冷却后由出油口排出。安装此形式散热器后,将边墙挤压机无负荷连续空运转1h后,测得液压系统各部位温度较低,如附表序号6所示。又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场合进行了试验,测得温度数据也较低,如附表序号7所示。
改进后,不再出现变量泵顶销断
小前梁截面图
图1前渠示意图
1.前拖钩2.小前梁3.中前梁
2.对改进前结构的分析
(1)小前梁损坏的原因分析当起重机陷入沼泽泥泞中后,由
于地面阻力发生了变化,所需牵引力大大增加,且受力方向由原来的行驶方向变为无固定方向。因此小前案在侧向力作用下容易变形损坏。
经过对小前梁损坏部位进行分析,发现损坏原因是由于小前梁与中前梁对接时小前梁根部焊缝面积不够,导致焊缝强度不足所致。
(2)小前梁结构分析:
小前染结构为槽形架,焊接形式为周圈角焊。当此结构只承受向前的拉应力和向上的弯曲应力时,可满足强度要求。但由于小前梁的宽度受到
裂致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也未发现油温偏高的问题,证明此次改进方法科学可行,措施得当有效,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鱼化寨5 号
陕西省水利机械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710077)
上一章:旋挖钻机倾缸无动作及发动机数据无显示的排查 下一章: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站安装调试和使用维护要点

相关文章

直臂式随车起重机伸缩缸窜油原因及改进措施 重型自卸汽车液压缸的改进探讨 关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天沟溢流问题的探讨及改进建议 汽车式起重机不同工况下楼面板同步承载验算分析 液压支架前梁结构的优化设计 桥式起重机滑轮梁的结构改进 起重机力矩限制器控制线路的改进 起重机转向缸与支座连接结构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