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37.040.10 N 46 备案号:63924—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13393—2018
数码照相机触控屏 技术条件 Digital camera touch screen - Technical specifacation
2018-12-01实施
2018-04-30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13393—2018
目 次
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外观... 4.2功能要求.. 4.3 显示屏尺寸 4.4 触点偏位... 4.5 触控屏表面耐划性 4.6 触控屏点击寿命. 4.7 触控屏笔划寿命. 4.8 环境适应性. 5试验方法. 5.1 试验环境条件, 5.2 外观... 5.3 功能要求.. 5.4 显示屏尺寸.. 5.5 触点偏位.... 5.6 触控屏表面耐划性 5.7 触控屏点击寿命, 5.8 触控屏笔划寿命 5.9 环境适应性... 6包装、运输和贮存. 图1试验程序示意
I
表1大气环境适应性表2振动适应性. 表3冲击适应性表4 碰撞适应性
T
JB/T 1339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国家照相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春君、王均、王林、毛凤珍。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I
JB/T 13393—2018
数码照相机触控屏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码照相机触控屏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数码照相机触控屏(以下简称触控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298一2012数字(码)照相机通用规范 JB/T8250.7照相机械包装、运输、贮存条件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触控屏 touch screen 触摸屏;触控面板接触屏幕上的图形按钮,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即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实现
部分机械式按钮的功能。 3.2
触点偏位 contactoffset 物理位置(触摸部位)和显示位置(触摸后实际显示的内容)的偏离。
4技术要求 4.1外观
触控屏表面无明显的破裂、刮伤、凹痕、脏污、气泡、颗粒杂物、线状杂物。 4.2功能要求 4.2.1触控及显示功能应正常。 4.2.2对于有输入功能的触控屏,不应出现点状缺陷、线状缺陷、暗屏、显示缺划、多划、屏闪、显示深浅不匀、显示重影、显示模糊等情况。 4.3显示屏尺寸
随产品提供的文件中应给出显示屏的尺寸,实际尺寸应不小于公布值的95.0%。
1
JB/T 13393—2018
4.4 触点偏位
若触控屏具有绘画功能,贝 则其触点偏位≤3%。 4.5 触控屏表面耐划性
承受2.45N压力时, 试验样品表面不应出现划痕。 4.6 触控屏点击寿命
≥1 万次。 4.7 触控屏笔划寿命
≥1 万次。 4.8 环境适应性 4.8.1 大气环境适应性
产品的大气环境适应性见表1。
表1 1大气环境适应性
工作 0~40 20~90
适用场合温度℃ 相对湿度%
贮存运输 -20~60 20~93
4.8.2 机械环境适应性 4.8.2.1振动适应性
产品的振动适应性见表2。
表2 振动适应性
试验项目
试验内容频率范围 Hz 驱动振幅 mm 持续时间 min 扫描速率要求 min/循环循环次数
参数 10~55~10
1.0 25 5 5
扫频耐久试验
注:表中驱动振幅为峰值。 4.8.2.2 冲击适应性
产品的冲击适应性见表3。
2
JB/T 13393—2018
表3 冲击适应性脉冲持续时间 ms
峰值加速度m/s2
冲击波形半正弦波形
150
11
4.8.2.3 碰撞适应性
产品的碰撞适应性见表4。
表4 碰撞适应性
波形持续时间 ms
碰撞次数 1 000±10
冲击波形半正弦波形
峰值加速度 m/s2
100
16
4.8.2.4 最小包装件跌落适应性
最小包装件的自由跌落高度为800mm。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环境条件
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其他试验均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
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 气压:86kPa~106kPa。
5.2 外观
在光照度5001x土2001x环境下,按目视距离为30cm土5cm、试验样品电源为0FF状态,目视检查。 5.3功能要求
目视及感官检查。 5.4 显示屏尺寸
按GB/T29298—2012中5.8.1的规定进行试验。 5.5触点偏位 5.5.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包括:
触点偏位测试仪;配置图像处理软件的计算机。
5.5.2 试验程序
将试验样品固定在触点偏位测试仪上,试验样品打开绘图模式,用笔尖直径≤5mm的触控笔在触
3
JB/T 13393—2018
控屏上画一条对角线1(见图1),图形线宽以触控屏最细的笔画输出,将该图片保存后输入计算机,用图像处理软件在图片上画一条理论对角线L,取该理论对角线中间段70%L的线段为AB,以A、B点为起点做垂直线,在对角线1上得到交点A'、B',线段A'B'与线段AB的最大偏位为AD,计算触点偏位 AE,△E=△D/(0.7L)X100%
XB
图1 试验程序示意
5.6触控屏表面耐划性
5.6.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与要求:
耐划痕试验仪;一试验用笔头采用硬度为2H的铅笔,铅笔前端削成锥状,使铅心露出4mm~5mm,并用400# 砂纸将铅心端部打磨成平面;一铅笔装到试验仪夹头上且与工作台面成45°角。
5.6.2试验程序
将样品固定在耐划痕试验仪工作台面上的相应位置,加标准重量的码保证2.45N压力通过笔头平面压在试验样品的表面上,然后匀速向前推行20mm左右停止。用适用于触控屏表面材料的清洗方式将铅笔划过的痕迹擦拭干净,目视观察试验样品表面有无划痕。 5.7触控屏点击寿命 5.7.1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包括:
寿命试验机;点击头采用与手指的弹性接近的R0.8mm的笔头。
5.7.2 2试验程序
将样品固定在按键寿命试验机的机架上,打开样品电源开关,寿命试验机的点击力度设置为2.45N,点击速度为3次/s,在不少于四个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的点击次数不少于2500次,共计不少于1万次。完成试验恢复24h后,检查显示功能有无异常。 5.8 3触控屏笔划寿命 5.8.1试验装置
同5.7.1。
4